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对假单胞菌Y8产壳聚糖酶培养条件进行研究,得到一个比较优化的培养条件为:pH值6.5,温度32℃,壳聚糖3g/L,酵母膏质量分数0.3%,培养时间3d.不同金属离子及不同诱导物对酶合成的影响表明:Fe2+激活作用显著,而Mg2+,Zn2+,Mn2+则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壳聚糖和氨基葡萄糖对壳聚糖酶的产生都有较好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青霉菌产壳聚糖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青霉菌(Penicilium sp.)发酵液经20%-70%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Cellulose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层析,得到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均一的壳聚糖酶,比活力1020u/mg,纯化182倍。其分子量为30kD,酶的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50℃和5.0,金属离子Mg^2+和Ca^2 对酶活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重金属离子Cu^2 、Ni^2 和Zn^2 对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该壳聚糖酶具有很强的底物专一性,动力学参数Km值为2.601g/L。  相似文献   
3.
钬激光直接照射兔肝组织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钬激光在肝脏疾患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钬激光对新西兰白兔的肝脏组织进行在体照射,观察其气化切割、止血特性和病理损伤特点,用电子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精确测量热损伤带宽度,并通过重量丢失实验检测其可控性。结果 显示钬激光具有精细的组织切割和可靠的止血特性,其热损伤带宽度为400~800 μm ,且不受能量脉冲设置、照射时间、照射方式及液体介质等照射条件的影响;组织重量丢失与激光总能量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具有良好的可控性。结论钬激光在肝脏疾患的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使用75%乙醇沉淀、CM SepharoseFF离子交换色谱、SephacrylS 200凝胶过滤色谱和PhenylSepharoseCL 4B疏水色谱分离纯化技术,对曲霉CJ22 326发酵液中的内切壳聚糖酶进行分离纯化和性质研究.结果表明,纯化后的内切壳聚糖酶ChiB经SDS PAGE凝胶电泳鉴定为单带,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7700.采用SephacrylS 200凝胶过滤色谱测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800.ChiB作用最适温度为65℃,最适pH值为6.0,75℃保温1h还残留40%酶活.1mmol/LMn2+对ChiB有强烈激活作用,2mmol/LCu2+,Ag+,Hg2+,Cd2+,Fe3+有强烈抑制作用.ChiB作用的最适底物为脱乙酰度95%的胶体壳聚糖.  相似文献   
5.
苏莉  辛毅 《辽宁医学院学报》2007,28(5):77-80,I0002
目的研究源于蜗牛的壳聚糖水解酶的纯化方法,得到壳聚糖水解酶的纯品,从而为氨基酸序列分析、基因克隆及工业菌制备奠定前期基础。方法对比疏水作用层析、离子交换层析、羟基磷灰石柱(HA)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等方法纯化蜗牛酶的实际效果,确定纯化的最佳条件,从而设计出最合理的纯化方案。结果分别用苯基琼脂糖柱层析,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羟基磷灰石柱层析,Sephacryl S-300凝胶过滤层析分离蜗牛酶,最终确定为用弱阴离子交换填料DEAD—Sepharose,疏水作用层析,凝胶过滤层析进行分离。结论本文探讨了蜗牛酶的不同纯化方法,建立了一种从蜗牛酶中分离高效高纯度壳聚糖水解酶的方法,为壳寡糖的酶解工业生产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青霉菌产壳聚糖酶制备低分子量壳聚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Penicilliumsp.ZD-Z1发酵培养生产壳聚糖酶,研究其降解特性,并制备特定低分子量的壳聚糖。结果表明,在30℃、pH5、加内切酶ChA0.01u/ml的条件下降解4%壳聚糖,通过MHS方程η=1.02×10-4Mw1.27控制反应时间,可以得到低分子量的壳聚糖。  相似文献   
7.
甲壳素/壳聚糖水解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甲壳素/壳聚糖水解酶包括甲壳素酶、壳聚糖酶、溶菌酶以及一些非专一性水解酶。本文主要介绍了这些酶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作用模式、动力学研究、固定化和基因改进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对一株产壳聚糖酶菌株Y116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初步确定该菌株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采用单因素法和响应面法,对菌株Y116产酶的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首先筛选碳源、氮源、初始pH、金属离子、NaCl浓度、酵母浸粉浓度、接种量、发酵温度和时间8个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当酶活达到最高值时,最终确定各因素的值分别为:乳糖 35 g/L,豆饼粉30 g/L, Mg2+ 0.5 g/L,NaCl 5 g/L,初始pH 5.0,接种量5%,培养温度30 ℃和发酵时间96 h。再通过Plackett-Burman(PB)设计对影响壳聚糖酶产量的8个主要因素进行评价,确定了豆饼粉浓度、初始pH和Mg2+浓度是影响产酶量的3个主要因素;利用中心组合设计(CCD)及响应面分析,最终得到3个主要因素的最优值:豆饼粉浓度39.44 g/L,pH 5.12,Mg2+ 浓度5.12 g/L,酶活力比优化前提高了5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多孔医用壳聚糖膜并进行性能表征.方法:采用溶剂蒸发凝胶法制膜,通过内切壳聚糖酶对膜原位降解制备多孔壳聚糖膜,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称重法检测其吸湿保湿性与酶解时间-余重关系,检测多孔壳聚糖膜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吸附性和对磺胺嘧啶银的控缓释性能.结果:壳聚糖与内切酶的比例0.1 g·U-1,酶解时间3h,膜表面及内部均产生了适用于药物载体的多孔结构.结论:通过内切酶酶解原位成孔的壳聚糖膜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致孔率可控、无毒性物质残留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通过还原端基、酶解产物聚合度、水解液调碱性后透光率的测定以及酶解产物的TLC、HPLC分析,研究了壳聚糖酶降解壳聚糖过程中壳聚糖浓度、酶用量、反应时间和pH对酶促反应速率和产物聚合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酶在底物浓度0.03 g/mL、壳聚糖酶用量4~6 u/g、pH=5.8和水解200 min时,可得到以聚合度3~7为主的壳寡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