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0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94篇
内科学   5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221篇
预防医学   569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96篇
  1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了解某社区第二类疫苗接种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情况。方法通过查询疫苗出入库系统和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对2019年该社区第二类疫苗使用及AEFI报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9年,该社区接种门诊共接种第二类疫苗21种7449剂,接种数最多的是13价肺炎疫苗(784剂)。接种数居前6位的依次为13价肺炎疫苗、ACYW135群流脑多糖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百白破-IPV-HIB五联疫苗、手足口EV71疫苗、九价人乳头瘤疫苗。累计报告AEFI病例94例,发生率为1.26%;一般反应占96.81%,异常反应占3.19%。报告AEFI疫苗共12种,报告发生率居前6位的分别为13价肺炎疫苗、百白破-IPV-HIB五联疫苗、百白破-IPV-HIB四联疫苗、手足口EV71疫苗、九价HPV疫苗、AC结合流脑疫苗。结论第二类疫苗品种接种量均有所增加,AEFI报告发生率有所波动,需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2.
据美国圣路易斯大学Bialecki等报告,在肝细胞癌(HCC)的诊断方法中,肝活检的敏感性优于无创诊断技术,尤其是对于直径较小的肿瘤。因此在诊断HCC疑似患者时,推荐进行影像学指导下的肝活检。[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6,4(3):361]  相似文献   
3.
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联合下肢深静脉多层螺旋CT成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3(6):508-510,F003
  相似文献   
4.
我国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事件监测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防接种是一种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由于预防接种使用人群的特殊性,使得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事件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我国进行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事件监测的两个系统,即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并分析了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监测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为今后更好地开展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消毒杀虫工作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举措。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甲型H1N1流感发生流行时的危害,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科学规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应该对甲型H1N1流感发生现场和疑似患者留观场所进行应急现场消毒杀虫处置。  相似文献   
6.
李瑞波 《基层医学论坛》2004,8(11):1065-1067
目的探讨对疑似肺栓塞病人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的评估,以提高肺栓塞确诊率,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对疑似肺栓塞患者32例,其中临床确诊19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疑似肺栓塞32例,有一项或多项危险因素23例;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各项辅助检查结果进行临床诊断评估,排除肺栓塞13例,临床确诊19例,其中死亡6例。结论临床医生应重视对疑似肺栓塞病人的临床诊断评估,特别是危险因素进行追踪分析可以显著提高肺栓塞的确诊率,减少误诊和漏诊,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1病例介绍患者,男,25岁,3天前有受雨淋病史,近2日出现高热,体温达39·5℃,伴畏寒,渐出现咳嗽、咳少量粘痰,胸闷,右侧胸痛,并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无呕血,于2003年5月14日就诊。查体:呼吸(RR)30次/m in,口唇轻度发绀,右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左肺呼吸音粗糙,无湿罗音。腹软,肝脾未触及,无压痛。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8·7×109/L,中性0·90,淋巴0·10,胸片见右肺中野大片实变阴影,边界不清。符合“SARS”疑似诊断条件,报我县防“非典”办公室,请应急小组会诊。经仔细检查分析认为:(1)无“SARS”密切接触史;(2)肺部阴影为单侧;(3)2天…  相似文献   
8.
一起由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9月25日盘锦市某乡中学发生了一起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疑似病人14人,该学校已将病人送往市级医院抢救,经流行病调查和理化检验,确认为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我院2002-2005年应用CDFI对55例疑似患者进行检查,效果满意,诊断率高,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55例患者中急性42例,慢性13例;男33例,女22例;年龄37—86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