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199篇
  免费   4718篇
  国内免费   2727篇
耳鼻咽喉   402篇
儿科学   1994篇
妇产科学   1061篇
基础医学   6416篇
口腔科学   298篇
临床医学   12401篇
内科学   10006篇
皮肤病学   1241篇
神经病学   387篇
特种医学   160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2篇
外科学   1462篇
综合类   29366篇
预防医学   16832篇
眼科学   340篇
药学   12436篇
  128篇
中国医学   8878篇
肿瘤学   2188篇
  2024年   430篇
  2023年   1828篇
  2022年   1538篇
  2021年   1947篇
  2020年   1952篇
  2019年   1935篇
  2018年   988篇
  2017年   1896篇
  2016年   2163篇
  2015年   2609篇
  2014年   4772篇
  2013年   4584篇
  2012年   5731篇
  2011年   6139篇
  2010年   5614篇
  2009年   5662篇
  2008年   6453篇
  2007年   6285篇
  2006年   5844篇
  2005年   5832篇
  2004年   5134篇
  2003年   5481篇
  2002年   3040篇
  2001年   2855篇
  2000年   2263篇
  1999年   2026篇
  1998年   1870篇
  1997年   1845篇
  1996年   1760篇
  1995年   1479篇
  1994年   1288篇
  1993年   1037篇
  1992年   828篇
  1991年   754篇
  1990年   608篇
  1989年   640篇
  1988年   168篇
  1987年   137篇
  1986年   102篇
  1985年   68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无创-有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4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74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两组,A组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B组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B组治疗后的呼吸频率、SaO_2、PaCO_2、PaO_2、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再插管率、VAP率与院内死亡率明显少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通气功能,缩短其治疗及住院时间,且治疗安全,更适合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内脏利什曼病是全球被忽视的传染病之一,危害严重。而利什曼原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合并感染对流行地区造成的威胁更甚。利什曼原虫与HIV存在相互作用,合并感染者在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特殊性,其病死率及复发率均高于HIV阴性的内脏利什曼病患者。本文对利什曼原虫-HIV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5.
6.
7.
8.
肺隐球菌病为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肺部真菌病。隐球菌是一种酵母菌,广泛存在于土壤、禽粪和腐败植物或蔬菜中。自然界中的隐球菌没有荚膜,易形成气溶胶,经呼吸道吸入引起隐球菌病。由于身体内的隐球菌会形成厚而黏着的荚膜,不易气溶胶化,因此,隐球菌肺炎并不属于传染性疾病,罕见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仅有极少数新生儿由母体经胎盘感染。  相似文献   
9.
10.
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是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可以改善受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 但术后感染依然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人类细小病毒B19(human parvovirus B19, B19V)是一种对骨髓前体红系祖细胞有着特殊嗜性的单链DNA病毒。正常人群感染后会清除, 但肾移植受者术后低免疫状态会增加B19V的感染风险, 出现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 red cell aplastic anemia, PRCA)的概率大大增加。本文旨在就B19V的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传播途径、实验室检查、发病机制以及治疗和预防等方面做深入总结, 为肾移植术后B19V所致PRCA的进一步早期识别、预防和规范化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