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板兰根冲剂致药疹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介绍患者冯某,男,18岁,入院前4天因自觉咽喉疼痛,遂自服“板兰根冲剂(北京同仁堂制药二厂生产)2包。因药后症状未缓解,也未再服用。入院前1日在腹部出现红色细小斑丘疹,微痒,未予重视。夜间皮疹逐渐增多,泛发全身,尤以面部、胸腹部为多,自觉瘙痒,伴见口苦咽痛,便干尿黄,纳差,眠差,舌质红苔黄,脉弦数。于1998年9月26日入院。查体:神差懒言,咽部充血(),心肺无异常。T:37.7℃,R:17次/分。皮肤科检查:全身泛发鲜红色斑丘疹,针尖至米粒大小,密集成片,皮疹尤以面部、胸腹部为多,皮温高。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15.4×109/L,中性36%,淋巴64%…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免疫细胞化学在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方法:用常规技术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70例胸腹水标本进行观察。结果:47例检出恶性和异型增生细胞,23例检测出良性和增生间皮细胞,CEA阳性率分别为55.3%,17.3%,差异显著。根据CEA、EMA、Keratin、Vimentin的表达有6例识别转移癌和增生间皮细胞。根据AFP、MG-7表达帮助确定6例肿瘤的原发灶。结论:免疫细胞化学能提高胸腹水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211例患者胸腹水中TSGF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恶性肿瘤患者、非恶性肿瘤患者以及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胸腹水中 TSGF含量的关系 ,探讨胸腹水中 TSGF含量对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意义。方法 对 4 6例非急性炎症和非结核类患者 (对照组 )、5 8例急性炎症和结核患者、1 0 7例恶性肿瘤患者 (治疗前 )及治疗后 4 5例恶性肿瘤患者的胸腹水分别进行 TSGF含量测定 ,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的阳性率是 4 .3% ,急性炎症和结核患者组的阳性率是 81 .0 % ,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t=1 0 .7,P<0 .0 1 ) ;恶性肿瘤患者组的阳性率为 86 .9% ,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t=1 2 .4 ,P<0 .0 1 ) ,但与急性炎症和结核患者组无显著差异 (t=0 .0 1 ,P>0 .0 5 ) ;恶性肿瘤患者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有显著差异(t=4 .5 ,P<0 .0 1 )结论 测定胸腹水中 TSGF含量对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恶性胸腹水自体蛋白的制备及回输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常并发胸腹水,胸腹水里含有大量可溶性蛋白,蛋白浓度约为40mg/ml,其中白蛋白占50%以上,球蛋白占20%左右。本实验室比较了4种不同的分离纯化胸腹水蛋白的方法,其中离心滤过的方法能彻底除去细胞成分,特别是肿瘤细胞,而且蛋白回收率高,操作简单,不参入外源物质,我们采用该方法将恶性胸腹水中的蛋白回收,并回输给患者,临床应用27例次,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浓缩分离的癌性胸腹腔积液蛋白质自体静脉回输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透析、冷凝、变速离心和抽滤等技术对癌性积液中的蛋白质进行分离提取,将可溶性蛋白稀释在盐水中用于静脉回输.结果该方法提取的蛋白质可浓缩9.78倍,蛋白质浓度可达(262.32±52.36)g/L,其中IL-2、IL-4、IFN 和TNF的浓度(pg/L)分别达到53.34±9.67,47.55±9.25,57.43±15.75和73.50±15.17,提取后浓度明显增加(P<0.05).自体蛋白液回输后无一例发生发热、过敏等副反应,同时水肿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CD3 、CD8 细胞百分率,总蛋白及IgG浓度均无明显改变(P>0.05),但CD4 细胞百分率和CD4 /CD8 比值明显增加(P<0.05 ).结论通过透析、变速离心及抽滤等技术,可从癌性胸、腹腔积液中浓缩分离出适于静脉输注的蛋白质提取液.自体蛋白质回输以后,水肿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并使CD4 细胞百分率和CD4 /CD8 比值提高.  相似文献   
6.
