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1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62篇
预防医学   61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0篇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DRGs系统新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DRGs新模式及其应用研究课题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基础理论研究阶段;二是病种病例回顾调查阶段;三是病种病例分型-病种DRGs组合研究阶段;四是部分病种DRGs双项监控实验研究阶段。该课题建立了新型DRGs系统框架;研制了全部病种DRGs编码系统;提供了研究制订病种DRGs医疗费用偿付标准的简易方法,实验研究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
论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二次付费”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在费用控制上普遍存在重需方控制而轻供方控制。在供方控制措施上,往往又是重“管制”而轻“机制”。所谓重管制,即偏重于对处方限额、用药范围及住院天数等供方限制;所谓轻机制,即不注意通过对支付方式内在机制的改革,将医院的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费用控制与保障基本医疗、公平与效率等有机地联系起来、统一起来。从宏观管理的角度来看,“管制”不如“机制”,因为管制只是对行为的限制,而良性机制可以实现在“义利”一致基础上的自觉行动。虽然必要的管制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3.
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教师与医生的专业伦理意识比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了解我国当前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教师与医生的伦理意识现状,加强职业伦理教育的针对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译自Gibson和Pope在美国进行的全国伦理调查所用问卷为主体,对109名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教师和医生进行调查。结果:在问卷的88个条目中,教师与医生在74个条目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条目有14条,如:教师与医生赞成“帮助来访者举报同事违反伦理规范的行为”的比例分别为67.3%、40.7%,赞同“在广播、电视等媒体上提供个人建议”的比例分别为81.8%、61.1%,认同“如果来访者无能力付费就终止咨询”的比例分别为29.1%、53.7%,认同“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的私人诊所招收来访者”的比例分别为7.3%、20.4%。不同性别与年资的教师与医生在部分条目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我国当前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教师与医生的伦理意识总体倾向较为一致,但在某些条目上存在显著差异。职业环境和过去的职业培训经历可能是导致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医保支付方式作为引导医疗服务行为、调节资源配置的杠杆,对实现医保基金可持续发展,提升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医保支付改革,以DRG和DIP为代表的支付方式已成为主要方向。文章从改革的现实出发,对DIP相较于DRG的实施优势、问题与挑战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传统与新型DRGs指标体系进行绩效评价效果比较研究,探讨新型DRGs指标体系应用价值。方法基于某省大数据平台的31家三级综合公立医院DRGs资料,分别采用传统与新型DRGs指标体系对之进行综合绩效评价,采用Pearson检验对医院排名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专家咨询法论证两种指标体系。结果31家医院排名均发生了变化,超过一半的医院排名变化幅度超过10名。两种DRGs指标体系的医院排名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348,P=0.057),即在实际评价效果上存在较大差异。新型DRGs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价值优于传统型。结论相较于传统DRGs指标体系,新型DRGs指标体系严格把控区域医疗质量指标,通过强化学科评价与费用控制,重视患者医疗质量,使评价更为科学、全面。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按病种分值付费政策对心血管病种患者实施效果并提供相关建议。方法 以广东省某大型三甲综合医院DIP政策实施前后收治的64 970份心血管病种患者为研究样本,通过描述性统计和双重差分法,分析两种不同医保支付方式(广州医保、其他医保)对相关医疗指标的影响。结果 按病种分值付费政策实施后,广州医保患者人均住院费用从49 060.62元下降到46 984.24元(t=-6.924,P<0.001),自负金额减少2 104.67元(t=-10.654,P<0.001),住院天数下降0.40天(t=-8.824,P<0.001),三个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他医保支付方式患者的这三个指标在两个时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费用结构中有明显变化幅度的分别是综合医疗服务费(t=53.403,P<0.001)、诊断费(t=50.198,P<0.001)、治疗费(t=22.804,P<0.001)、西药费(t=-12.488,P<0.001)、血浆和血浆制品费(t=-7.93,P<0.001)、耗材费(t=-17.901,P<0.001)以及其他费用(t=-115.076,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变化幅度最大的是耗材费,同比减少5.53%。以“风险级别”为分层标准对人均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进行双重差分法分层分析,政策效果仅发生在人均住院天数中“中低风险级别”和“没有出现死亡病例”两组病例。结论 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有利于增强医院自主管理意识,减轻参保人员个人负担水平,优化费用结构,但仍需加强控制重点费用类别,并未能充分体现医疗服务价值和达到促进分级诊疗目的,需提高支付标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相似文献   
7.
郑州市 DIP支付方式改革进入实施阶段,在分析大数据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成本管理影响的基础上,结合河南省胸科医院的实际应用,研究成本管理数字一体化平台建设整体框架及实施路径,探讨 DIP付费模式下医院成本管理的价值赋能,为医院管理者探索智能成本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病案首页与编码质量对病种付费产生的影响。方法2019年1—12月纳入研究的1056例病案首页均为该院产科、颅脑外科、普通外科、肿瘤科及心外科5个科室所收纳,依照回顾性分析方式进行平均分组,病案首页均经针对性措施解决病案首页问题,并经校对手段质控编码确认无误(试验组,n=528),重新编码前病案首页(对照组,n=528),分析两组数据差异及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的病种付费质量包括医院数据统计分数、病案信息利用分数、疾病分组准确分数及医院经济效益分数评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中出现病案内容与病案首页不符、遗漏诊断、不完整诊断和不正确诊断的病案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发生漏填、错填的缺陷问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病案首页质量,对影响病案首页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行针对性的改进,有利于提升病案质量,降低病案与编码质量对病种付费产生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成都市二级民营综合医院与公立综合医院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进行DRGs分析和比较,找出差异,提出建议。方法收集2019年成都市二级民营综合医院和二级公立综合医院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利用四川省DRGs应用平台进行分组计算,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指标分析。结果成都市二级民营综合医院与二级公立综合医院2019年住院医疗服务绩效在医疗服务(总权重、覆盖DRGs组数和CMI值)、医疗效率(时间消耗指数、费用消耗指数)上并无显著差异,但在医疗质量与安全(中低风险及以下组病死率、标化病死率)上差异明显。结论二级民营综合医院与二级公立综合医院整体医疗服务差距逐渐缩小;二级民营综合医院内部发展不均衡,医疗质量与安全水平低于二级公立综合医院。建议持续提升民营综合医院服务能力,加强民营综合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同时政府须对民营医院强化监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实施DRG付费对患者住院费用及服务的影响,为医疗机构提出运行建议。方法利用医院质量监测系统(HQMS),在全国东部、中部、西部3个地区的16个省(市)376家三级医院中选取患者1 064 314人次,通过双重差分法分析DRG付费实施对患者住院费用及服务的影响。结果DRG付费实施后,患者总费用降低了3.05%(β=1-e-0.03,P=0.01)、自付费用增长了28.11%(β=e0.33-1,P=0.02)、医疗费用降低了5.13%(β=1-e-0.05,P=0.04)、药品费用降低了5.13%(β=1-e-0.05,P=0.01)、平均住院日缩短了4.08%(β=1-e-0.04,P<0.01),而对患者住院检查费用、耗材费用、是否使用抗生素、31天是否再住院、是否手术的影响不显著。结论实施DRG付费能够合理控制患者住院费用增长,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建议医疗机构进一步简化流程,提高床位周转率,关注高CMI值患者费用,优化临床路径,确保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