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806篇
  免费   4294篇
  国内免费   1995篇
耳鼻咽喉   426篇
儿科学   643篇
妇产科学   604篇
基础医学   3683篇
口腔科学   865篇
临床医学   25085篇
内科学   6094篇
皮肤病学   568篇
神经病学   1584篇
特种医学   36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59篇
外科学   5310篇
综合类   35906篇
预防医学   31375篇
眼科学   1479篇
药学   19136篇
  168篇
中国医学   9810篇
肿瘤学   1699篇
  2024年   737篇
  2023年   2495篇
  2022年   2332篇
  2021年   3020篇
  2020年   2740篇
  2019年   2372篇
  2018年   1129篇
  2017年   1876篇
  2016年   2326篇
  2015年   3080篇
  2014年   7422篇
  2013年   7090篇
  2012年   10115篇
  2011年   10685篇
  2010年   9597篇
  2009年   9601篇
  2008年   14365篇
  2007年   11439篇
  2006年   10069篇
  2005年   11371篇
  2004年   6128篇
  2003年   4232篇
  2002年   3370篇
  2001年   2276篇
  2000年   1696篇
  1999年   1303篇
  1998年   898篇
  1997年   867篇
  1996年   697篇
  1995年   752篇
  1994年   588篇
  1993年   300篇
  1992年   247篇
  1991年   178篇
  1990年   159篇
  1989年   210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83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58年   27篇
  1957年   7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7篇
  1954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血栓弹力图(TEG)常用参数与凝血因子及凝血象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2月-2020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需输血治疗的患者共12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TEG和常规凝血功能试验进行检查。pearman相关性分析TEG常用参数分别于与凝血因子及凝血象间的相关性;多元回归方程分析TEG常用参数与凝血因子及凝血象间的相关性。结果 Pearman相关性分析凝血因子中凝血因子Ⅰ(FIB)与TEG常用参数R时间无相关性(P>0.01),与K时间、Angle夹角、Ma、G值、综合凝血指数(Cl)具有较高的相关性(P<0.01);凝血因子Ⅷ与凝血因子Ⅸ与TEG常用所有参数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P<0.01);其余凝血因子与TEG常用参数无相关性(P>0.01)。凝血象中APTT与R时间、K时间、Angle夹角、Cl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0.553,r=0.259,r=-0.258,r=-0.398,P<0.01);TT与Ma、G值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0.341,r=-0.321,P<0.01);PT与TEG常用参数均无相关性(P>0.01)。多元...  相似文献   
2.
疑病神经症是神经症的一级亚型[1],是指对自身感觉或征象做出患有不切实际的病态解释,致使整个心身被由此产生疑虑、烦恼和恐惧所占据的一种神经症,以对自身健康的过分关心和持难以消除的成见为特点。患者具有对健康过分担心、胆小、固执、刻板等个性特点[2],怀疑自己患有某种事实上并不存在的疾病,医生的解释和客观检查均不足以消除其看法。临床最初往往表现为过分关心自身健康和身体任何轻微变化,作出与实际健康状况不相符的疑病性解释[3],伴有相应的疑病性不适,甚至出现日趋系统化的疑病症状。疑病症状可以是全身不适、某一部位的疼痛或功能障碍,甚至是具体的疾病。症状以骨骼肌肉和胃肠系统多见,就部位而言以头、颈、腹部居多,常伴有焦虑、忧虑、恐惧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这种疑病性烦恼是对身体健康或所怀疑疾病本身的纠缠,而不是指对疾病的后果或继发性社会效应的苦恼。患者也知道烦恼对健康不利,苦于无法摆脱、不能自拔,四处求医、陈述病情始末,不相信检查结果和医生的解释和保证,对患者社会功能影响严重。  相似文献   
3.
〖HT5"H〗摘要 目的 了解福建省各级疾控机构消毒人力配置情况及工作现状。方法 采用网络问卷与纸质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全省所有疾控机构及疾控机构从事消毒工作的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全省共95家疾控机构,8家有设置独立的消毒部门,占比8.42%|消毒相关工作人员162人,其中专职人员29人,占比17.90%,高级职称人员43人,占比26.54%|2015年14.74%、2016年14.74%、2017年16.84%的单位有消毒专项经费。结论 福建省疾控机构独立设置消毒部门的比例偏低,消毒专职人员及高级职称人员数量不足,消毒工作专项经费配备不足,导致该省消毒工作参差不齐,也多在低层次进行。  相似文献   
4.
