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159篇
  免费   5627篇
  国内免费   3017篇
耳鼻咽喉   2036篇
儿科学   1620篇
妇产科学   496篇
基础医学   2675篇
口腔科学   520篇
临床医学   22886篇
内科学   13703篇
皮肤病学   261篇
神经病学   1637篇
特种医学   3148篇
外国民族医学   90篇
外科学   3872篇
综合类   35758篇
预防医学   11815篇
眼科学   246篇
药学   16558篇
  274篇
中国医学   10646篇
肿瘤学   562篇
  2024年   998篇
  2023年   3516篇
  2022年   3358篇
  2021年   4335篇
  2020年   4905篇
  2019年   4015篇
  2018年   1672篇
  2017年   3091篇
  2016年   3463篇
  2015年   3843篇
  2014年   7004篇
  2013年   6749篇
  2012年   7966篇
  2011年   8161篇
  2010年   7595篇
  2009年   6962篇
  2008年   7690篇
  2007年   6493篇
  2006年   5732篇
  2005年   5809篇
  2004年   5081篇
  2003年   5012篇
  2002年   2510篇
  2001年   2111篇
  2000年   1634篇
  1999年   1340篇
  1998年   1257篇
  1997年   1095篇
  1996年   1511篇
  1995年   1129篇
  1994年   959篇
  1993年   396篇
  1992年   341篇
  1991年   336篇
  1990年   223篇
  1989年   253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66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ISSN 2095-7130、CN 10-1207/R)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睡眠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目前国内第一本睡眠医学学术期刊。《世界睡眠医学杂志》的办刊宗旨是发展传统与现代睡眠医学、促进睡眠医学领域国内外信息交流和传播,为宣传和普及科学睡眠知识提供平台,为医学科研和临床应用服务。  相似文献   
2.
睡眠是运动员运动表现提升的重要非训练策略之一,科学分析影响运动员睡眠的各类因素和改善策略有助于在训练和比赛期最大化运动表现。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整理与总结发现,运动员群体普遍存在睡眠问题,且该问题在比赛前后更为严重。影响运动员睡眠的因素可分为运动类和非运动类,其中训练、比赛和旅行是运动员睡眠问题的主要致因。多导睡眠图、睡眠问卷/量表/日记、睡眠活动记录仪和手机App等是目前运动员睡眠的主要监测方法。睡眠问题对运动员不同运动表现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次最大强度下的重复冲刺能力、力量耐力和认知参与类运动表现影响的证据相对更为充分。增加睡眠时长、改善睡眠环境/睡前行为、营养补充、旅途调节和运动后恢复策略,是目前改善睡眠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文本挖掘技术和生物医学数据库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相关文献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探究COVID-19及其主要症状发热、咳嗽、呼吸障碍相关基因靶点,筛选潜在有效的化学药和中药。方法 使用GenCLiP 3网站获取COVID-19和其主要症状咳嗽、发热、呼吸障碍共4个关键词的共有靶点,在METASCAPE数据库中对其进行基因本体(GO)和通路富集分析,再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共有靶点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筛选获得核心基因,运用DGIdb数据库、SymMap数据库针对核心基因进行中西医治疗药物预测。结果 获得COVID-19及其主要症状共有基因靶点28个,其中有IL2、IL1B、CCL2等核心基因16个,使用DGIdb数据库筛选获得与16个关键靶点相互作用的化学药包括沙利度胺、来氟米特、环孢素等28种,中药包括虎杖、黄芪、芦荟等70味。结论 COVID-19及其主要症状的病理机制可能和CD4、KNG1、VEGFA等28个共有基因相关,可能通过介导TNF、IL-17等信号通路参与COVID-19病理过程。潜在有效药物可能通过作用相关靶点通路起到治疗COVID-19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5.
孙悦  刘馨甜  张弘 《安徽医药》2022,26(11):2126-2130
角膜移植为治疗角膜盲的主要手段,而角膜移植排斥则是决定角膜植片存活时间和病人术后视力的关键。角膜得益于其特殊的眼前节“免疫赦免”状态,使得角膜移植能够在众多器官移植中享有极低的排斥率,然而排斥反应发生的风险依然存在。当机体处于遗传物质异常的特殊状态时,宿主将通过宏观调控“免疫赦免”状态对植片的保护作用或受体对移植物排异产生的有害作用,延迟或促进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进而影响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和透明度。该文综述与角膜移植排斥相关的多种全身性遗传疾病,总结全身性遗传疾病对角膜移植排斥的影响,浅析其发生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以及诊疗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清肝安神汤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失眠(肝郁化火)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6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右佐匹克隆,3mg/次,1次/d,睡前口服。治疗组43例清肝安神汤(柴胡、龙胆草、栀子、夜交藤各30g,泽泻、木通、酸枣仁、柏子仁各20g,远志、茯苓各15g,生地黄、玄参各20g,生牡蛎、生龙骨各25g),水煎400mL;右佐匹克隆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失眠严重程度指数、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1个月),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4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02%;对照组痊愈18例,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6.7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PSQI、ISI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肝安神汤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失眠(肝郁化火),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双侧鼻腔扩容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鼻腔通气程度主客观的影响。方法:对75例成人OSAHS患者采用双侧对称性鼻腔扩容术,并分为A组30例(鼻腔扩容术)和B组45例行鼻腔扩容术+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H-UPPP),同时选择15例只行H-UPPP作为对照组(C组),术前、术后3个月及12个月分别进行鼻塞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使用鼻阻力计对总鼻阻力(TNR)进行检测,同时术前和术后12个月分别行睡眠呼吸监测(PSG)和进行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结果:75例OSAHS患者术后3个月和12个月TNR分别与术前相比明显降低并恢复至正常值,有显著性意义(P<0.05);75例患者主观鼻腔通气程度VAS评分也由术前的6.69±1.53下降为术后3个月时的3.38±1.37、术后12个月时的3.42±1.25(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2个月A、B两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和ESS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C组AHI和LSaO2也显著改善(P<0.05),但ESS评分无明显变化。B组术后12个月的AHI、LSaO2及ESS评分改变较C组明显(P<0.05)。结论:双侧鼻腔扩容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OSAHS患者主观鼻腔通气症状,同时也可改善鼻腔通畅状况的客观指标,可能有利于OSAHS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李莉莉 《陕西中医》2019,(2):182-184
目的:探讨补肾安神汤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对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口服安眠补脑口服液治疗,观察组采用自拟补肾安神汤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对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PSQI、HADS及QLQC3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SQI和HADS评分显著降低,QLQ-C30评分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PSQI和HA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QLQ-C30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两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拟补肾安神汤可显著改善阴虚火旺型失眠症患者不良情况,提高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