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2 毫秒
1.
靳三元 《中医研究》2003,16(5):14-15
《伤寒论》十枣汤 ,素有峻剂之称。用之得当 ,其效立见 ,若孟浪误用 ,祸不旋踵。近习五版教材《伤寒论讲义》(后简称讲义 )谓十枣汤散剂用量为 :“强人服一钱匕 ,羸人服半钱。”[1] 此或有误 ,一为剂量与体质关系不相符 ,一为计量单位不一致。谨质疑如是。1 从体质与剂是关系分析“能毒者以药 ,不胜毒者以薄药”《素问》之谓明示了服药剂量与体质的关系。强壮之人耐受药物的能力强 ,服药剂量偏大 ;羸弱之人耐受药物的能力差 ,而服药剂量稍小。十枣汤既为峻剂 ,即属大毒无疑。于使用剂量尤当精求。仲景制方谆谆告戒用心良苦。若《讲义》所谓…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加味十枣汤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在促进胸水吸收方面的疗效. 方法 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7例,在西药内服、胸腔穿刺抽液基础上加服加味十枣汤.对照组39例,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疗程2周.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9%,对照组为79.49%.结论 在促进胸水吸收方面,加味十枣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十枣汤是汉代名医张仲景所创制的峻下逐水名方,主治“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之悬饮证。我科自2000年1月-2005年12月运用该方治疗多种疾病所致的胸腔积液,疗效颇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加减十枣汤外敷神阙穴配合深部热疗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该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48例恶性腹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常规支持治疗基础上予加减十枣汤外敷神阙穴配合深部热疗者为观察组(N=24),仅予常规支持治疗者为对照组(N=24),选取治疗满3周者,比较两组患者腹水的控制情况、临床症状及KPS评分的改善情况、利尿剂的使用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腹水指数差值、临床症状积分差值及利尿剂的使用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轻度腹泻2例,局部皮肤发红3例,予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加减十枣汤外敷神阙穴配合深部热疗可有效延缓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腹水的增加,改善其临床症状,并减少利尿剂的使用,可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并治》第2条“饮后水流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指出悬饮的概念是饮邪潴留于胁下,循经上逆射肺,致肝气不升,肺气不降,气机逆乱而产生咳嗽并牵引胁下作痛,相当于现代的胸腔积液。胸腔积液的形成原因最常见的有肿瘤性、感染性、结缔组织病及其他如外伤、手术等。经方在现代临床胸腔积液的治疗中收到良好疗效。现将常用的五张经方在临床的研究情况作一回顾。1葶苈大枣泻肺汤葶苈大枣泻肺汤,方源于《金匮要略》,治“支饮不得息”。全方具泻肺逐水平喘之功。方中葶苈子为肺家气分药,与桑白皮同入肺经,皆为泻肺行水之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十枣汤治疗悬饮的临床效果.方法 运用汉代名医张仲景所创制的峻下逐水名方十枣汤治疗悬饮.结果 50例中,治愈39例,好转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0%.结论十枣汤治疗胸腔积液效果确实,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腹水属中医“臌胀”范畴,为四大重症之一,目前现代医学尚无特殊有效疗法。笔者曾在本院中医病房三年半工作期间以芪术十枣汤为主治疗了肝硬化腹水3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抢救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重型急性肾功能衰竭(肾衰)的疗效,并用自行设计的血压、脉搏、尿量积分值评价疗效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十枣汤为主中西医结合抢救HFRS重型急性肾衰31例(治疗组),并与西医治疗30例(对照组)对照,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血压、脉搏和尿量总积分值。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90.3%(28/31),总有效率为96.8%(30/31),病死率为3.2%(1/31);对照组分别为66.7%(20/30)、73.3%(22/30)和10.0%(3/30),2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治疗组治疗前血压、脉搏及尿量总积分值为(79.7±8.9)分,治疗后降为(27.1±5.2)分(P<0.01),且治疗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十枣汤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抢救HFRS急性肾衰疗效满意;本记分法具有准确体现病情、评价疗效和判断预后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药敷脐治疗肝硬化腹水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中药敷脐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64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疗法对症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十枣汤为基本方加蝼蛄研粉后敷脐治疗,昼敷夜停,1次/d,5d为1疗程,治疗4~6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腹围、血电解质、体重、肝功能等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3%与6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方法能提高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十枣汤对艾氏腹水癌瘤细胞株腹水型小鼠的生存期和腹水生长的减缓的影响情况,探讨十枣汤对于恶性腹水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理。方法:对小鼠恶性腹水模型进行十枣汤、5-FU等不同药物和剂量的分组治疗,观察比较对恶性腹水生长情况及生存期的影响。结果:中高剂量的十枣汤在延长生存期、减缓腹水生长方面优于5-FU(P〈0.05或0.01)。结论:十枣汤在延长生存期,减缓腹水生长等方面均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