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83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77篇
预防医学   156篇
药学   97篇
  3篇
中国医学   4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探究高龄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员今后在临床工作中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2021年12月至2022年4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建档分娩的16例高龄产妇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以Colaizzi现象学研究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提炼出影响高龄产妇产后抑郁的4个主题:躯体性压力源;负性心理体验;社会支持缺乏,矛盾出现;角色转变对高龄产妇的影响。结论 需重视高龄产妇产后的主观感受,加强产前产后健康宣教,构建以家庭为中心的高龄产妇产后护理模型,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比较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及其与适龄产妇妊娠结局的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该院分娩的产妇4 56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将其分为高龄组(≥35岁,810例)和适龄组(<35岁,3 751例),比较两组产妇妊娠结局,统计产后出血症状,并分析高龄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4 561例研究对象总活产数为4 617例,其中高龄组活产数为838例,适龄组活产数为3 779例。高龄组产妇阴道分娩率低于适龄组,剖宫产率高于适龄组,高龄组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适龄组,新生儿体质量及其Apgar评分低于适龄组,高龄组产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适龄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有流产史、选择剖宫产分娩、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及其宫缩乏力症状均是导致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 05)。结论高龄产妇随着年龄增长,其产后出血发生率增高,相比适龄产妇妊娠质量降低,而流产史、分娩方式、合并症、前置胎盘及其宫缩乏力症状均是影响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科学》2019,(23):102-105
目的探讨高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GDM)围产期的糖化血红蛋白(Hb Al C)水平与妇婴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将2015年1月~2019年1月于梧州市妇婴保健院进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140例GDM孕妇,按照Hb Al C水平将其分为欠佳组68例(≥5.5%)、良好组72例(5.5%),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妇婴结局,分析两组内餐后2h血糖水平、尿糖和(或)酮体水平、良好医从性差异。结果 Hb Al C欠佳组中妊娠期内羊水量过多、子痫前期、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剖宫产、早产、产后出血、新生儿低血糖、低体重儿、巨大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畸形等发生的比例明显高于Hb Al C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Hb Al C水平可作为孕妇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监测指标,应加强对妊娠期糖尿病血糖管理,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妇婴健康。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发展及围生医学的进展,高龄初产妇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现将我院2001至2006年高龄初产妇9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加强对高龄初产妇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69例患儿遗传咨询、实验室检查,了解先天愚型发病率的相关因素以及在细胞遗传学中核型的变化情况。方法:对69例临床表型符合先天愚型的患儿进行出生时父母年龄、生育史、家族史等调查,并对患儿及父母作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先天愚型中单纯的21-三体型占绝大多数(92.8%),嵌合型(2.9%),易位型(4.3%),与母亲生育时年龄有关。结论:为降低先天愚型儿的发病率,凡高龄产妇(35岁以上)或曾生育过先天愚型儿的孕妇及携带者应作产前绒毛或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  相似文献   
6.
高龄产妇入院分娩时实施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龄产妇入院分娩实施健康教育,是产妇在短时间内获得与分娩相关信息的快捷途径,使产妇得到最大程度的受益,能调节产妇行为向健康方向转变,有利于母婴安全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临床上高龄产妇出产出血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对策。方法:搜集我院妇产科高龄产妇及非高龄产妇资料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分娩出血的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龄产妇产后的出血比例为23.5%,明显高于非高龄产妇的9%,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高龄产妇在胎儿娩出、产后2h、产后24h的出血量也明显高于非高龄产妇,相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高龄产妇在分娩后出血的危险性要高于非高龄产妇,在临床上应给予格外的注意。  相似文献   
8.
高龄产妇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围生期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孕高龄产妇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围生期结局的影响。方法对43例35岁或以上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观察组)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分娩的35岁以下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238例(对照组)作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子痫前期、子痫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观察组胎盘早剥、HELLP综合征、妊娠高血压心脏病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早产、胎儿生长受限、围产儿死亡的发生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龄产妇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重,对母儿危害大,恰当的围产期管理并适时终止妊娠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围产期护理模式干预对二胎高龄产妇自我效能及产程进展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本院二胎高龄产妇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围产期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产妇自我效能感及产程进展.结果 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与总产程相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二产程与第三产程相比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GSES量表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产期护理模式干预对二胎高龄产妇影响较好,可以增强产妇自我效能感,加快产程进展,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高龄产妇孕期保健服务的对照研究,探讨孕期保健服务对产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作用.方法:整理2007年1月-2010年12月来温岭市大溪中心卫生院就诊的112例高龄孕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6例,2007年1月-2009年3月入院,该组孕妇从未检查或不定期检查;实验组56例,2008年5月一2010年12月入院,该组产妇均进行孕期保健服务.综合分析孕期保健服务对难产率、早产、死胎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如产妇体质量、及血糖水平等的影响.结果:(1)对照组56例,难产29例,难产发病率为51.79%;实验组56例,难产7例,难产发病率为1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813,P=0.000<0.01).(2)实验组孕妇及胎儿体质量均较对照组轻(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孕妇坚持锻炼、心理稳定、血糖控制亦比对照组好.(3)进行孕期保健服务、定期检查的孕妇,其早产、产后出血、胎膜早破等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行孕期保健、定期检查的孕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龄产妇给予科学合理的干预、精心的护理能有效降低母儿并发症,有利于孕妇安全分娩,是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使用的保健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