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3篇
  免费   263篇
  国内免费   62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52篇
内科学   76篇
皮肤病学   98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124篇
综合类   942篇
预防医学   180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336篇
  4篇
中国医学   2949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260篇
  2012年   297篇
  2011年   330篇
  2010年   277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322篇
  2007年   287篇
  2006年   240篇
  2005年   263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研究壮药拔毒生肌膏对氧化应激性难愈合创面大鼠的作用。方法将96只大鼠随机分为氧化应激模型组24只、贝复济阳性对照组24只、拔毒生肌膏实验组24只、假手术组24只,采用表柔比星复合皮肤缺损建立72只氧化应激性创面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大鼠造同样大小创面,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外敷生理盐水纱条,每天换药一次。分别在建模后3、6、12天计算各组大鼠创面愈合率,比浊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溶菌酶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EGF含量,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VEGF含量。结果壮药拔毒生肌膏和贝复济可以显著提高氧化应激模型大鼠6天和12天后创面愈合率(P0.05);壮药拔毒生肌膏可以显著提高氧化应激模型大鼠12天后血清和组织EGF含量以及3天后血清溶菌酶、EGF、VEGF含量(P0.05);与模型组相比,拔毒生肌膏组3天后、6天后、12天后组织VEGF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病理结果显示,模型组创面水肿及炎性反应严重,肉芽组织生长缓慢,壮药拔毒生肌膏干预后可以减轻水肿及炎性反应,促进肉芽组织新生。结论壮药拔毒生肌膏对氧化应激模型大鼠创面愈合有促进作用并能改善创面组织生长情况,其作用与促进EGF、VEGF表达及提高溶菌酶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凉血通瘀方对高血压大鼠急性脑出血模型脑组织miRNA表达的影响,对差异表达的miRNA靶基因进行分析,探索凉血通瘀方可能的药效机制。方法 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B)和实验组(C)。适应性饲养一周后,C组灌胃凉血通瘀方,B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5天,每天1次。构建脑出血模型后收集脑组织,借助全转录组测序技术获得miRNA表达量,与miRBase数据库比对获取已知miRNA,使用miRDeep2预测新miRNA。差异分析软件为DESeq2,筛选阈值为|log2FC| ≥1 并且P <0.05。对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对靶基因进行GO功能、KEGG通路富集和PPI网络分析。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共发现21个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A,上调有9个,下调有12个,共预测得到1243个有统计学意义的靶基因。GO富集分析发现,生物过程中突触囊泡分泌的调节、神经递质分泌的调节和神经递质运输的调节占前三位,神经元投射终点、全膜、质膜区域和细胞投射则是主要的细胞成分。分子功能分别为小GTPase绑定、底物特异性跨膜转运蛋白活性和离子跨膜转运体活性。通路分析结果显示,靶基因在癌证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和MAPK通路等分布广泛。采用STRING网站和Cytoscape软件,根据MCC算法筛选出ADRA2C、CASR、CCL28、CCR1、DRD2、GNAT3、GRM2、DYNC1LI1、GABBR1、GNAI1等核心靶基因。结论 凉血通瘀方对脑出血急性期鼠脑组织内miRNA的表达有重要影响;显著差异表达miRNAs可能通过靶向核心基因调控凉血通瘀方干预急性脑出血的病理过程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中成药》2019,(1)
目的探究湿润生肌膏对肛瘘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湿润生肌膏,对照组给予龙珠软膏,凡士林组给予凡士林纱条,每日换药1次至创面愈合。然后,RT-PCR法检测术后用药第7天各组创面肉芽组织中VEGF、b FGF mRNA表达,以及创面肉芽组织中毛细血管数,并观察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结果与对照组、凡士林组比较,观察组术后第7天创面肉芽组织VEGF、b FGF mRNA表达显著提高(P0. 05),毛细血管数显著增加(P0. 05),创面愈合时间显著减少(P0. 05)。结论湿润生肌膏可通过促进创面肉芽组织VEGF、b FGF mRNA表达及促进肉芽组织毛细血管生成,从而加快创面修复进程,对肛瘘术后患者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5.
6.
白薇治疗精液不液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彦军 《中医杂志》2006,47(10):736-736
白薇,味苦、咸,寒,归胃、肝经,有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的功效,《名医别录》云:“病伤中淋露,下水气,利阴气。”《重庆堂随笔》云:“白薇凉降,清血热。”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施汉章教授,从事中医临床与教学50余载,对中医男科有很高的造诣,临床经验颇丰。笔者有幸师从施老临诊学习,注意到其每遇精液不液化的不育患者,组方中必加用白薇。他认为,精液不液化证属于中医“精凝”的范畴,病机是因阴虚火旺,灼精不化,或湿痰瘀浊凝聚而成,治疗必从滋阴、利湿、化痰、逐瘀着手,其中白薇有很好的滋阴、凉血、清热、通淋作用。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7.
白薇疗水肿     
张卫国 《中医杂志》2006,47(10):736-737
白薇,传统中药学认为,其功能“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主治阴虚发热,产后虚热.温病发热,以及血淋,热淋,疮痈肿毒。笔者在用白薇治疗以上疾病的同时,发现其退水肿作用也很明显。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8.
2002—2006年我科收治各类急、慢性体表溃疡患者91例,男48例,女43例;年龄17—79岁;病程10d-2年;溃疡深度0.2—2.8cm,面积为0.7cm×1.0cm-3.8cm×5.0cm;致病原因为瘫痪、骨折、糖尿病足、外伤感染、高位截瘫、电击伤、烧伤、术后感染及下肢静脉曲张。[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滋阴凉血活血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2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季德兵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1):910-910
系统性红斑狼疮 ,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以女性多见 ,男女比例为 1∶10 ,发病年龄大多为 15~ 35岁。现代医学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主要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来控制症状 ,虽对急性期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但难以阻止红斑狼疮对心、肾、肝、脑等重要器官的损害 ,且长期服用激素会使人体自身分泌皮质激素的功能下降 ,而出现满月脸、肥胖、水肿、内分泌紊乱、骨质疏松等副反应。笔者以滋阴凉血活血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2 6 0例 ,疗效满意 ,避免了激素的副反应。1 临床资料1998年 3月— 2 0 0 2年 12月 ,于门诊收集系统性红斑狼疮 2 6 0例。均符合 1…  相似文献   
10.
几年来,笔者用自拟祛斑汤加减治疗过敏性紫癜89例,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