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0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4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实验室驯化的中华按蚊,通过人胎盘膜,吸取含马来丝虫微丝蚴的新鲜兔血而获感染。在温度为28℃,相对湿度为75-85%的实验条件下,观察了中华按蚊感染马来丝虫主存活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感染微丝蚴密度最高组蚊的存活率比其它各组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
羽化1~2天的中华按蚊.致倦库蚊和白纹伊蚊分别胸内接种马来丝虫微丝蚴,在接种后的第3、4、5和9天,分头、胸、腹3部解剖计算各种蚊虫体内黑化微丝蚴及发育各期幼虫。结果表明:中华按蚊、致倦库蚊和白纹伊蚊的微丝蚴黑化率分别为51·6%、86·1%和69·5%,差异显著;3种蚊虫体内的感染期幼虫率及感染期幼虫阳性率分别为35.3%、1·6%、0%和83·9%、23·5%、0%。黑化微丝蚴较多地集中在蚊虫腹部,占黑化微丝蚴总数61·6%~78·4%。  相似文献   
4.
淋巴丝虫病为东南亚、西太平洋及南太平洋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此为慢性病,丝虫之成虫寄生于淋巴管或淋巴结,长达10-18年之久,致淋巴循环受阻塞而形成象皮病。根据微丝蚴在人体末梢血液之出现时间,分为日间和夜间之周期型与亚周期型。媒介多达40余种。防治方法主要赖药物治疗,世界卫生组织预期以现有的药物可于2020年消灭全球之淋巴丝虫病。本将班氏丝虫、马未丝虫及旁汶丝虫发现之经过,微丝蚴定期性,病媒蚊种及防治原则,作了相当完整的综述。笔曾在中所提及的多数国家实地防治丝虫病。  相似文献   
5.
6.
7.
8.
猪肺丝虫病是由后圆科Metastrongylidae后圆属Metastrongylus的长剌后圆线虫M.elongatus,复阴后圆线虫M.pudendotectus和萨氏后圆线虫M.salmi引起的,虫体寄生于猪的支气管和细支气管。此病不仅危害养猪业的发展,影响幼猪的生长发育,严重感染时,还能引起肺炎和支气管炎,造成大批肺脏成为废品。  相似文献   
9.
复方马钱子散治疗丝虫性象皮肿17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方马钱子散治疗丝虫性象皮肿源于民间验方,我们为了验证此方的治疗效果,在山东省南部高度流行区苍山县进行实验治疗和观察,证明确有良效。本实验旨在加大服药剂量和延长疗程,以观察疗效和毒性,现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共选治象皮肿患者214例,其中完成治疗60天者174例,共231只象皮腿。其中男121例,女53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48年,以5~10年者居多,占39.08% 部位:左下肢52例(30.1%),右下肢65例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