胸水ADA与LDH检测在鉴别恶性与结核性渗出性胸水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乳酸脱氢酶(LDH)在支气管肺癌胸水及结核性胸水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9例患者(支气管肺癌54例,结核性65例),每例均检测患者胸水ADA和LDH。结果:肺癌患者胸水LDH水平显著高于结核组(P<0.001),而其ADA显著低于结核患者(P<0.001)。胸水ADA与LDH联合检测,对肺癌所致胸水判别正确率为96.3%。结论:高PLDH和低PADA水平提示恶性胸水,仅有高水平PADA是结核性胸水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SYSMEX XN-1000血液分析仪(简称SYSMEX XN-1000)的体液模式在脑脊液和胸腹水白细胞计数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分别采用手工显微镜镜检法和SYSMEX XN-1000对183例脑脊液和胸腹水标本进行白细胞计数,将所测结果按A:(0~1000)×106/L,B:(1001~5000)×106/L,C:>5000×106/L分为三组,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手工显微镜镜检法相比,SYSMEX XN-1000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3、0.984、0.996,A组回归方程为y=1.007x-1.072,B组回归方程为y=1.003x+19.776,C组回归方程为y=1.241x-1419.365。结论 SYSMEX XN-1000血液分析仪可用于临床脑脊液和胸腹水中白细胞计数,其操作简单易行,结果稳定可靠,但如果仪器进行样品检测时报警,应当手工镜检复核,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检测总蛋白(TP)、C反应蛋白(CRP)、β2微球蛋白(β2-m)在炎性与非炎性胸腹水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测定220例胸腹水的TP、CRP、β2-m,对检测结果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应用ROC曲线选择3项指标确定炎性胸腹水的鉴别临界值。结果3项指标在炎性和非炎性胸腹水鉴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胸水TP0.8259、腹水TP0.8367、CRP0.8863、β2-m0.9365。鉴别临界值为胸水TP30g/L、腹水TP20g/L、CRP24mg/L、β2-m 3.2mg/L。结论TP、CRP、β2-m都是炎性胸腹水鉴别诊断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加免疫治疗肺癌伴恶性胸水的价值。方法 将 75例肺癌伴恶性胸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试验组 38例 ,胸穿抽净胸水后向胸腔内注入化疗药物 (胸腔内化疗 ) ,再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加免疫治疗 ;对照组 37例 ,仅行胸腔内化疗。比较两组病例第 1疗程的疗效 (治疗肺癌疗效和控制胸水效果 )及 1、2年生存率。结果 第 1疗程治疗后 ,试验组治疗肺癌的总有效率为 31.5 8% ( 12 /38) ,对照组为 5 .41% ( 2 /37) ,两组间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 χ2 =8.46 ,P <0 .0 1) ;试验组控制胸水的有效率为86 .84% ( 33/38) ,对照组为 6 4.86 % ( 2 4/37) ,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χ2 =4.96 ,P <0 .0 5 )。试验组患者1、2年生存率分别为 6 5 .79% ( 2 5 /38)和 2 6 .32 % ( 10 /38) ,对照组为 40 .5 4% ( 15 /37)和 5 .41% ( 2 /37) ,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 χ2 =4.80 ,P <0 .0 5 ;χ2 =6 .10 ,P <0 .0 5 )。结论 胸腔内化疗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加免疫治疗肺癌伴恶性胸水 ,是一种有价值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The management of chylothorax is described in three infants. Because none of them had had a direct injury to the thoracic duct, it was suspected that the chylothoraces had a significant chance of recurrence after simple ligation of the duct. To avoid recurrence, formal stripping of the parietal pleura was performed using a technique not previously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The operation was simple to perform and resulted in resolution of the chylothorax in all infants. The three cases and details of the surgical procedure are describ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