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6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2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2.
甘蔗及甘蔗汁中3-硝基丙酸的薄层色谱测定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甘蔗甘蔗汁中的3-硝基丙酸经提取、净化后,在硅胶G薄层色谱板上,与酚试剂反应,在长波紫外灯下形成黄色荧光显色物,本法最低检出量为0.2μg,按本方法测定甘蔗甘蔗样品中3-硝基丙酸的最低检量为2ppm。在样品中加入3-硝基丙酸水平为1~10ppm时,其回收率范围为80.0~106.0%之间。  相似文献   
3.
变质甘蔗中毒病原菌节菱孢霉菌及其毒素国内研究进展赵秀勉,徐玮,张海红河北省人民医院(050051)石家庄市卫生防疫站关键词变质甘蔗;中毒;节菱孢霉菌;毒素;3-硝基丙酸变质甘蔗中毒自1972年在我国首次报告以来[1],已于我国13个省和自治区发现。该...  相似文献   
4.
5.
食霉变甘蔗,产生嗜神经毒素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发生于春末夏初,发病急剧,病情凶险,预后严重。我们1985年~1990年收治9例,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9例均系住院病人。男6例,女3例。年龄3~10岁。发病季节为2~5月,食入霉变甘蔗  相似文献   
6.
近年霉变甘蔗中毒已引起国内医学界的重视。本文报告了此病独特的CT表观及异常脑电图,并探讨其中毒的病因,病理与食用量的关系,潜伏期与临床表现的关系,及中毒的抢救,治疗和预后。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变质甘蔗中毒发病地区销售的变质甘蔗进行霉菌分离鉴定和产毒培养试验,分离出霉菌187株,其中节菱孢48株,产毒节菱孢17株。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3种风险评估方法在甘蔗制糖噪声危害预测的应用,比较不同评估方法的差异,以期为噪声风险评估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南宁某甘蔗制糖生产企业的分蜜岗位为研究对象,使用EASC-IHSTAT软件进行噪声检测数据分析,结合噪声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应用我国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澳大利亚职业安全健康危险度评估方法、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评估法对其噪声危害进行风险评估,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检测数据统计分析显示,分蜜岗位噪声8 h等效声级为(86.7±1.6)dB(A),检测及统计超标率分别为88.9%、84.5%,噪声暴露风险不可接受。3种风险评估方法中,我国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结果为Ⅰ级轻度危害,适用于噪声严重健康危害后果评估;澳大利亚职业安全健康危险度评估中高频听力损失为重大风险、职业性噪声聋为高风险,更适用于评估噪声轻微健康危害后果;ISO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评估体现了动态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高频听阈偏移风险由高降低到可接受、职业性噪声聋风险由可接受上升到中等,评估结果更准确且更具客观性。结论 3种方法在甘蔗制糖噪声风险评估中均有一定适用性,可根据需求单独或综...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24家甘蔗制糖企业的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分析,确定其主要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磷酸、氧化钙、硫化氢、噪声、高温、致病微生物;其中粉尘、噪声存在超标情况。提示现有情况下广西制糖行业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仍可能对作业工人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需针对相应关键控制点加强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陈清江 《健康博览》2011,(11):49-50
认识阴虚体质阴虚体质,是指常有虚火的一类体质,由于精、血、津液等物质的亏耗,阴虚不能制阳,导致阳热相对偏亢,机体处于虚性亢奋的一种状态,使人适应能力减弱,机体容易衰老。临床常表现为形体消瘦、面红潮热、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盗汗遗精、心烦眠少、舌红少苔,脉细数,不耐春夏,多喜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