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6篇
综合类   39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氟苯乙醛缩乙醇胺席夫碱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试验新合成的化合物对氟苯乙醛缩乙醇胺席夫碱(含氟席夫碱)对枯草杆菌等五种细菌的抑菌作用,为寻找具有抑菌、抗癌、抗病毒、杀霉等生物活性的药物提供新药.方法采用国际药典通用的管碟法.首先培养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大肠杆菌(101)、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细菌(发荧光Q67)等五种细菌,取其第二代繁殖体作受试对象.将对氟苯乙醛缩乙醇胺席夫碱用适量蒸馏水溶解,配制浓度为0.25,0.5,1,2mg/Ml一系列溶液,加样后革兰阴性细菌(发荧光Q67)在25℃培养箱里培养24h,其余均在室温下培养24h,实验中以蒸馏水作为对照.结果蒸馏水对上述细菌无任何抑制作用,该含氟席夫碱对上述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 抑菌活性实验表明该含氟席夫碱对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大肠杆菌(101)、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细菌(发荧光Q67)等五种细菌均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合成1-苯基-3-甲基-4-甲基苯甲酰基-5-吡唑啉酮(HPMTP)缩L-苯丙氨酸乙酯席夫碱及其Cu(Ⅱ)、Co(Ⅱ)、Ni(Ⅱ)、Fe(Ⅱ)、Mn(Ⅱ)金属配合物,并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和抑菌活性检测。方法通过元素分析、核磁(1H NMR)和红外光谱(IR)对合成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检测,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化合物对大肠杆菌(革兰阴性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革兰阳性菌)的抑菌活性。结果由1H NMR和IR数据推断出席夫碱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可能的结构;发现在1.25、2.50、5.00 g·L-1时,HPMTP、HPMTP缩L-苯丙氨酸乙酯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对革兰阳性/阴性菌都具有抑制活性,其中浓度为2.50 g·L-1时抑菌效果最佳。抑菌能力的强弱是金属配合物>席夫碱配体>HPMTP,其中Cu(Ⅱ)和Co(Ⅱ)配合物的活性最高。结论 Cu(Ⅱ)和Co(Ⅱ)配合物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为广谱抗菌药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顾红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5):1201-1202
目的 合成标题化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了理论研究.方法 以丹皮酚和糠胺为原料合成席夫碱,经硼氢化钠还原得标题化合物;使用Hyperehem7.0程序,用半经验方法计算了化合物分子中能量分布、主要键长、键角以及主要原子的净电荷分布和前言轨道分布.结果 标题化合物,收率65.6%;计算结果分析表明,分子中主要原子之间的键长、键角基本在正常的范围内;负电荷主要集中于O1,O2,O3和N1上.结论 合成的目标产物属于四齿配体,分子呈现最优化的结构并具体一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本基于Al(Ⅲ)与3,5-二溴水杨醛缩邻氨基酚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形成络合物导致体系荧光熄灭的特性,提出了一种测定痕量Al(Ⅲ)的新荧光方法。在pH=3.8 ̄4.5的醋酸铵缓冲介质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存在下,Al(Ⅲ)与3,5-二溴水杨醛缩邻氨苯酚形成1:1的络合物。在λex=355,λem=535nm的条件下,体系产生的荧光熄灭程度最大,铝量的线性范围为0 ̄0.8μg/ml,检测限为0.25n  相似文献   
6.
为发现可用于抗肿瘤活性研究的新结构杂环胺席夫碱先导化合物, 本文用氨基均三唑硫代乙酸(2)与9-蒽醛缩合得 4-(9-蒽亚甲氨基)-5-苯基-均-三唑-3-硫乙酸席夫碱目标化物(3a~j)。用MTT方法评价了新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CHO、 HL60和L1210三种癌细胞株均有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活性,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开发新型抗菌药物。方法 以不同的β-二酮、二硫化碳、1,2-二溴乙烷等为原料合成含2-取代-1,3-二硫杂环戊烷大环席夫碱化合物,并进行初步抑菌活性研究。结果 合成得到的中间体(Ⅰa~Ⅰc)及目标席夫碱大环化合物(Ⅱa~Ⅱc)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1H-NMR、MS等手段进行了结构表征。合成的席夫碱大环化合物抑菌能力优越。结论 本试验合成了含2-取代-1,3-二硫杂环戊烷大环席夫碱化合物,其具有更加优越的抑菌能力。  相似文献   
8.
制备了席夫碱(Schiff’s base)邻苯二亚胺纤维素(PDIMC),考查pH值对制备反应和产物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度为100%的二醛纤维素在pH=7 ̄13、室温下、反应30h生成的邻苯二亚胺纤维素,具有强较的荧光性能,熔点410k,分解温度为578K;PDIMC水溶液在PH=7.6,浓度为7.6×10^-4g/mL,20℃时,Ex=470nm,Em=555nm处荧光最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合成1-苯基-3-甲基-4-对氯苯甲酰基-5-吡唑啉酮(PM4Cl BP)缩甘氨酸甲酯席夫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探讨其形成金属配合物的可能性及产生抗菌活性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羰胺缩合法合成目标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和红外光谱进行结构表征;运用Gaussian03程序,使用HF、DFT方法及相应基组进行量子化学计算,得到相关的量化参数。【结果】根据元素分析、^1HNMR、IR波谱分析结果,推测此化合物以O=C-C=C-NH烯胺酮式结构存在。量子化学计算表明:占有轨道的贡献主要来源是C、N原子,空轨道的贡献主要来源于C、O、N原子;静电势最强的是1Cl,其次是2O,3O和4O,5N、6N和7N的电子密度相近。【结论】该化合物的抑菌活性可能是PM4Cl BP与甘氨酸甲酯两部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PM4Cl BP是影响活性的主体;而能够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的原子可能是2O、3O和7N。  相似文献   
10.
将钴西夫碱事物氧载体分别加入到聚二甲基硅氧烷、乙基纤维素的氯仿溶液中,利用浇注法制备了一系列促进输送富氧膜,对FT膜的富氧性能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