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8篇
  免费   220篇
  国内免费   119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53篇
妇产科学   41篇
基础医学   290篇
口腔科学   117篇
临床医学   304篇
内科学   342篇
皮肤病学   39篇
神经病学   58篇
特种医学   7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37篇
综合类   643篇
预防医学   187篇
眼科学   49篇
药学   545篇
  2篇
中国医学   241篇
肿瘤学   140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300篇
  2012年   468篇
  2011年   379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补骨脂素抗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培养正常成纤维细胞)、瘢痕组(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TGF-β1组(10 ng/ml TGF-β1处理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5 min^12 h)、Smurf2 RNA干扰组[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Smad ubiquitin regulatory factor2,Smurf2)siRNA转染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72 h]、补骨脂素组(10μmol/L补骨脂素处理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继续培养72 h)、补骨脂素+TGF-β1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加入补骨脂素培养72 h后加入TGF-β1培养6 h)。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murf2、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actin SMA,α-SMA)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Ⅰ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ELISA法检测TGF-β1蛋白分泌。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瘢痕组Smurf2蛋白[(0.83±0.08)比(0.38±0.07)]表达增加(P<0.05);与瘢痕组比较,Smurf2 RNA干扰组TGF-β1[(2.2±0.18)比(4.2±0.47)]表达降低(P<0.05);TGF-β1组Smurf2[(0.71±0.06)比(0.42±0.04)]、α-SMA[(1.42±0.12)比(0.91±0.09)]蛋白表达增加(P<0.05),Ⅰ型胶原蛋白mRNA[(0.72±0.09)比(0.41±0.07)]表达增加(P<0.05);补骨脂素组Smurf2[(0.05±0.01)比(0.42±0.04)]、α-SMA[(0.71±0.07)比(0.91±0.09)]蛋白表达降低(P<0.05),Ⅰ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0.12±0.04)比(0.41±0.07)]降低(P<0.05)。结论补骨脂素可能通过TGF-β1/Smurf2信号通路抑制α-SMA蛋白表达,从而降低Ⅰ型胶原蛋白表达,起到抑制瘢痕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眼睑恶性肿瘤切除术中应用Z形皮瓣及推进皮瓣I期修复眼睑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眼睑恶性肿瘤切除术患者按不同缝合方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25例,术中直接缝合;观察组25例,术中行Z形皮瓣及推进皮瓣I期修复;比较两组眼睑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皮瓣成活率96.0%、切口Ⅰ期愈合率100%、修复满意率92.0%,均高于对照组的72.0%、68.0%、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睑恶性肿瘤切除术中眼睑缺损修复时,采用Z形皮瓣及推进皮瓣,眼睑修复良好,患者修复满意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哮喘大鼠模型气道炎症的变化及补肾益气中药对大鼠气道炎症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4.
白蛋白微球作为肝靶向给药载体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均匀设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筛选了乳化化学交联法制备白蛋白微球的六个因素,十二个水平。优化出最佳制备工艺,制备了平均粒径0.41~0.47μm的白蛋白微球。将此工艺制备的125I-白蛋白微球做动物体内研究,结果表明微球iv后主要浓集在肝脏,可达注入总剂量的68%,此微球在靶组织肝脏的变化规律可用二室模型契合。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和疑为心梗病人血中 c Tn 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采用金标法对 5 2例就诊病人测定其血中 c Tn- 和酶学法测定 CK- MB两个指标 ,结果发现急性心肌梗死组病人血中的 c Tn- 敏感度高于 CK- MB,但二者无显著性差异 ;而疑为心梗病人血中的 c Tn- 敏感度高于 CK- MB且具有显著的特异性。c Tn- 的测定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GF-Ⅰ水平及其与血清HA、PⅢP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9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IGF-Ⅰ和HA、PⅢP含量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GF-Ⅰ水平与HA、PⅢP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8018、0.7126,P〈0.01)。结论: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GF-Ⅰ和HA、PⅢP水平的变化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是一个十分有用的临床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DNA酶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05年人类首次在牛胰腺中发现DNA酶Ⅰ。目前已发现DNA酶Ⅰ存在6种编码蛋白的基因多态性、单核苷酸多态性和内含子4的可变串联重复序列。DNA酶Ⅰ不仅水解双链DNA,参与外源DNA的代谢、而且与细胞凋亡、坏死细胞染色质降解及系统性红斑狼疮、胃肠道肿瘤和心肌梗死发生密切相关。DNA酶Ⅰ是亲子鉴定及犯罪学鉴定良好的生化标志物,血清DNA酶Ⅰ活性升高可以作为一种新的高敏感性的急性心肌缺血标志物、酶表型分析可用于预测疾病易感性。  相似文献   
8.
鸡干扰素-γ抗球虫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扰素-γ(IFN-γ)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主要由T细胞、NK细胞产生,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和双向免疫调节作用。重组鸡干扰素-γ(rChIFN-γ)已被证明与鸡球虫病的免疫有关。本文就鸡干扰素-γ(ChIFN-γ)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抗球虫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激活素受体样激酶1(ALK1)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作用。 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RT-PCR分析ALK1和ALK5在HUVEC激活状态下表达的变化。脂质体转染pcDNA3.1+ALK1到HUVECs,流式细胞仪检测HUVECs增殖的改变,boyden小室检测ALK1对HUVECs迁徙的影响。 结果: ALK1在HUVEC安静状态高表达,ALK1能促进HUVECs的增殖和迁徙。 结论: ALK1通过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徙在血管重塑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化牙支持式上颌骨前部牵引成骨术与上颌骨Le FortⅠ型前徙术治疗唇腭裂患者的效果,以及对其腭咽部结构的影响。方法将大连市口腔医院2017年1月一2020年1月收治的63例唇腭裂伴上颌骨发育不足患者纳人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实施上颌骨Le FortⅠ型前徙术治疗,观察组实施优化牙支持式上颌骨前部牵引成骨术治疗。比较并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腭咽部形态参数、上颌骨前移距离、吹气试验和语言清晰度测听结果。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明确上颌骨前移距离与腭咽部形态各项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静止位的腭咽腔深度低干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腭咽部形态其余各项参数及上颌骨前移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捏鼻、捏鼻吹气试验时间均短干对照组,语言清晰度高干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O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上颌骨前移距离与各项腭咽部形态参数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优化牙支持式上颌骨前部牵引成骨术与上颌骨Le FortⅠ型前徙术治疗唇腭裂均有效,但是,优化牙支持式上颌骨前部牵引成骨术相较于上颌骨Le FortⅠ型前徙术,对患者腭咽部结构影响较小,值得推荐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