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
裂叶苣荬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从菊科裂叶苣荬菜的干燥全草中分得2个黄酮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及光谱分析鉴定为洋芹素和木犀草素-7-O-葡萄糖甙。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苣荬菜地上部位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比较不同产地和同一产地不同采收时间对苣荬菜地上部位总黄酮含量的影响。方法对6个不同来源和5个不同采时间的苣荬菜地上部位超声提取,分别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结果由于产地、采收时间的不同,总黄酮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天津宝坻中总黄酮含量最高,宁夏银川在各个产地中的黄酮含量最低,在甘肃武威样品中批号为20130801的总黄酮含量最低。结论本法可以作为苣荬菜地上部位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产地和采收时间对苣荬菜地上部位总黄酮含量影响较大,实验结果可用于指导筛选苣荬菜优良产地和合理采集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苣荬菜根部总三萜皂苷的含量。方法采用AB-8、D-101、D-4020、HPD-400和NKA-95种大孔树脂对苣荬菜根部总三萜皂苷进行纯化,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50g·L-1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为显色系统,在546nm波长处测定总三萜皂苷含量。结果在AB-8、D-101、D-4020、HPD-400和NKA-9 5种树脂中,D-101对苣荬菜根部总三萜皂苷纯化效果最好;齐墩果酸质量浓度在0.034 20.106 5mg·mL-1范围内,吸光度与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8.298 2 X-0.084 9(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3%,RSD=1.5%(n=5),苣荬菜根部总三萜皂苷含量为0.202%,RSD=2.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准确可靠,对设备要求不高,适用于苣荬菜根部总三萜皂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苦苣菜属植物主要含倍半萜类及黄酮类化合物,此外还含有香豆素类、木脂素类、甘油酸酯苷类等化合物。该属植物及其提取物具有保肝、抗肿瘤、利尿、降血糖、降血压、降胆固醇、抗炎、抗氧化、抗凝血、抗菌、解毒、对脑缺血缺氧脑保护等药理作用。综述了近年来对苦苣菜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情况,为国内研发和推广该属植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苣荬菜中的无机元素.方法:采用美国Varian Spectra A3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结果:表明苣荬菜中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无机元素.结论:苣荬菜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裂叶苣荬菜SonchusarvensisL.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脂类、烷烃类、萜类、甾体类、黄酮类、氨基酸类、蛋白质和微量元素。主要药效表现在抗肿瘤、降血压、降胆固醇、抗心律失常、防治肝炎等多方面作用,是很有开发价值的中药。  相似文献   
8.
裂叶苣荬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渠桂荣  王素贤 《中草药》1992,23(8):412-412
  相似文献   
9.
苣荬菜的甾体和酚类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苣荬菜的甾体和酚类化学成分,为阐明其有效成分和植物化学分类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LH-20及Rp-18等柱层析色谱方法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应用波谱解析和理化常数对照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麦角甾-6,22-二烯-3β,5α,8α-三醇(1),豆甾-5-烯-3β,7α-二醇(2),豆甾-5,22-烯-3β,7α-二醇(3),豆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4),豆甾-6β-羟基-4,22-二烯-3-酮(5),谷甾醇(6),胡萝卜苷(7),异东莨宕葶(8),七叶内酯(9),大黄素(10),洋芹素(11)。结论:化合物1-5,8-10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此类甾体和酚醇可作为该属植物化学分类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苣荬菜、苦苣菜和苦荬菜茎叶中脂肪酸含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苣荬菜、苦苣菜和苦荬菜茎叶中脂肪酸成分及含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碎片质谱法),以改良的脂肪酸甲酯化法制样,测定苣荬菜、苦苣菜和苦荬菜茎叶中脂肪酸含量.结果:从苣荬菜、苦苣菜和苦荬菜茎叶中分别检出10、9和9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分别为4、3和2种,总脂肪酸含量分别为88.64 %、93.67 %和86.21 %,三者都以亚油酸含量最高.结论:此研究结果为苣荬菜、苦苣菜和苦荬菜的药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