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7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55篇
预防医学   73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70篇
  1篇
中国医学   3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提高对未成年男性生殖器狗咬伤的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3年未成年人狗咬伤病历并结合文献资料对治疗方法进行探讨.结果1例包皮裂伤,给予清创缝合;3例阴囊裂伤合并睾丸裂伤者行裂口缝合;6例海绵体裂伤者应用可吸收线缝合白膜;3例尿道破裂者行尿道修补术和膀胱造瘘术.所有病人伤口用双氧水及生理盐水清洁冲洗,除1例出现伤口处尿瘘行二期修补术外,其他病例伤口愈合好.结论狗咬伤是外生殖器损伤中少见但较严重的外伤,治疗包括充分清创,尽可能保存、恢复组织器官的功能;常规应用抗生素、破伤风抗毒素及狂犬疫苗.  相似文献   
2.
我科2002-2005年收治群蜂蜇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12例,经内科对症治疗病情不能控制的情况下,采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进行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药用昆虫凹纹胡蜂Vespa velutina auraria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和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和解析。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联合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作为炎症模型,探讨提取物及单体对炎症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从凹纹胡蜂醋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16个化合物,分别为邻苯二酚(1 )、对羟基苯甲醛(2 )、对羟基苯丙酸甲酯(3 )、4-羟基苯醋酸乙酯(4 )、3,4-二羟基苯乙醇(5 )、3,4-二羟基苯酰乙醇(6 )、3,4-二羟基苯甲酸(7 )、N-乙酰基-2-乙氧基-2-(3,4-二羟基苯基)乙胺(8 )、2-(2-羟基丙酰氧基)丙酸甲酯(9 )、对甲氧基苯甲醇(10 )、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11 )、α-乙基葡萄糖苷(12 )、2-羟基-3-苯基丙酸甲酯(13 )、N-乙酰基-2-(3,4-二羟基苯基)乙胺(14 )、对甲基苯乙醇(15 )和胸腺嘧啶(16 )。凹纹胡蜂醇提物及提取物醋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在300 μg/mL时均能有效减少由LPS联合IFN-γ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因子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基因相对表达量;化合物2356911 对LPS联合IFN-γ诱导RAW264.7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mRNA表达有抑制作用(P<0.01)。结论 凹纹胡蜂醇提物及不同极性部位能降低炎症细胞中iNOS的表达,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化合物116 均为首次从凹纹胡蜂分离鉴定,其中2356911 可能为潜在的活性单体。  相似文献   
4.
蜂螫伤致急性肾衰9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科 1998年 6~ 11月共收治 9例群蜂螫伤所致的急性肾衰患者 ,经及时血液透析和对症治疗 ,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临床表现患者 ,男 5例 ,女 4例 ,年龄 11~ 68岁。 8例因少尿、无尿 2~ 3d入院 ,患者均有呕吐、纳差、水肿 ,其中 2例有思睡 ,3例有血红蛋白尿 ;2例血压高 ,8例皮肤被螫伤部位为 2 0~ 40处 ,肝肾区叩痛 ;Hb 62~ 92 g/L ,CO2 -CP 12~ 15mmol/L ,BuN 2 4~40 5mmol/L ,Cr 62 0~ 92 0 μmol/L ,6例肝损害明显 ,ALT >2 0 0U/L ,另 2例分别为 86、112U /L。这 8…  相似文献   
5.
某患者 ,女 ,14岁。因被野蜂蛰伤致颜面浮肿8d ,少尿4d ,于1998年8月21日收住我科。患者于9d前在野外放牧时被成群野蜂蛰伤多处 ,8d后出现颜面浮肿、疼痛 ,在当地卫生所给“青霉素”治疗无好转。4d来 ,颜面浮肿逐渐加重 ,且出现少尿(24h尿量不足50ml) ,伴恶心、呕吐多次 ,并出现惊叫、神志不清即来诊。查体 :血压10 6/5.3kPa ,神志模糊 ,烦燥不安 ,对答不切题 ,查体不合作 ,全身皮肤多处有蜂蛰疤痕(以四肢、头、面部为甚) ,有的已形成溃疡。颜面重度浮肿 ,睁眼困难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对光反射存…  相似文献   
6.
<正>据报道,94.5%的人一生中会被蜜蜂、胡蜂及大黄蜂等膜翅目昆虫蜇咬~([1])。蜂蜇伤在世界范围内已经造成了相当大的伤亡率,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3])。近年来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蜂蜇伤呈逐年增多趋势~([4])。蜂蜇伤后炎性介质的释放及蜂毒的直接毒性作用可产生严重并发症,包括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肝损伤、心肌损伤、急性肺水肿、横纹肌溶解、血管内溶血及脑梗死等,更甚者可致多器官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联合早期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治疗群蜂蜇伤致急性多器官功能衰竭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本院收治的群蜂蜇伤致急性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47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同症患者47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HP治疗,观察组予以早期CVVH+HP治疗,治疗3 d后观察对比两组主要受累器官功能的生化指标及转归情况,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BUN、Cr、CK及CRP水平分别为(9.4±0.5)μmol/L、(207.6±15.4)mmol/L、(7 425.9±741.9)U/L、(31.5±6.7)mg/L,对照组治疗后的BUN、Cr、CK及CRP水平分别为(15.2±2.3)μmol/L、(310.8±11.4)mmol/L、(10 254.6±472.5)U/L、(57.3±4.1)mg/L,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CVVH+HP治疗群蜂蜇伤致急性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有助于促进各受损器官功能恢复,能够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蜂蜇伤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进行统计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蜂蜇伤患者16例,采用急救性对护理体会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经过对患者针对性的急救护理,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的疗效,治愈出院.结论 有针对性的急救护理可有效的缓解及辅助治疗蜂蜇伤,能促进蜂蜇伤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正>蜂蜇伤是指蜜蜂、胡蜂(俗称马蜂,黄蜂)等蜇伤人体皮肤,导致疼痛、局部水肿等不适。重症蜂蜇伤,大量蜂毒进入血液循环,导致溶血、横纹肌溶解、肾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MODS)而死亡~([1])。2015年10月,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恩施州中心医院成功救治2兄弟被同一  相似文献   
10.
将162例重度胡蜂蜇伤患者依据早期胸部影像学改变,分为观察组(有早期影像学改变)和对照组(无早期影像学改变),进行影像学改变与预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呼吸机使用率、 APACHEⅡ评分及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早期胸部影像学改变可以作为重度胡蜂蜇伤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预后差,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