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2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45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61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326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73篇
内科学   304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75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196篇
综合类   204篇
预防医学   66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85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7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水平与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健康体检的3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pico Green dsDNA荧光染色定量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NETs水平,采用T淋巴细胞亚群评价患者免疫功能,对比不同NETs水平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特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风险因素。结果观察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Cf-DNA/NET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而淋巴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哮喘家族史、呼吸道感染、Cf-DNA/NETs水平上升、有害气体接触、被动吸烟均是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水平与支气管哮喘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密切相关,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对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预后影响及与Ki - 67表达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 - 2012年12月于我院乳腺外科住院治疗的134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NLR最佳临床分界值采用ROC曲线确定,并依此分NLR<2.64组和NLR≥2.64组。临床独立预后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术后生存时间和生存曲线比较采用Kaplan - Meier和log - rank方法。Ki - 67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果 NLR是三阴性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最佳临界值为2.64。NLR<2.64组术后中位DFS为39.10月,中位OS为52.30月;NLR≥2.64组术后中位DFS为27.35月,中位OS为37.35月。2组术后DFS和O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低组伴Ki - 67表达阴性的三阴性患者术后中位DFS和OS生存时间显著高于其他情况。结论 NLR是三阴性乳腺癌的关键影响预后因素,具有重复性强、非侵袭性、方便实用等特性,可用于预测三阴性乳腺癌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4):5-8
目的研究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NLR)、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比(PLR)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9年1月我院接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传统肝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TACE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NLR、PLR、癌胚抗原(CEA)、可溶性B7-H4、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和52.5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LR、PLR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NLR、PLR水平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EA、B7-H4、sIL-2R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EA、B7-H4、sIL-2R水平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50%、40.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使用TACE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 Neutrophil-mediated tissue damage has been implicat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diarrhoea-associated haemolytic uraemic syndrome (D+ HUS). This study evaluates priming and activation of the neutrophil oxidative burst in D+ HUS using chemiluminescent techniques. Peripheral blood neutrophils from 11 children with acute D+ HUS were examined. No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oxidative burst of neutrophils from patients and controls. Serum elastase levels were measured in 8 patients and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elevated. Although elastase results suggest neutrophil activation, chemiluminescence studies do not confirm this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neutrophil. This does not support a significant role for circulating agents in priming and activating the peripheral blood neutrophil. Received August 17, 1995; received in revised form and accepted November 27, 1995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野菊花提取物对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大鼠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以阐明其部分疗效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玢为正常对照组,慢支模型组,喘息灵对照组,野菊花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以气管内注入脂多糖建立慢支大鼠模型,药物干预后,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NF-α含量,流式细胞术测定大鼠中性粒细胞(PMN)吞噬能力及呼吸爆发的强度.结果 模型组血清及肺泡灌洗液TNF-α含量以及PMN吞噬功能、呼吸爆发强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野菊花提取物可显著降低慢支模型大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的TNF-α水平、降低PMN吞噬功能及呼吸爆发强度的异常升高.结论 降低慢支大鼠体内TNF-α水平、PMN吞噬功能及呼吸爆发强度可能是野菊花提取物减轻慢性支气管炎炎症效应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7.
肿瘤坏死因子及中性粒细胞在脊髓继发性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炎性反应对脊髓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与对照组。采用Allen法挫伤大鼠T10节段脊髓,于术后1、8h和1、2、3、7d取材。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与髓过氧化物酶水平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肿瘤坏死因子与髓过氧化物酶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 中性粒细胞及TNF-α参与了脊髓继发性损伤,并可能是触发迟发性神经元凋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重症肺炎患者中性粒细胞胞吐作用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重症肺炎患者中性粒细胞的功能改变。方法 采用免疫化学法测定 32例重症肺炎患者中性粒细胞胞吐作用和氧化酶反应的变化 ,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重症肺炎患者血液中性粒细胞的基础和PMA刺激的胞吐作用均明显下降 (P <0 .0 1) ;重症肺炎患者的基础和PMA刺激的反应性氧属 (ROS)产生明显增加 ;重症肺炎患者肺部中性粒细胞释放乳铁蛋白、髓过氧化物酶 (MPO)和ROS增加 ,PMA刺激后相似 ;肺炎的严重性与血液中性粒细胞释放乳铁蛋白呈负相关。结论 重症肺炎患者中性粒细胞胞吐作用明显受损 ,与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鼠支气管肺泡清洗液中细胞成分,阐明高浓度氧诱发急性肺损伤的发生机制。方法:20只雄性6周龄[(226±53.6)g]Wistar鼠被分为3组:(1)对照组(空气中饲养,n=6)。(2)实验组1(暴露在90%~95%氧气中24~48h,n=7)。(3)实验组2(暴露在90%~95%氧气中72h,n=7)。实验中动物可自由进食和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2的支气管肺泡清洗液中总细胞数减少[(3.81±0.35)×105/ml,(2.53±0.77)×105/ml];巨噬细胞数减少[(3.80±0.36)×105/ml,(2.09±0.59)×105/ml];而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增多[0,(43.56±42.63)×103/ml]。实验组2的动物都出现双侧胸水。结论:中性粒细胞动员并进入肺组织是高浓度氧诱发急性肺损伤的明显特征,损伤的发生与暴露时间有关。提示早期抑制中性粒细胞进入肺组织是治疗高浓度氧诱发急性肺损伤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羟乙基淀粉对内毒素感染大鼠肺部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观察羟乙基淀粉(HES 200/0.5)对内毒素感染大鼠肺部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内毒素组(LPS,6 mg/kg),LPS HES组(HES,3.75、7.5、15、30ml/kg)及HES对照组(30ml/kg)。分别于LPS注入后4 h检测肺组织毛细血管通透性、肺湿干重比、肺组织中性粒细胞(PMN)浸润,2 h检测肺组织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水平。结果3.75 ml/kg和7.5 ml/kg HES显著降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湿干重比和PMN浸润(P<0.05),3.75、7.5和15 ml/kgHES显著降低肺NF-κB活性(P<0.05)。结论较低剂量HES具有抑制感染状念下毛细血管漏的作用,这种作用的产生可能与其降低肺组织PMN浸润、抑制核转录因子NF-κB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