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906篇
  免费   4763篇
  国内免费   3109篇
耳鼻咽喉   889篇
儿科学   928篇
妇产科学   1565篇
基础医学   2146篇
口腔科学   197篇
临床医学   25734篇
内科学   12920篇
皮肤病学   303篇
神经病学   3887篇
特种医学   52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0篇
外科学   10401篇
综合类   55714篇
预防医学   10795篇
眼科学   1434篇
药学   23350篇
  256篇
中国医学   11119篇
肿瘤学   6748篇
  2024年   518篇
  2023年   2159篇
  2022年   2009篇
  2021年   2758篇
  2020年   2841篇
  2019年   3126篇
  2018年   1504篇
  2017年   2881篇
  2016年   3320篇
  2015年   3801篇
  2014年   7653篇
  2013年   7926篇
  2012年   9830篇
  2011年   10615篇
  2010年   10606篇
  2009年   10121篇
  2008年   10601篇
  2007年   9979篇
  2006年   9064篇
  2005年   9034篇
  2004年   7428篇
  2003年   7114篇
  2002年   6113篇
  2001年   5666篇
  2000年   4469篇
  1999年   3622篇
  1998年   3686篇
  1997年   3407篇
  1996年   2797篇
  1995年   2329篇
  1994年   1838篇
  1993年   1263篇
  1992年   1008篇
  1991年   849篇
  1990年   641篇
  1989年   606篇
  1988年   160篇
  1987年   135篇
  1986年   116篇
  1985年   88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
目的分析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护理干预在急性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镇平县中医院收治的30例急性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以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急性外伤性脾破裂患者15例为对照组,以2017年5—11月收治的急性外伤性脾破裂患者1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并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与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分别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GQOL-74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外伤性脾破裂,可有效缓解负性情绪,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精细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20)与对照组(n=2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精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再出血发生率为5.00%(1/20),低于对照组的35.00%(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道感染、便秘、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精细护理,可降低出血发生率,改善患者身心状态,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紧急应对措施和护理方法,评估出血控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产房足月顺产的产后出血35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产后出血原因,总结助产士紧急应对控制出血的方法策略。结果 35例患者在经过抢救、护理后均成功止血,无死亡病例,存活率100%。产后并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产后恢复良好,母乳喂养情况良好,平均住院时间为(3.5±1.7)天。随访半年以上,无席汉氏综合征发生。结论助产士要了解患者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出血多时,按流程紧急应对,能良好的控制住出血,保障产妇安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食管癌高、低发区食管鳞癌患者的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38 741例经病理学证实为食管鳞癌患者的资料,其中,高发区患者23 273例(60.1%),低发区15 468例(39.9%)。所有患者均行食管癌根治术。运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的组间差异,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的生存曲线并用Log rank进行检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法分析影响生存的主要因素。结果 低发区男性患者所占比例高于高发区(P<0.001),低发区诊断年龄≥50岁食管癌患者所占比例高于高发区(P<0.001)。高发区食管鳞癌患者的整体生存优于低发区患者(P<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高低发区、性别、确诊年龄、肿瘤部位、分化程度、TNM分期和肿瘤家族史均是影响食管鳞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 高发区食管鳞癌患者整体生存优于低发区;低发区是食管鳞癌患者预后差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8.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