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5篇
  免费   277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6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046篇
内科学   270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65篇
特种医学   99篇
外科学   113篇
综合类   1275篇
预防医学   112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20篇
  12篇
中国医学   167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46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284篇
  2020年   256篇
  2019年   201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277篇
  2012年   297篇
  2011年   347篇
  2010年   291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205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4):663-664
目的探讨预警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症状消退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30例,采用盲抽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预警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及肺啰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警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可缩短支原体肺炎患儿症状消退时间,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儿童晕厥临床诊治研究的发展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晕厥在临床常见,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儿童晕厥诊断关键技术的建立、诊断程序及个体化治疗新策略的提出,显著提高了儿童晕厥的诊治水平.基于研究成果,我国先后制定了多部儿童晕厥诊治指南与专家共识,并在国际期刊颁布了儿童和青少年晕厥指南,充分发挥了中国在国际儿童晕厥诊治领域的引领作用.今后尚需进一步开展儿童晕厥的流行病学研究,优化儿童晕厥预警体系以及干预与预防新策略,进一步推进儿童晕厥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很多肿瘤病人,到医院检查的时候,已经是癌症晚期了,错过很宝贵的治疗时间。其实在癌症早期,肿瘤已经在不停地发出警告,而很多人却对它视而不见。实际上,如果抓住癌症的蛛丝马迹,认真追踪,一些癌症是有机会被早发现、早治疗的。  相似文献   
4.
苏冬生 《基层医学论坛》2016,(15):2047-2048
目的 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者行院前急诊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1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发病后及时选择院前急诊医治方案,对照组发病后由家属送入我院进行医治.观察并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抢救成功率为84.00%,致残率为10.00%,病死率为6.00%;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54.00%,致残率为24.00%,病死率为22.0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选择院前及时实行急诊医治方案,不仅能提升抢救率,降低患者病死率,还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梳理目前食品药品风险预警工作的现状与不足,探索以故障模式、影响与危害性分析(FMECA)风险评价工具为核心构建风险信息交流与评估系统。该系统涵盖风险信息采集、风险交流、信息处理、反馈预警等基本功能,使风险信息得以高效传递、标准化处理和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预警管理的护理模式在精神科临床护理方面所具有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3年2月~2015年2月某院所收治的288例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行以预警管理作如下分组:常规组144例患者,全部行以常规护理;预警组144例患者,全部基于常规护理再行以预警管理,对比预警组与常规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患者行以护理后在自杀自毁、行为暴力以及跌倒等事件上的发生几率,预警组为5.56%,常规组为13.20%,预警组远远少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家属满意度,预警组为95.14%,常规组为82.64%,预警组远远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警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应用价值显著,推荐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9):3391-3393
目的分析基于危重度分级的急诊胸痛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判定模型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医院收治的急诊胸痛患者282例,根据早期预警评分系统不同分为早期预警评分(EWS)组79例、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组101例和校正MEWS组102例。比较三组EWS系统分诊效果、基于危重度分级(ESI)的EWS系统分诊效果。结果三组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MEWS组准确性、敏感性高于MEWS组、EW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ESI分诊时,三组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MEWS组准确性、敏感性高于MEWS组、EW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ESI的校正MEWS系统可以更准确地对急诊胸痛患者进行分诊。  相似文献   
8.
近日,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已将医用红外热像技术作为检测亚健康状态的哨兵,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9.
秦俭 《中国乡村医生》2006,22(21):18-19
20世纪80年代以来,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进入了再灌注的时代,其中最常用的再灌注治疗方法是溶栓治疗。有资料显示,溶栓治疗越早,冠脉再通率就越高,预后越好。为争取早期溶栓的时间,社区医生常需要在患者家中或救护车上采取院前溶栓措施,其效果如何对挽救患者生命有重要意义。但心肌梗死的院前溶栓有许多应注意的问题,2004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学会(AHA)实践指南工作组发布了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指南的执行概要,其中的部分内容值得借鉴,为此我刊约请秦俭教授结合我国社区工作实际情况对该指南予以解决。 秦俭教授,主任医师。中国急救医学杂志编委,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急诊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脏急症和老年多脏器功能不全的防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在院前和急诊科对创伤性休克病人施行早期急救护理,对挽救病人的生命及伤情预后有重要的意义.方法:对我科1997年2月至2001年4月27例创伤性休克病人进行早期,快速,积极的补液,输血增加有效循环量,监测生命体征等综合性抢救治疗与护理措施.结果:经早期积极急救护理,26例病人收缩压维持在60mmHg以上,意识清醒,脉搏有力,转入手术室或专科治疗,1例病人伤势严重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创伤性休克病人,伤势复杂,死亡率高,伤后早期院前与急诊科的有效救护,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