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6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6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3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272篇
内科学   11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676篇
外科学   71篇
综合类   462篇
预防医学   154篇
眼科学   33篇
药学   109篇
  2篇
中国医学   5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脑出血患者运送途中的救护措施。方法:对64例脑出血患者的运送救护中建立路况条件的评估,成立救护组进行病情评估及急救器材准备,制定运送途中病情观察救护方案。结果:64例脑出血患者,经全力、及时救护运送,2例(运送前深度昏迷,家属强烈要求转上级医院)在途中病情迅速加重,呼吸心跳停止,抢救无效死亡,其余62例患者安全运送到达上级救治医院,为后期治疗赢得了宝贵时机。结论:通过对脑出血患者的长途救护运送中建立评估并及时成立救护组进行病情评估及急救器材准备、运送途中病情准确观察及救护积累了一定经验,积极探寻出一套适合于高海拔地区开展的脑出血患者运送救护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高海拔环境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方法:对106例高海拔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高海拔组)的临床特征、疗效、药物副作用进行调查,与同期106例平原精神分裂症患者(平原组)对照。结果:高海拔组临床症状以幻觉、疑病妄想、夸大妄想、紧张冲动行为及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出现频率较高,而对照组以被害妄想、情感淡漠等精神症状出现频率较高(P<0.01或P<0.05);入院时高海拔组总体病情较重(P<0.01);两组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高海拔组药物不良反应多于平原组。结论:高海拔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征、总体病情严重程度、药物不良反应与平原地区有一定区别,可能与高海拔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3.
脑血管疾病可引起心电图异常改变.笔者对我院1 a来45例脑出血患者的心电图进行了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新疆蒙古族、汉族及内地汉族战士在新疆及内地不同高海拔地区血压的动态变化及民族间差异性。方法:采用上海上达医用仪表厂生产的弹簧式血压计,对新疆蒙古族、汉族及湖北战士在入伍前、入伍后3个月及入伍后18个月,在不同海拔高度地区进行血压测量,进行比较。结果:三地区蒙、汉民族战士血压均在正常范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脉压(PP),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仅有湖汉战士组脉压(PP)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组内变化有统计学意义,组间对照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无论新疆蒙古族、汉族及内地汉族战士在由平原地区进驻海拔1300m高度服役及训练是安全的,甚至对战士素质提高是有益处的,两民族间对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介绍高海拔地区516例老年手术病人伴发症及其对手术的影响,并针对伴发症、并发症阐述需手术治疗的老年病人的处置原则和死亡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6.
安第斯山山脉的慢性高山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美安第斯山脉四个主要国家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秘鲁中的三个国家首都,即拉巴斯、波哥大及基多位于高海拔地区。生活在安第斯山脉人口的5%—10%因丧失他们的高海拔适应性而发展成为慢性高山病(Chronic Mountain Sickness,CMS)。该病于1925年由CarlosM首次描述(MongeM.,1928)。CMS主要引起血液、神经、心脏、呼吸功能的障碍。由于本病可出现许多一般的症状且其分子发病机制还没有阐明,故易与其他很多疾病,甚至老化过程的表现相混淆。慢性脑缺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富氧对高原人体运动心力储备方面的影响。方法 对海拔 3 70 0m高原的 1 2名健康青年富氧 (氧浓度为 2 4%~ 2 5 %)前后分别进行踏阶运动 ,采用心力监护仪采集和记录心动周期和心力信息 ,把完成规定运动量运动后第一心音 (S1 )幅值对安静时S1 幅值增加的相应倍数评估心肌收缩能力储备指数 (CCRI) ;利用舒张期和收缩期时限数据计算舒张期 /收缩期比值 (D/S比 )。结果 运动后较安静时HR ,D/S ,S1 幅值均增高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富氧运动较未富氧运动CCRI,D/S ,S1 幅值增高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HR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高原低氧环境下心脏储备主要是心肌收缩能力储备而不是心率储备。富氧对增强机体心力储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西宁地区113例住院冠心病人的临床分析,认为西宁地区冠心病患病率低,患者年龄大,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而且绝经期后的高龄女性患者患病率仍然远比男性低,这些与低海拔地区不同。而冠心病各型的分布、临床症状、病死率等与低海拔地区相似。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SOD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进行了实用性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用血量少,重现性好,快速、灵敏,试剂廉价等优点。西宁地区与平原地区人群的比较测定显示,前者SOD活性明显高于后者(P<0.01)。  相似文献   
10.
选用标化成年雄性Wistar大鼠、以放射免疫测定法(RIA),研究了大鼠由平原引入高海拔环境后,在24小时急性司服期,垂体及各脑区内β-内啡肪样免疫活性物质(β-EPLI)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大鼠引入高海拔环境后脑内β-EP含量发生明显的动态变化。高海拔实验组与平原对照组相比,垂体内β-EP含量降低非常显著(P<0.01)。纹状体、下丘脑、丘脑、桥延、海马、皮层内β-EP含量增加非常显著(P<0.01)。中脑内β-EP含量虽然也增加,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意义(P>0.05)。据此推测:大鼠急进高海拔低氧环境后垂体β-EP的分泌与释放受到影响。提示,脑内β-EP参与低氧的应激反应过程,可能作为神经递质和调质,通过神经──内分泌环路在应激反应中起介导作用,β-EP可能为中枢神经系统内调节应激反应的主要应激激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