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用RSV-iRNA对BALB/C鼠致敏注射,以融合细胞计数法检测致敏鼠血清的抗融合活性。试验结果表明:RSV-iRNA致敏鼠血清能抑制由RSV引起的典型细胞融合病变,且这种活性可因吸附血清特异抗体而消失。  相似文献   
2.
以乙肝疫苗、人喉癌细胞膜抗原为抗原,猪脾细胞为效应细胞,经体外免疫后收集应答细胞,制备PSHBV-TF PSAC-iRNA。通过抗原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试验证实,PSHBV-TF和PSAC-iRNA都能转移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采用体外免疫法制备PSHBV-TF和PSAC-iRNA是可行的,并且具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抗鼠疟免疫核糖核酸的疗效。方法以约氏疟原虫腹腔感染DBA/2和BALB/c小鼠,并用抗鼠疟免疫核糖核酸对其进行治疗。薄血膜染色,计数红细胞感染率;用ELISA试剂盒和Griess实验分别检测DBA/2小鼠牌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和NO含量。结果注射正常核酸的BALB/c小鼠于感染后6~7d全部死亡,与其相比,注射免疫核糖核酸BALB/C小鼠虫体血症蜂值出现的时间被推迟2d,并且有20%的小鼠被治愈;注射免疫核糖核酸DBA/2小鼠牌细胞分泌的IFN-γ水平比对照组略有升高,但NO水平升高显著,其红内期原虫的清除时间也比对照组提前了4天。结论抗鼠疟免疫核糖核酸可使抵抗宿主的巨噬细胞活化状态得以进一步强化,其对约氏疟原虫感染所致的鼠疟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4.
从大肠杆菌免疫的BALB/C鼠的脾脏中提取iRNA,经oligod(T)纤维素柱用亲合层析法分离poly A~+RNA,以此poly A~+RNA为模板合成了免疫核糖核酸基因的互补DNA(cDNA)。经碱性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放射自显影分析表明,所获得的cDNA双链其分子量范围2.0~0.5kb,适合于用载体质粒构造基因文库。本文对逆转录反应和双链cDNA合成反应中的技术条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为了观察恶性肿瘤病人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我们在50例胃肠道癌术后病人作了三项皮内试验,即OT、SK和PHA试验。发现在术后前6个月和随后6个月初次到门诊就诊的病人之间皮试结果无明显差异。但术后超过一年来诊者其皮试阴性率显著增高。另外,我们还在这50例术后肿瘤病人开始用相应iRNA治疗后、进行了这三项皮内试验以评价iRNA对细胞免疫的作用。结果显示iRNA有显著增加皮试阳性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抗人精子膜蛋白iRNA致敏小鼠可转移抗精子膜蛋白免疫。以ELISA法检测抗人精子膜蛋白iRNA诱导小鼠体内的抗体活性,检测结果:iRNA组OD值为0.907±0.150;膜抗原组为1.590±0.300;nRNA组为0.136±0.060。FD与SIT试验结果,iRNA组精子凝集和制动抗体阳性各为75%与58.3%,膜抗原组两者皆为100%。小鼠抗生育实验显示,脾iRNA组抗生育率为67%;肝iRNA为28.6%;膜抗原则为56%。我们认为抗人精子膜蛋白iRNA具有明显的抗生育效应。  相似文献   
7.
山羊肝脾淋巴结免疫核糖核酸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免疫核糖核酸 (i RNA)是一类超越种属界限传递免疫功能的一种活性物质 ,具有能将供体的特异免疫应答能力传递给受体。因此我们采用针对癌体组织加佐剂免疫健康山羊 ,再取其肝、脾、淋巴结 ,用略加改良热酚法[1] 提取制备抗癌免疫核糖核酸 (AC- i RNA)。现将制备的 AC- i RNA总结如下。1  AC- i RNA的提取1 .1 主要材料 选用健康成年山羊 ,卡介苗为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产品 ,苯酚、十二烷基磺酸 (SDS)、磷酸氢钠、乙酸钠等试剂为化学钝。癌体组织为手术病人肿瘤体切除后提供。1 .2 方法1 .2 .1 材料制备 按余贺方法免疫山羊 ,…  相似文献   
8.
 观察抗肝癌iRNA及S-TF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外周血LAK、IL-2活性及IL-2R表达的影响。发现PHC病人LAK、IL-2活性及IL-2R表达均明显低于正常人,且IL-2与LAK间呈正相关;经抗肝癌iRNA及S-TF治疗后,PHC病人的上述指标及WBC数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提示PHC病人的免疫功能低下或紊乱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及发展有关,应用抗肝癌iRNA及S-TF可给肿瘤宿主转移介导其细胞免疫功能,改善其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9.
比较干扰灵联合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与无环鸟苷联合胸腺肽抗乙肝病毒疗效。采用ELISA和PCR法检测慢性乙肝患者治疗前、结束以及治疗后 6mon血清HBsAg、抗 -HBs、HBeAg、抗 -HBe、抗 -HBc以及HBVDNA。治疗结束时 ,干扰灵组HBsAg转阴率 2 0 % (6 /30 )、HBeAg转阴率 6 6 7% (18/2 4)、HBVDNA转阴率 6 0 % (18/30 ) ,随访 6mon 2例HBsAg、HBeAg、HBVDNA复阳、1例HBeAg、HBVDNA转阴 ;无环鸟苷组治疗结束时 ,HBsAg、HBeAg、HBVDNA转阴率分别为 6 1% (2 /33)、5 5 2 %(16 /2 9)、5 4 5 % (18/33) ,随访结束时其转阴率分别为 2 7 3% (9/33)、5 8 6 % (17/2 9)、6 0 6 % (2 0 /33)。两组治疗后及随访期末 ,HBeAg、HBVDNA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但两组间比较其转阴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两种联合疗法均能显著抑制乙肝病毒复制 ,两种联合疗法疗效基本一致 ,但无环鸟苷联合组疗程短、价廉、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
HB是一种免疫失调疾病,因此,用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治疗是合理的。本文采用双盲法,用免疫RNA和正常RNA对30病HB病人进行了同步性的疗效对比观察。经1-2疗程旨,免疫RNA组自觉症状减轻和肝功能明显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增强,HBsAg阴转率27%,滴度下降者13.3%,HBeAg阴转40%,并能明显增加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治愈率67%,总有效率80%。正常RNA组的HBsAg阴转率27%,HBeAg阴转0%,治愈率20%,总有效率53%。结果显示,特异性HBsAg-iRNA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非特异性正常RNA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