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6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52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5篇
临床医学   231篇
内科学   59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438篇
预防医学   83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03篇
中国医学   60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彻底清除胃肠道内毒物,提高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本科自2004年至今对45例有机磷中毒患者,运用新方法清除毒物。结果:死亡1例,其余患者抢救成功。均未发生“反跳”。结论:新方法能有效清除胃肠道内毒物,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患儿男,因发热、呻吟3d入院。病史采集: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有轻度窒息史,体重2500g。生后第2日即呻吟、发热、阵发性屏气、拒乳。其父母体健,非近亲婚配,母妊娠期间未接触过X射线、无毒物接触史及服药史。体检:T38.3℃,刺激反应欠佳,哭声低弱,皮肤黄染,无出血点及淤斑,前囟平、略紧,双瞳孔对光反应灵敏,无鼻扇,口周轻度发绀,心肺(-)。脐轮红肿,肝剑突下3cm,肋下5cm,脾肋下3cm,质地均韧,四肢肌张力略增高。  相似文献   
3.
3 促进毒物的排泄 3.1 利尿排毒大多毒物可由肾脏排泄,因此救治急性中毒患者时应注意保肾,有利于迅速利尿来加速毒物排泄。(1)积极补液是促使毒物随尿排出的最佳措施。(2)碳酸氢钠与利尿剂合用:可碱化尿液(pH=8),使某些化合物(如巴比妥酸盐,水扬酸盐及异烟肼等)不易在肾小管内被重吸收。(3)应用维生素C 8 g/d,使尿液pH〈5,促使某些毒物(苯丙胺等)加速排出。(4)经补液和使用利尿剂后,与蛋白结合很弱的水溶性化合物(如苯巴比妥、眠尔通、苯丙胺及锂盐)较易从体内排出。  相似文献   
4.
5.
我院于1996—2005年共收治102例有机磷毒物中毒患者,现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02例患者中,男性31例(30.4%),女71例(69.6%)。年龄14—52岁,平均年龄26岁。  相似文献   
6.
急性中毒的血液净化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中毒多系药物或毒物所致,是临床上多见的急危重症,急性中毒(以下简称中毒)患者的治疗包括:阻止毒物的吸收、促进毒物的排泄以及拮抗毒物的毒性。1955年血液净化技术首次成功地用于抢救阿斯匹林中毒患者。20世纪70年代首次使用被包裹的活性碳行血液灌流。在当前应用于中毒的血液净化治疗除血液透析外还有: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连续血液净化、血浆置换、腹膜透析。血液净化对中毒患者的治疗作用包括:清除毒物,减少毒性;维持及替代重要脏器功能,特别是肾脏功能;维持内环境平衡。[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自血液灌流(HP)技术问世以来,临床应用HP抢救药物和(或)毒物中毒已取得了满意效果,我们对我院近6年间应用HP治疗药物中毒患者14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治疗中年龄、药物及疗效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取我院1998年11月至2004年11月住院的药物中毒患者147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108例;年龄14~89岁,平均年龄32.9±9.12岁。入院时意识状态:意识障碍(已排除其他引起昏迷的原因)118例,意识清晰29例。诊断按全国统一标准[1]。1.2药物类型镇静催眠药60例,抗精神失常药44例,有机磷酸酯类药13例,抗癫痫药13例,灭鼠药18例,杀虫剂8例,灭蝇药4例,…  相似文献   
8.
9.
淄博市生产性毒物作业分级调查蒋绪亮,张日灵,傅爱玲,张倩我市化学工业发展迅速,生产性毒物危害较重。本文对市区(县)属以上工业企业的生产性毒物作业进行了分级调查,以期为制订预防职业中毒规划提供依据。方法一、生产性毒物浓度的监测按国家《有毒作业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 ̄(14)C-5-基愈创木酚钠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规律。大鼠灌胃后, ̄(14)C-5-硝基愈创木酚钠易经胃肠道吸收,血液中的毒物浓度在1.81h达高峰(Cmax=107.38mg/L),并以中等速度消除,毒一时曲线经拟合符合一室模型。静脉注射染毒的毒一时曲线为二室模型,瞬时血液中毒物浓度达70.79mg/L,以中等速度分布全身,消除缓慢。 ̄(14)C-5-硝基愈创木酚钠在组织中分布广泛,以肝、肾中含量最高,可通过血脑屏障和血辜屏障。肾为主要排泄器官,从尿中排出的 ̄(14)C-5-硝基愈创木酚钠占染毒剂量的34.44%。 ̄(14)C-5-硝基愈创木酚钠在大鼠体内的蓄积性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