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3篇
  免费   273篇
  国内免费   98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524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795篇
中国医学   1310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达康滴丸联合盐酸地尔硫卓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武汉市江夏区中医医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4例,根据用药的差别分成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地尔硫卓片,30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心达康滴丸,18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经4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临床症状积分、SAQ和GQOLI-74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S100钙结合蛋白A12(S100A12)、白细胞介素-18(IL-18)、妊娠相关血清蛋白A(PAPP-A)、内皮素-1(ET-1)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及心功能。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0.85%和97.8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都显著改善降低(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AQ积分和GQOLI-74评分均明显升高,而临床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这些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S100A12、IL-18、PAPP-A、ET-1、CTnI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排血量(CO)均升高,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LVEF、CO和LVESD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心达康滴丸联合盐酸地尔硫卓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和研究黄芪桂枝汤对于风湿痹证患者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了56例患者进行研究主要对象,将所有参与研究的56例患者分成了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8例),使用的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使用的治疗方式为西药,观察组则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之上增加了黄芪桂枝汤进行联合治疗。之后对比两个组别患者的治疗疗效以及疼痛积分值。结果:对照组之中有11例患者为治愈,11例患者为好转,剩余6例患者为未愈;观察组之中有15例患者为治愈,12例患者为好转,剩余1例患者为未愈,对照组之中患者的治疗疗效明显低于观察组之中的患者。在进行治疗之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之间的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当中患者的疼痛积分值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P <0.05说明数据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风湿痹证患者进行治疗时,加用黄芪桂枝汤能够起到标本兼治以及扶正祛邪的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椎动脉血管表达的意义及复方川脊片的干预效果。方法:40只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颈复康组,复方川脊片组。硬化剂注射法造模,4周后,模型组,颈复康组及川脊片组分别以生理盐水、颈复康及川脊片混悬液灌胃。治疗4周后检测椎动脉血管搏动指数,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椎动脉血管MMP-2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搏动指数提高,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增加,MMP-2表达增多(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搏动指数降低,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降低,MMP-2表达较少(P<0.05)。结论:部分的抑制MMP-2在椎动脉的表达可能是复方川脊片治疗颈椎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喉症丸鉴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久荣  张子忠 《中成药》1997,19(5):12-13
对不同批号喉症丸的二阶导数紫外谱线组图谱进行了测绘分析,发现不同批号的喉症丸其四溶剂二阶导数紫外吸收光谱特征数据,λmax或λsh具有很好的重现性,其分辨率高,特征性强,因此,以二阶导数紫外谱线组法控制喉症丸质量,鉴别喉症丸真伪优劣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生精丸治疗男性不育6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生精丸对男性不育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120例男性不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分别给予生精丸和五子衍宗丸治疗.治疗前后以WLJY-9000伟力彩色精子质检系统进行精液参数分析,并检测血液睾酮(T)水平,同时观察病人服用生精丸期间有无明显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精子密度、活率、活力以及运动参数和睾酮水平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痊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亦高于对照组(P<0.05),且服药期间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生精丸有从整体上纠正精液异常的功效,能使病人精子数量、质量、睾酮水平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复方桂枝汤中芍药甙煎出量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长琦  杨侠 《中国药学杂志》1994,29(11):650-652
 本实验运用CS-930双波长薄层色谱扫描仪,分析测定桂枝汤方剂在煎煮过程中,其主药芍药的主要化学成分芍药甙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煎煮时间在30min时,芍药甙煎出量较高。该法简便、快速,色谱分离良好,排除了其它成分的干扰。平行性和重现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庆余肾气丸,复方丹参片中农药多残留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敏娟  陈鹤鑫 《中成药》1994,16(12):32-34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庆余肾气丸、复方丹参片中六六六,DDT残留含量,以六六六,DDT各异构体和代谢物衡量,方法的检测极限可达1.8×10-4~8.0×10-3μg/g;方法回收率总均值分别在91.43%±1.7%,和90.88%±2.84%;检测变异系数为0.27%~9.93%。样品测定结果显示,庆余肾气丸、复方丹参片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皆低于世界各国的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同时测定养坤丸中黄芩苷和芍药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 Luna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2%磷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30nm;柱温:30℃。结果:黄芩苷与芍药苷能达到基线分离,线性良好。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为养坤丸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附子理中丸方药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附子理中丸是中医治疗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的常用成药。本文通过小白鼠急性死亡实验,测得ip LD_(50)=42.4870g/kg;运用药物累积法对该复方方药进行了药物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附子理中丸在小鼠体内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呈二房室开放式模型分布。测得其t_(1/2)α=0.1922h,t_(1/2)β=11.2888h等动力学参数。阐明了该药的体内动态过程,为评价该药的内在质量及临床安全合理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了解2006—2020年重庆市涪陵区职业病发病情况,为进一步制定针对性的职业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职业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中导出2006—2020年重庆市涪陵区职业病报告卡,提取病例及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和诊断信息等,采用SPSS 19.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06—2020年重庆市涪陵区共报告新发职业病8类443例,发病例数除2012年出现爆发式增长外(236例,53.27%),其余年份发病较为平稳。男性441例,女性2例,以职业性尘肺病为主(409例,92.33%),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60.55岁,平均接害工龄为2年(2,12),用人单位行业主要分布在建筑业(247例,61.29%)。尘肺病病例以壹期(236例,57.70%)、矽肺病例为主(343例,83.82%)。行业分布前3位分别为建筑业(246例,60.15%)、采矿业(80例,19.56%)和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54例,13.20%)。除尘肺病外其他类型职业病以职业性化学性中毒(14例)和职业性耳鼻口腔疾病(13例)居多,其中又以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10/14)及噪声聋(12/13)居多。结论尘肺病仍然是重庆市涪陵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控制增量,保障现存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高其生存质量,是今后尘肺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同时应重点加强对噪声作业和氟作业危害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