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4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袁晨翼  刘美玉  尹菊 《天津中医药》2020,37(11):1265-1267
黄元御在《四圣心源·妇人解》一卷中基于中气周流的理论阐述了妇人经、带、胎、产等生理现象的产生与疾病病因、病机及治法,其认为月经的产生也是中气周流的结果和体现,注重肝木在月经产生和调节中的重要作用,在治疗上注重调经养血,强调崇阳为要,指出顾护脾土乃胎妊之本,在用药上善用桂枝以温阳行血促中气升降流转。相关理论精炼而实用,值得后世医者研悟借鉴。  相似文献   
2.
《素问悬解》成书于乾隆二十年乙亥,为黄元御潜心研究二十余年所著。世传《素问》中《刺法篇》《本病篇》已经遗失,黄元御取《诊要经终论》部分内容补《刺法篇》,取《玉机真藏论》部分补《本病篇》,重新修订为八十一篇,并将各篇重新编次,详细注释,对经络腧穴部分注释尤为精确。其广搜博采,相互参校,探微索奥,冰释旧疑,条目清晰,注解宏富,为后世学者所推崇。  相似文献   
3.
张金泽  仪凡  张广中 《中医杂志》2023,(20):2153-2156
《四圣心源》作为清代医家黄元御的代表性著作之一,强调枢轴整体观,一气周流,尤重中气。在辨病论治的基础上,黄元御认为六气失衡是疾病的根本原因,提出六气生理与病理互推以把握基本病机,并在基本病机上针对患者个体化六气盛衰开出具体处方,其诊疗体系可概括为建立在枢轴整体观基础上的“辨病-疾病根原-辨六气盛衰-个体化病机-处方”模式。黄元御的诊疗体系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可为中医临床诊疗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指在中央土气斡旋下,左路木火之气升发,右路金水之气敛降,从而形成气机在人体内“如环无端,周流不息”的运行状态,其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气机周流不畅,百病乃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属中医学“健忘”范畴,其病因病机错综复杂,涉及多脏腑多经络,与气血津液密切相关。本研究应用“一气周流”理论,立足于整体,将MCI的病机概括为中土不运、肝木不疏、肾水不温3个方面,治以培植中土、疏达肝木、温煦肾水,并以黄元御的核心方剂为基础加减治疗,结合临床典型案例阐释,以期为中医临床防治MCI拓宽思路。  相似文献   
5.
清代著名医学家黄元御从“中气升降”论治血证颇有特色。阐述生理病理多以中气升降立说,认为脾胃中气为人体阴阳、脏腑、气血、精神之化源,是赖以升降之轴心,论治血证多从阳衰土湿、水寒木郁立论,以燮理中气升降立法,环顾四维,与一般医书颇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清代御医黄元御,一生著作颇丰,详细论述了理、法、方、药各部内容。其理论观点独特,体系完整。因此,近年来黄元御学术思想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四圣心源》是其学术思想的精华,书中以重阳、重中气思想为线索阐述了病机及治疗思路,在治疗热证方面亦有明显的温阳、调中色彩。其对热证病机认识可概括为"以阳气为本,中气为轴,区分上下,兼顾津液"。  相似文献   
7.
黄元御出生在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黄家世代以读书为荣,黄元御成长在这书香中,可以说是“诸子百家,靡不精熟”。 雍正十二年(1734),黄元御二十九岁,由于过度劳累,左眼突然开始发红,感觉眼睛特别的干涩,当时没怎么在意。结果,三天以后,整个的白睛都红了像出血一样,并且肿了起来,渐渐地把黑睛给包围上了。  相似文献   
8.
焦珂  苏同生 《中医学报》2020,35(5):956-959
黄元御诊治疾病的核心思想乃“土枢四象,一气周流”,认为疾病的发生乃因中土轴轮受损、四象升降失司所致。中风发病的总病机为中气衰败、土湿阳衰,治则为补气健中、温阳散寒。温针灸是针刺与灸法的巧妙结合,集艾灸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等作用同针刺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调和阴阳等作用于一体,对寒性病证的治疗较单纯针刺尤具增效作用。将关元、气海、中脘、足三里、三阴交、丰隆、风市、合谷、太冲作为温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主穴,可达助阳暖土、补气活血、祛风疏肝之效。  相似文献   
9.
《中医学报》2020,(3):523-526
"一气周流"理论强调"中气"之要,重视培补中土脾胃,提出中土健运,木火左旋上升、金水右旋下降得畅,中气循环周身无碍,百病乃平。桥本甲状腺炎可归属于中医"瘿病""瘿瘤"等范畴,其病位在肝、脾、肾,病机为脾虚湿困、肝郁气滞、肾虚血瘀,气机升降循环障碍贯穿始终。临床中,可运用"一气周流"理论论治桥本甲状腺炎。无论肝木郁滞,亦或肾虚水寒,皆为中土湿困所致,故应重视恢复中土斡旋、左升右降之效,以使中气通流全身而循环不绝,肝木升发、肾水降敛而升降平衡,相火下煦、肾水上资而阴阳调和。黄元御自创柴胡芍药汤治疗瘿病,以疏肝解郁、调和气机,为临床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著有医书十一种,其中《四圣心源》乃扛鼎之作,黄氏遣方用药,精益求精,配伍合宜,辨证准确,多尊仲景,善于发挥,尊古不泥古.黄氏临床运用柴胡非常广泛,在《四圣心源》中包含柴胡方剂17首.柴胡行经于表里阴阳之间,奏效于寒热往来之会,入足少阳胆经,配伍精当,疗效卓著.黄氏运用柴胡与补虚、清热、滋阴等他药配伍,治疗各种疑难病症,如噎膈、颠狂、牝疟、瘰疬、月经病等.本文探讨黄元御运用柴胡的经验,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