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49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379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51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41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88篇
内科学   1667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61篇
特种医学   1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668篇
综合类   2303篇
预防医学   35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62篇
  5篇
中国医学   345篇
肿瘤学   56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319篇
  2013年   319篇
  2012年   354篇
  2011年   444篇
  2010年   445篇
  2009年   512篇
  2008年   521篇
  2007年   445篇
  2006年   439篇
  2005年   477篇
  2004年   388篇
  2003年   312篇
  2002年   224篇
  2001年   204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161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目的探讨维生素D(VitD)联合鱼油对糖尿病前期(PDM)患者糖脂代谢、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PDM患者132例,随机均分为联合组(VitD+鱼油)、VitD组(VitD)和对照组(不干预)。比较各组糖脂代谢、胰岛β细胞功能、炎症反应、血管内皮功能等指标。 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联合组甘油三酯降低,白细胞介素-10增高(P<0.05),联合组和VitD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肿瘤坏死因子-α、胰岛素抵抗指数、前列腺素E2、瘦素、抵抗素降低(P<0.05),空腹胰岛素、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脂联素增高(P<0.05),且联合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 结论维生素D联合鱼油治疗PDM患者可改善其脂代谢和胰岛功能相关指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京尼平苷对高糖高脂诱导的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用高糖高脂孵育大鼠胰岛β细胞(INS-1)及原代大鼠胰岛,同时用京尼平苷干预,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胰岛素分泌量。结果京尼平苷增加高糖高脂孵育后INS-1细胞的数量;京尼平苷促进高糖高脂孵育后INS-1细胞的胰岛素分泌;京尼平苷改善高糖高脂孵育后原代大鼠胰岛胰岛素分泌,且通过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发挥作用。结论京尼平苷通过GLP-1受体调节高糖高脂诱导后胰岛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描述新诊断老年Ⅱ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临床基线特点并比较发病年龄对新诊断Ⅱ型糖尿病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标准2011年12月至2016年5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新诊断Ⅱ型糖尿病患者,一项单中心横断面研究。根据发病年龄分为成年型糖尿病组和老年型糖尿病组,对两组的胰岛功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272例,老年型糖尿病组103例(37.87%)。不同发病年龄下,老年型糖尿病组的收缩压、TG低于成年型糖尿病组, irt1h、irt2h、irt3h、AUCirt、胰岛素抵抗则高于成年型糖尿病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收缩压、体重指数、尿酸、CHOL、HDL、LDL、空腹血糖、ogtt 0.5h、ogtt 1h、ogtt 2h、ogtt 3h、AUCogtt、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irt 0.5h、AUCogtt/AUCirt、早相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成年型糖尿病,老年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程度相对较重。  相似文献   
5.
6.
1型糖尿病 (type 1diabetesmellitus ,T1DM )是由T细胞介导的、多种因素共同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胰岛 β细胞大量死亡是该病发病的关键。β细胞凋亡可能是其死亡的主要形式 ,不但在T1DM中起主导作用 ,还参与了部分 2型糖尿病向 1型糖尿病的转变[1] 。许多细胞因子参与调控 β细胞凋亡 ,在T1DM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对 1型糖尿病 β细胞凋亡及其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可能发展出一种全新的防治策略。1细胞因子在 β细胞凋亡中的作用T1DM的胰岛 β细胞死亡中 ,细胞凋亡占多大比例 ,仍有待进一步阐明。针对这一问题目前主要有两种假说 :一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转染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对大鼠胰岛移植物再血管化和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二步进行,首先构建携带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hVEGF165)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hVEGF165,用其按病毒/细胞的感染倍数(MOI)分别为10、100、500的比例在体外转染新鲜分离、纯化的近交系Lewis大鼠胰岛,检测体外培养的胰岛表达hVEGF165基因的情况;然后按MOI为10的比例在体外用AdhVEGF165转染Lweis大鼠胰岛,再经门静脉注射至近交系Lewis大鼠的肝脏内(VEGF组),并设不含hVEGF165基因的空载体转染对照组(GFP组)和磷酸盐缓冲液处理对照组(PBS液组),术后测定受鼠的血糖变化,进行静脉糖耐量试验(IVGTT),并观察受鼠肝脏中移植胰岛的组织学变化。结果体外转染hVEGF165基因的大鼠胰岛分泌至细胞外的hVEGF165的浓度显著高于未转染者(P〈0.01)。糖尿病大鼠移植转染hVEGF165基因的胰岛后,静脉注射葡萄糖后40、60、120min时的血糖水平显著低于GFP组和PBS液组(P〈0.05);40min时体循环中胰岛素的浓度,VEGF组显著高于GFP组和PBS液组(P〈0.05);VEGF组移植胰岛内CD34和胰岛素免疫组化染色的强度均高于GFP组和PBS液组。结论转染hVEGF165基因对胰岛移植物的再血管化和生物学功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内统计表明,外科手术病人中遇到糖尿病患者为3%,其手术期并发症及死亡率较非糖尿病患者高,易患胆道疾病。2003—2005年对30例糖尿病合并胆石症患者采用胰岛索泵治疗,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高尿酸血症的营养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起初大都无任何症状,但部分可演进而诱发急性关节炎、痛风石、肾结石及尿酸肾病,也与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明显相关,血尿酸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独立相关因素,尿酸过高也可损害胰岛β细胞而诱发糖尿病(DM)。本文浅谈一下高尿酸血症的营养治疗。  相似文献   
10.
姜波  周永列 《江西医学检验》2002,20(3):131-132,166
目的 探讨非胰岛素依赖糖尿病(NIDDDM)三种主要自身抗体与胰岛细胞分泌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10例正常者和175例初诊为NIDDM的患者测定空腹及口服葡萄糖75克后2小时静脉血浆葡萄糖,胰岛素,C肽,胰高血糖素(分别简写为FPG、2hPG、Fins、2hIns、FCP、2hCP、FGCG、2hGCG),并计算其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同时,测定NIDDM组血清中谷氨酸脱羧酶抗体(CAD-Ab)、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和胰岛细胞抗体(ICA),根据三种自身抗体再把NIDDM组分为全阴性、全阳性、岛素自身抗体(IAA)和胰岛细胞抗体(ICA),根据三种自身抗体再把NIDDM组分为全阴性、全阳性、GAD-Ab阳性、IAA阳性、ICA阳性5个亚组。观察初诊NIDDM组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和自身抗体与胰岛细胞功能的关系。结果 (1)NIDDM组GAD-Ab、IAA、ICA阳性率分别为29.1%(51/175)、31.4%(55/175)、18.3%(32/175)。(2)NIDDM组FCP、FGCG比对照组分泌增多,ISI降低(P分别为0.008、<0.001、<0.001)。(3)三种抗体全阳性、GAD-Ab阳性、IAA阳性、ICA阳性亚组的FCP均你于全阴性亚组(P<0.01)。其中全阳性亚组、GAD阳性和ICA阳性亚组的FGCG高于全阴性亚组(P分别为0.007、0.047、0.012)。结论 在初诊的NIDDM患者中自身抗体阳性预示其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