相信很多人都试过,睡着睡着,忽然有种踩空或从高处坠落的感觉,接着伸腿一蹬,人立即惊醒了。这在医学上称作“入睡抽动”,60%~70%的人都经历过。有学者认为,这跟人类的进化有关,是从袓先猿类那里遗传下来的习惯。猿类大多生活在树上,为了避免睡觉时肌肉放松,从树上掉下来,大脑就设置了“入睡抽动”的机制,提醒主人该重新调整睡姿,避免坠落。  相似文献   
5.
1998年《献血法》颁布以来,随着无偿献血工作的逐步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血液采集无偿化,越来越多的公民踊跃的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随着无偿献血形式的越来越好,如何巩固献血队伍,持续推进采供血事业发展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固定献血者可以大大提升血液安全系数,而首次献血者比例则能充分反映出一个城市和地区的献血活力和潜力,但献血者年龄的结构老龄化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本研究结合晋城市地区近几年的固定献血者、首次献血比例以及献血者年龄结构,对首次献血者和固定献血者在无偿献血人群所占比例以及与献血者年龄变化趋势相关性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LEMS)是一种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前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容易导致人体的突触前膜的乙酰胆碱释放出现严重的阻碍,从而使患者出现一系列严重发热临床症状,如四肢无力、下肢反射减弱等,本文就LEMS的临床表现、主要诊断方式做了相应的介绍,并详细介绍了该疾病的具体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新生儿股骨骨折是一种罕见的骨折类型,其发生率不足存活新生儿的0.13‰[1-3],臀位难产、巨大儿和急产是其主要诱发因素[4-6]。新生儿股骨骨折以Bryant牵引、石膏或夹板固定等传统治疗方法为主[7]。其中,Bryant牵引,又称垂直悬吊牵引,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新生儿股骨骨折的治疗方式,需借助医疗器械,治疗期间要密切观察患儿足部皮肤及血液循环情况,及时发现  相似文献   
8.
《中成药》2019,(2)
目的测定9省市19个产地野马追Eupatorium lindleyanum DC.中金丝桃苷、醇溶性浸出物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用热浸法测定野马追中醇溶性浸出物含有量。野马追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Waters Xbridge C18柱(4. 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 2%醋酸水;体积流量1. 0 m L/min;检测波长255 nm;柱温26℃。并考察其与生长性状、生境因子间的相关性,用SPSS23. 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金丝桃苷在0. 010 9~0. 065 4 m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 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99. 49%~101. 61%,RSD1. 67%~2. 21%。醇溶性浸出物、金丝桃苷含有量与株高、茎粗、叶长、叶宽、叶长宽比、经度间呈正相关,与纬度呈负相关; 19个产地野马追分为3个类群,其中类群Ⅰ以江苏、浙江种质为主,该类群植株较高,茎秆粗壮,叶片大而多狭长,醇溶性浸出物与金丝桃苷含有量较高。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野马追药材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温室作业对蔬菜种植人员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MSDs)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选取西北某地区602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温室作业人员(温室组)307人、非温室作业人员(非温室组)295人。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研究对象个人基本信息和各部位WMSDs检出信息。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WMSDs检出率的比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温室组WMSDs检出率为84.04%,高于非温室组(60.68%)(χ2=41.265,P<0.001)。温室组颈部、肩部、下背部、手部和腿部5个部位WMSDs检出率分别为36.2%、29.0%、62.2%、20.2%和51.1%,均显著高于非温室组(24.7%、18.6%、41.4%、12.2%和26.4%)(P<0.05)。温室组2个部位、3个部位和≥4个部位WMSDs检出率分别为25.1%、16.9%和19.2%,亦显著高于非温室组(18.3%、9.2%和10.2%),但两组间单一部位WMSDs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性别、年龄等因素后,从事温室作业能增加作业人员WMSDs的风险(OR=3.558,95%CI 2.338~5.414),女性患病风险(OR=4.682,95%CI 2.600~8.433)高于男性(OR=2.667,95%CI 1.421~5.007)。结论 温室作业可增加蔬菜种植人员WMSDs的患病风险,多部位WMSDs尤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
《中国肿瘤临床》2020,(1):42-42
《中国肿瘤临床》秉承“引导创新、关注前沿、突出临床、讲求实用”的办刊宗旨,以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学术内容为己任,邀请肿瘤学学科带头人及优秀学者作为审稿专家对每篇稿件进行把关与指导。在此,《中国肿瘤临床》编辑部全体人员对承担2020年第47卷第1期文章审稿工作的专家致以诚挚感谢,其公平、客观、准确、详实的审稿意见使文章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