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百多邦配合氧化镁糊治疗氢氟酸灼伤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多邦配合氧化镁糊治疗氢氟酸灼伤18例沈阳市职业病院(110024)高进沈阳农药厂卫生所李育娟最近我院应用百多邦(中美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及本院配制的复方氧化镁糊治疗18例氢氟酸的伤患者,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病例18例均...  相似文献   
2.
新型无机骨粘粘剂磷酸镁水泥(MPC)的主要反应物-重烧MgO的活性与MPC的性能密切相关。本文用比表面积法、碘吸附法、物相分析法、动力学分析法对不同MgO的活性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重烧MgO的活性对MPC材料凝结时间、30min抗压强度以及水化温升的影响。结果表明,比表面积法、碘吸附法、物相分析法不能用于重烧MgO粉活性的测定,而动力学分析用于表征重烧MgO粉的活性是可行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氯化镁(ATP-MgCI2 )和异搏定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建立离体兔缺血再灌注模型,利用细胞器分离技术及原子吸收光谱仪交结合光镜、电镜,定量测定肺缺血及再灌注后线粒体内Ca^2 浓度,同时观察肺缺血再灌注后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肺缺血再灌注组线粒体内Ca^2 浓度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两组肺湿干重比值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两组保持的形态学结构较缺血再灌注组完整。结论:Ca^2 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ATP-MgCI2 和异博定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它是通过提供高能磷酸化合物和降低线粒体内骤增的Ca^2 2种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氧化镁对高血压病人血压、胰岛素抗性及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病人服用同剂量的钙拮抗剂硝苯地平缓释片降血压,治疗组加服氧化镁粉;对照组不服氧化镁。观察3个月。实验前1d及实验结束之次日分别测血压、抽空腹血查血清葡萄糖(SG)、血浆胰岛素(INS)、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高密度脂蛋白(HDL),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观察实验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①治疗组实验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INS,TG及TC降低,与实验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ISI及HDL升高,与实验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SG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②对照组实验后SBP,DBP降低,与实验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INS,SG,TG,TC,HDL及ISI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别(P>0.05)。③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实验后SBP及DBP降低明显(P<0.05);INS,TG,及TC降低(P<0.01,0.05);ISI及HDL升高(P<0.01);结论 氧化镁可降低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提高其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其血清T  相似文献   
5.
①目的 观察氧化镁对高血压病人血压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②方法 将60 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加服氧化镁粉。治疗90d,观察血压、血清葡萄糖(SG)、胰岛素(INS)及C肽(CP)变化,并计算CP/INS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③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INS及CP降低,ISI增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t= 4.11~17.58,P均< 0.001);SG,CP/INS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 0.78,1.37,P> 0.05)。对照组治疗后SBP,DBP降低(t= 17.50,12.70,P<0.001);INS,CP,ISI,SG及CP/INS均无显著变化(t= 0.78~1.59,P 均> 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SBP,DBP,INS,CP降低及ISI增高更显著(t= 2.09~8.86,P< 0.05,0.01);SG,CP/INS差异无显著性(t= 1.19,0.52,P> 0.05)。④结论 氧化镁可有效降低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改善其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关于炉甘石质量标准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炉甘石为《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品种,是矿物类中药,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锌,也含有少量的氧化钙、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镁等,根据产地不同各成分的含量也有所不同.炉甘石制剂广泛用于皮肤科,作为中度的防腐、收敛、保护剂,治疗皮肤炎症或表面创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纳米铁(Fe)、纳米氧化锌(ZnO)和纳米氧化镁(MgO)材料对小鼠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活力的影响。方法分别以5g/Kg·wt剂量的纳米(Nano-)或微米(Micro-)粒径Fe、ZnO和MgO给小鼠一次经口灌胃,14d后处死取血分离血清分析LDH和α-HBDH活性变化。结果Nano-和Micro-Fe染毒小鼠血清LDH活力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但Nano-Fe和Micro-Fe组小鼠血清LDH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Nano-Fe和Micro-Fe三组小鼠血清α-HBDH差异无显著性(P>0.05)。Nano-MgO组小鼠血清LDH比对照组有所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Micro-MgO组小鼠血清LDH比对照组和Nano-MgO组有明显升高(P<0.05);对照、Nano-MgO和Micro-MgO三组小鼠血清α-HBDH差异则无显著性(P>0.05)。两种粒径ZnO染毒组小鼠血清LDH和α-HBDH比对照组有显著性升高(P<0.05),其中Micro-ZnO组小鼠血清LDH和α-HBDH活力升高的更为显著(P>0.05)。结论Nano-Fe、Nano-ZnO和Nano-MgO材料对小鼠血清LDH及α-HBDH活性的影响与相应微米粒径材料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建立离子色谱法测定复方田七胃痛胶囊中瓦楞子、枯矾、氧化镁、碳酸氢钠4组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Dionex IonPacTMCS12A阳离子交换色谱柱(4 mm×250 mm),Dionex CERS 500-4 mm抑制器,以15 mmol·ml-1甲磺酸为淋洗液,流速为1.0 ml·min-1,进样量10μl,电导检测器进行检测,瓦楞子、枯矾的含量分别以碳酸钙、含水硫酸铝钾计。样品经酸溶解,离子色谱法测定其钠、钾、镁、钙离子的含量。结果:碳酸氢钠在0.999~99.874μg·ml-1、含水硫酸铝钾在1.899~189.882μg·ml-1、氧化镁在1.001~100.064μg·ml-1、碳酸钙在1.500~150.019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在0.999 9~1.000 0之间;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80%,101.12%,100.78%,100.06%(n=9),RSD分别为1.26%,0.78%,1.12%,1.01%。结论:本法专属性强、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复方田七胃痛胶囊中瓦楞子、枯矾、氧化镁、碳酸氢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镁制剂的临床治疗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镁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微量元素,是除钾离子(K+)外细胞含量最多的阳离子,为许多酶系的辅助因子或激活剂[1],参与体内许多重要代谢过程,几乎与生命活动的各个环节有关.临床上常用的镁制剂包括硫酸镁、门冬氨酸钾镁、氧化镁等,随着对其生理特性和功能的深入研究,已广泛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较好效果,但系统全面的报道却很少.本文对其临床治疗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纳米氧化镁对小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纳米镁材料对小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按照固定剂量(5g/kg)法以镁粉、微米氧化镁和纳米氧化镁一次经口灌胃。14d后处死动物取血清观察常规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纳米氧化镁组小鼠血清LDH和ALP明显低于微米氧化镁组(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纳米氧化镁对血清LDH和ALP的影响与微米氧化镁材料有明显差别,其生化毒性作用可能与微米氧化镁材料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