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基于信息挖掘技术,研究刘喜明教授辨治2型糖尿病的学术思想及用药规律。方法:建立"刘喜明教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信息"数据库,主要记录证候、治则、药物等指标,采用频数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合专家访谈、运用中医药理论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刘喜明教授使用治法名称共18种,其中祛湿、活血、化痰、通络、行气治法133次,占61.01%;补气、滋阴、温阳57次,占26.15%;使用频次居前41位中药分布,依次为:丹参42次、半夏36次、薏苡仁28次、生黄芪28次、黄连28次、枳实28次、僵蚕25次、麦冬24次、川牛膝21次、太子参18次、橘络18次、巴戟天18次、黄芩18次、佩兰14次等。结论:刘喜明教授辨治2型糖尿病善用"芳香宣通"及"平补阴阳",常用治法:芳香化湿、行气活血、化痰祛湿、通络、调补阴阳等;常用药物:丹参、半夏、薏苡仁、枳实、僵蚕、橘络、佩兰、麦冬、玉竹、巴戟天等。  相似文献   
2.
下肢痹证是以下肢肢体疼痛、麻木、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症,可见于多科疾病。刘喜明教授认为下肢痹证缠绵难愈的病机关键在于血不和,病性以虚为本,以滞为标。根据病机,刘教授提出下肢痹证可治以和血除痹法,以养血活血为基础,结合下肢易受寒湿、脉络丰富、筋骨结聚的特点,随证施以化浊通血脉、祛邪清血络、益肾滋血源等治法,常加入虫类药物,或配合熏蒸等外治疗法,以除旧生新,使下肢血和脉畅,则痹证自除。附验案3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3.
通过整理刘喜明教授运用经方治疗发热验案四则,一以彰显经方临证之效用,二以介绍圆机活法辨证之特色,三以解析方药剂量之权重,四以倡导精准用药之可贵。  相似文献   
4.
汗证在临床杂病中较为常见,早在《黄帝内经》就对汗证有详细的论述。刘喜明教授在治疗汗证时一直贯穿着同病异治的思想。刘教授临证时主张“以病求因,因症寻机,据机确候,凭候立法,按法施药,灵活变通”,将《黄帝内经》中的“同病异治”理论进一步发挥,辨证论治与经验用药相结合,在临床治疗汗证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胡杰  冯慧  朱晓云  刘喜明 《中医药导报》2019,25(16):109-113
分析刘喜明辨治糖尿病肾病用药规律,总结刘喜明辨治思想及用药特色。方法:收集2015年刘喜明辨治糖尿病肾病病案,采用频数频率分布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处方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25首中药复方,通过分析得出使用频率超过1%的中药共22味,使用频率超过10%的药类共5类,聚类组合5种,药物关联规则42条。结论:基于糖尿病肾脏病血瘀、气虚、阴虚的关键病机,刘喜明多用活血化瘀、补益气阴、利湿清热之品,切合糖尿病肾脏病"虚、痰、瘀"的证治框架。  相似文献   
6.
刘喜明老师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治学严谨,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对杂病及疑难病的诊治独具匠心,疗效显著。笔者有幸侍诊,得其教诲,受益匪浅。现择选刘师运用经典方辨治咳嗽验案4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8.
结合验案,介绍刘喜明教授应用桂枝汤治疗高热、自汗、盗汗、荨麻疹及过敏性咳嗽等内科杂病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9.
朝暮分调法是于清晨及傍晚采用不同方药分而调之的一种综合性治法,首见于薛己《内科摘要》。临床运用朝暮分调法治疗脾肾同病,多有效验,可弥补脾肾合方辨治思路存在的性味冗杂、药力掣肘等不足。刘喜明教授业医30余年,用药精简,善用经方,该文通过分析刘喜明教授辨治脾肾气虚证、脾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脾肾阳衰证的验案4则,从气血阴阳的不同角度,尝试阐释朝暮分调脾肾法的基本内涵。该文指出脾肾虚损的各类顽疾均有运用朝暮分调法的契机,并总结刘师运用此法的临床指征主要包括症状随昼夜变化节律性加重或减轻的趋势、病势笃重迁延及病位上下阻隔等三大方面。归纳刘师运用朝暮分调各类细法的核心策略,在于重视昼夜消长节律、把握朝时阳升暮时阳降的病机变化特点,分调脾肾,使药力与天时相合。尝试为拓展因时制宜理论的运用范畴以及临床辨治脾肾虚损顽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升降散出自清代陈良佐《二分析义·赔赈散方》之"赔赈散",为治疗温热与瘟疫名方.刘喜明教授认为温热疫疠之邪自口鼻而入为高热的常见病因,病机核心为邪热怫郁,临床辨证以高热、不恶寒、无汗、咽痛等为主症,治法为宣透开郁,逐秽解毒,服用必佐生蜂蜜与黄酒,另外根据热郁的部位,津液耗伤情况,以及是否兼有湿邪进行加减变化,服法以散剂为主,亦可用汤剂,空腹服用效果加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