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0篇
  免费   459篇
  国内免费   187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36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350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206篇
内科学   332篇
皮肤病学   49篇
神经病学   152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35篇
综合类   1140篇
预防医学   54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383篇
  1篇
中国医学   1655篇
肿瘤学   10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396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295篇
  2011年   313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Clinical trials are probably the most informative experiments to help an understanding of multiple sclerosis (MS) biology. Recent successes with CD20‐depleting antibodies have focused attention towards B cell subsets as important mediators in MS. The trial of tabalumab (NTC00882999), which inhibits B cell activation factor (BAFF), is reported and reviewed and this trial is contrasted with the trial on the inhibition of a proliferation‐inducing ligand (APRIL) and BAFF using atacicept (NCT00642902). Both tabalumab and atacicept induce depletion of mature B cells and inhibit antibody formation, but they fail to deplete memory B cells and do not inhibit relapsing MS. Atacicept is reported to augment memory B cell responses and may precipitate relapse, suggesting the importance of APRIL. However, BAFF inhibition can enhance peripheral blood memory B cell responses, which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augmented relapse. Although other interpretations are possible, these data further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memory B cells may be of central importance in relapsing MS, as they are the major CD20+ B cell subset expressing APRIL receptors. They also suggest that quantitative and/or qualitative differences in B cell responses or other factors, such as an immune‐regulatory effect associated with APRIL, may be important in determining whether MS reactivates following neutralization of peripheral B cell maturation and survival factors.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索《针灸大成》中与气海穴治疗作用相关的文献条文,总结气海穴在治疗各系统疾病中运用频次较高的疾病及其配穴规律,为临床针灸对气海穴的使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中华医典》(第五版)中《针灸大成》作为文献检索来源,将气海穴及气海穴的别称“脖胦”“下肓”“丹田”“肓之原”“肓原”“下言”和“气泽”为检索词,用计算机检索工具及人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检索符合要求的文献条文,通过建立本研究的数据库,频次分析、条形统计图比较分析等方法,总结出气海穴在治疗各系统疾病中的运用频次及其配穴规律。结果:在《针灸大成》所涉及的条文中,气海穴尤善治疗内科疾病,在治疗内科疾病中排名前3位的是脾胃系病症、气血津液疾病、肾系病症和妇科疾病,气海穴配穴习惯为上下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以及前后配穴法,其中主要为前后配穴法和同名经配穴法。结论:气海穴《针灸大成》中单穴应用占比最高,而在气海穴众多配穴中,运用了本经配穴法、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配穴归经主要来自任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同名经配穴法,同气相求,可增加疗效;与气海穴配伍较多的足太阳膀胱经以背腧穴为主,此为前后配穴法,亦称腹背阴阳配穴法,腹部为阴,腰背为阳,前后配穴法可起到“从阳引阴”亦可“从阴引阳”的作用,以达到调节阴阳,调和脏法,调畅经络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百鹰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3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以“温阳益气、化湿清热”为法拟方的百鹰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慢性乙型肝炎采用百鹰汤治疗作为治疗组,另设30例随机对照组以五酯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患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其降酶疗效和HBeAg与HBV-DNA阴转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百鹰汤能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临床症状,具有抗病毒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脓毒症辨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认为热毒内蕴、内陷营血、腑气不通是脓毒症的主要病理基础,瘀血阻络贯穿脓毒症始终;治疗当以通腑活血法,方选桃核承气汤化裁。  相似文献   
5.
中风毒邪论是一种与传统中医中风病理有所不同的理论 ,在中风毒邪论指导下形成解毒通络方是较为理想的神经保护剂 ,可解决目前神经保护治疗的主要障碍 ,有望成为提高中医治疗中风急性期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对气虚血瘀证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气虚血瘀证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复制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后再灌注l,3,7d。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检测缺血皮质Fas、FasL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方组Fas、FasL蛋白表达显降低。结论:益气活血方可能通过抑制Fas、FasL蛋白表达,减轻气虚血瘀证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7.
云南白药对血小板活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讨云南白药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应用单克隆抗体法 ,并用流式细胞仪对 2 0 6例男性腹股沟斜疝患者血小板活化分子标志物进行检测 ,同时检测血浆凝血物质和 D-二聚体含量。结果显示 :服药组血小板明显活化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凝血物质和 D-二聚体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 ( P>0 .0 5 )。结论 :云南白药能增加血小板活化 ,促进局部止血 ,但它不影响凝血物质和 D-二聚体的含量 ,不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险。  相似文献   
8.
谢德胜  谢玉桃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4):1499-1502
目的:了解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在急性肝、肾衰竭动物模型中对肾功能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设4组大鼠,分别注射D-氨基半乳糖(D-GaLN)加内毒素(LPS),D-GaLN加PAF,D-GaLN加LPS加PAF受体拮抗剂及生理盐水,诱导急性肝、肾衰竭动物模型,测肝、肾功能指标并观察肝、肾组织病理改变。结果:注射D-GaLN大鼠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比生理盐水组升高10倍以上,差异有显著性,病检有肝细胞坏死。注射PAF或LPS组与PAF受体拮抗剂组或生理盐水组比,肾功能指标差异有显著性。肾组织病检可见部分肾小管坏死。结论:PAF与急性肝、肾衰竭动物模型中的急性肾衰有关;PAF可能参与了内毒素相关的肝肾综合征(HRS)的形成;PAF受体拮抗剂对HRS可能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应用鸡卵清蛋白致敏和刺激小鼠复制过敏性气道炎症反应模型研究血小板激活因子选择性拮抗剂YM-264对抗原引起气道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的影响。结果发现,正常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未见到EOS;致敏小鼠给予抗原多次反复吸入刺激后,BALF中EOS急剧增多。在YM-264治疗各组中,YM-264的不同剂量分别导致EOS数下降27.0%、48.2%及67.9%。还发现YM-264抑制EOS对气道的浸润伴随着白细胞介素(IL)-5水平的明显下降。提示YM-264通过抑制IL-5的产生从而抑制了EOS在气道的聚集。  相似文献   
10.
盘龙七片治疗不稳定性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8例不稳定性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用盘龙七片(38例)及复方丹参片(20例)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电图ST段,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盘龙七片组心电图ST段的缺血变化明业优于复方丹参片组(P〈0.01),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下降亦明显(P〈0.05或P〈0.01),结论:盘龙七片虽是一种抗风湿,骨伤的中成药,但同样对治疗不稳定性冠心病心绞痛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