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9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511篇
预防医学   210篇
药学   76篇
中国医学   153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湿来源于人体内,具有重着、黏滞、趋下等特性,是由人体运化转输水液功能障碍而致。内湿的形成与五脏失调息息相关,五脏失调都能导致内湿的产生,但是五脏之间又有紧密的联系,相互影响。临床在治疗内湿证时既要从整体出发,又要辨证论治,分清主次,适当顾及其他脏腑,才能使五脏协调,湿邪得化。  相似文献   
2.
呕吐是临床常见病症,其病位在胃,病机为胃气上逆。但五脏之气相应,病气相传,久吐不愈,或反复发作,又每多关于五脏。笔者从平调五脏入手,结合和胃,治疗顽固性久吐不已着,每天获良效,现结合临床,分析介绍如下。1.中虚气陷运脾升清脾与胃同居中焦,脾为阴土,得阳始运,胃为阳土,得阴始和。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人体升降,无器不在,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升降相因,故脾虚气陷而升清无权者,必影响胃之和降。临证见呕吐久久不止,伴腹胀便溏、面黄不华、四末不温或伴见脱肛、便血、肛门虚坠者,可辨属脾不升清,胃不降浊所致。治…  相似文献   
3.
林氏喉科学术特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州林氏喉科相传三代,延续百余年,颇有影响.林氏喉科奠基人林润卿乃清末民初喉科名医;第二代传人林少卿勤学深研,中西兼容;第三代创新人林立开承上启下,衷中参西.林氏喉科学术特点主要为:一是重视整体观念,强调"五脏诊五官,五官治五脏";二是善于内外兼治,灵活针药并施;三是讲究药材配制,注重服药方法.曾编写<温病秘诀>,对于防治急、慢性发热类传染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试论七情发生和脑主神明与抑郁症病机证治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抑郁症是一组以抑郁心境自我体验为中心的临床症状群或状态.中医多将其归在郁证之类,对其理论解释的重点多是在心主神明论指导下的以五脏为中心的肝,临床治疗亦多遵疏肝解郁这一基本大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5.
柏子仁,又名柏实、柏仁、侧柏仁等,为柏科植物侧柏的种仁。药用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称其有“主惊悸,安五脏,益气,除湿痹。久服令人润泽,美色,耳目聪明,不饥不老,轻身延年”之功。相传在汉成帝时,终南山中有一条便道,为往来客商马帮的必经之地。某一年,有目击者说,见一怪物发披及腰,混身黑毛,一见生人即跳窜逃慝,其跳坑跨涧、攀树越岭灵如猿猴。于是人心惶惶,商贾们非结伙成群不敢过终南山。消息传入县宰耳中,县宰疑是强人翦径而耍的花招,就令猎户围剿怪物。猎户围获后发现怪物竟是一位中年毛女,即押解县衙。据毛女说,她原是秦…  相似文献   
6.
7.
蒲昭和 《健康生活》2007,(23):29-29
心、肝、脾、肺、肾,是人体最重要的五个脏器。五脏功能的正常与人之健康、寿命有着密切关系。然而,如今物质条件好了,精神压力也大了,有的人为了生计、应酬,也养成一些不良的行为,如暴食暴饮、过量吸烟、纵欲滥交等等。这些行为长期不加节制,很容易造成“五脏”受伤而引发疾病,甚至会使人的寿命缩减。  相似文献   
8.
以中医神志学说辨析百合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神魂魄意志五神与五藏、五官、五体的配属关系.结合文献对百合病命名、病位、症状、病机及愈期判断加以探讨。提出百合病属中医神志失和类病变,由热病伤阴,余邪未尽.心肺阴虚,神志失养,加之情怀不畅,气郁不舒,百脉失调,形神失和而发病。  相似文献   
9.
我的健身法     
秦岭 《现代养生》2004,(11):9-10
据有关资料分析,人的死亡80%-90%是内脏出了问题,所以锻炼身体必须注意对五脏的锻炼。五脏健康是人长寿的关键,若不注意对五脏的锻炼,势必事倍功半。我的这套中老年健身法的核心就是要对五脏进行锻炼。做什么动作,锻炼什么部位,目的是十分明确的。这套健身法共有12项,其具体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0.
通过探讨中医五志、五脏及五体的相互关系,明确提出五脏为内在基础,五志及五体为外在表现的理论,认为五志太过可伤及五脏,并表现于五体,为中医美容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