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28篇
预防医学   30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45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T分度评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2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远 《中国临床康复》2003,7(5):834-835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Apgar评分对判断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程度,本文分析5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者5min Apgar评分与HIE分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章华真  赵伟 《现代医学》2003,31(1):51-52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胆碱脂酶活性与肝组织炎症病理分度 (G)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 5 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检测其血清胆碱脂酶 ,分析其与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间的关系。结果 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越高 ,血清胆碱脂酶活性降低愈明显 ,G1与G2 、G2 与G3、G3与G4 组之间比较 ,均呈现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G与胆碱脂酶活性两者密切相关。结论 血清胆碱脂酶活性是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炎症变化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4.
护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春玲 《山东医药》2006,46(14):85-85
2000年1月~2005年1月,我们共收治12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其中男64例,女56例;入院日龄为0.5h~3d。胎龄〈37周21例,~42周83例,〉42周16例。合并颅内出血52例,占43.3%。HIE为轻度45例,中度36例,重度39例。均符合1996年杭州会议制定的HIE临床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标准。120例患儿均有缺氧病史(母亲妊高征、胎盘早剥、脐带绕颈、打结、难产等)。临床表现有意识障碍、惊厥发作、肌张力改变及脑干功能障碍(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震颤,呼吸变浅变慢、节律不齐、暂停,口腔分泌物增多,皮肤苍白,肢端发凉,心音低钝等)。经精心治疗及护理,112例治愈及显效,5例自动出院,3例死亡。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导181例外伤性脾破裂,其中包括21例延迟性脾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术中脾损伤的临床分度有助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时.有效的止血和治疗以及重视对合并伤的防治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窒息与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是围产期窒息后引起的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常引起新生儿死亡和其后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现对本院收治的 538例新生儿窒息与其中导致 HIE的 49例的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甲襞微循环异常分度诊断标准在急性高原反应诊断中的应用孙利民1张雪峰1杨景义2目前,症状学急性高原反应分度及标准已提出[1],但生理学的评价方法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在急进高原人群甲襞微循环检测的过程中发现,甲襞微循环异常分度诊断标准[2]与急性...  相似文献   
8.
夏玲  时强  李萍  何国英  刘洪珍 《新中医》2023,55(9):139-143
目的:观察补气调气散联合盆底康复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盆腔器官脱垂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康复治疗仪进行常规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气调气散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气虚症状评分、盆底表面肌电值、尿失禁严重程度和性功能及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POP-Q分度)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气虚症状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气虚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快速收缩阶段、紧张收缩阶段、耐力收缩阶段的盆底表面肌电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快速收缩阶段、紧张收缩阶段、耐力收缩阶段的盆底表面肌电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女性性功能指数调查量表(FSF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ICIQ-SF评分低于对照组,FSF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OP-Q分度情况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POP-Q分度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体描法气道阻力测定的分度值对矽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进行分度。方法 选择进行过有关测定的矽肺患者200 例,以第1 秒用力呼气量的分度值分为正常、轻度、中度、重度组观察各组体描法气道阻力测定项目的变化。结果 统计学处理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2 种测定法观察值有显著相关性,由此得体描法气道阻力各项目的分度值。结论 体描法气道阻力测定能直接反映气道阻力的变化且灵敏度高,人为因素较小,故用其分度值来判断矽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可能更具有客观性  相似文献   
10.
影响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重症急性胰腺炎分度和治疗方案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3年— 1998年间17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 ,根据胰腺出血坏死程度、腹水量及胰外受侵范围 ,将重症急性胰腺炎分为 4度 ,分析各度治愈率和采用不同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 : 度治愈率为 10 0 % , 度 69.3 % , 度 5 3 .1% , 度2 7.3 %。除 度、 度间差异不明显 ( P>0 .0 5 )外 ,其余各度之间均有明显差异 ( P<0 .0 5 )。 度中切除术组疗效明显差 ( P<0 .0 5 )。结论 :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1胰腺坏死程度 ,坏死越重 ,预后越差。 2治疗方法的选择 ,治愈率以切除组最差 ( 2 8.6% ) ,清除术组 68.4 % ,非手术组 82 .4 % ,因而 ,保守治疗列为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