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76篇
预防医学   82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54篇
  1篇
中国医学   7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穿琥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窄频中波紫外线(UVB)照射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患者均给予阿昔洛韦内服,外搽炉甘石洗剂加利福平胶囊。治疗组48例加用UVB照射治疗,与对照组43例进行比较,根据症状体征消失情况及治愈率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67.5%。结论窄频UVB照射治疗PHN,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固定桥桥体龈底形态对接触区黏膜微生态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烤瓷桥桥体龈端不同形态设计对牙槽嵴顶黏膜微生态的影响。方法对60例磨牙烤瓷修复的患者采用常规细菌培养和计算机鉴定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桥体龈端接触区细菌附着量和种类与牙体预备前相比,均有增多。其中,改良鞍式和改良盖嵴式桥体龈端接触区细菌附着量和细菌种类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舟底式桥体龈端接触区细菌附着数量和种类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用3个月后,各组链球菌和奈瑟菌的组成比例变化与牙体预备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类细菌组成比例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对桥体底黏膜微生态的影响考虑,烤瓷桥舟底式桥体优于改良鞍式和改良盖嵴式桥体,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磨牙桥体设计。  相似文献   
5.
我们根据肌注后硬结产生的原因和形成机理在临床工作中应用自制大黄消肿止痛散结膏外敷治疗肌注后硬结72例,治愈68%,显效20.8%,好转8.3%,无效2.7%,总有效率97.2%。认为该疗法具有操作简便、疗效高,费用低,无副作用等优点,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中医脾阴虚理论”的成果转化及其推广应用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脾阴虚理论研究”以独特的视角、新颖的创意和精辟的论述,填补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空白。运用脾阴虚理论来指导临床能卓有成效地提高以消化系统疾病为主的许多慢性病、疑难病的诊治效果。如何将这一研究成果所创制的理、法、方、药应用于实践,转换成生产力,造福于人类,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对此成果转化及其推广应用提出了积极建议,可供探讨、借鉴。  相似文献   
7.
黄西戎 《中国热带医学》2004,4(6):1001-1001,991
目的 为临床提供具有有效 ,简便 ,经济 ,可靠和及时等优点的治疗方法。 方法 深圳市计划生育中心自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7月收集的急性生殖器的淋病双球菌感染 80例 ,分为A组淋沙星 0 .8g顿服次日口服强力霉素片0 .1g ,2次 /d ,服 5d为 1疗程和B组用淋沙星 0 .1g× 8片 ,1次顿服。 结果 A组 40例全部治愈 ,涂片复查全部阴性 ;B组经治后仍有 12例未阴转 ,再改用A组方法治疗 ,5d后复查阴性。 结论 本组 80例 ,全部口服药物治疗 ,方便 ,经济 ,疗程短 ,疗效好 ,不需住院 ,疗效显著 ,且病人自愿接受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血液灌流对急性安眠药类药物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1998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收治急性安眠药类药物中毒患者.54例,分成2组进行治疗:血液灌流组29例,常规治疗组2.5例,分别对2组患者神志转清时间、存活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灌流组存活率、神志转清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轻中度中毒存活率均为100%,灌流组重度中毒存活率则显著高于常规组。灌流组发生3例并发症,常规组虽无明显并发症,但死亡率显著高于灌流组。结论血液灌流加快清除体内中毒药物,明显缩短病程,操作简单、安全,值得临床医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