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诚杰,1920年生,陕西富平县人。自幼酷爱中医,先后拜当地名医别鉴堂、贾汉卿为师。1949年就读于秦岭中医学校,1959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中医师资班,后留校从事针灸教学、临床、科研工作。现任全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卫生厅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先后多次被评为陕西省高教系统及陕西中医学院先进工作者。他撰写的专著有《针灸学讲义》、《针灸治疗乳腺增生》、《针灸医籍选》(高等院校统编教材)、《现代经络文献研究综述》等。曾发表论文40余篇。数十年来他开创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与机理研究课题获陕西省1987、1988年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2.
王亚渭 《陕西中医》2009,30(10):1362-1363
目的:介绍郭诚杰教授针药同治乳腺增生的经验。方法:在临床中应用老师的理论经验、方法、用药,进行总结分析。结论:郭诚杰的针药同治方法不仅疗效好,而且见效快。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将药物导入乳腺肿块部位有明显的活血化瘀,止痛散结之功。  相似文献   
3.
4.
近年来乳腺病在我国呈高发多发态势,国医大师郭诚杰从事中医药乳腺病临床诊疗工作近70余载,对乳腺病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了更好传承其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通过整理其自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陕西中医大学附属医院名医馆诊疗的病例,筛选出其运用围刺组方辨证加减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病例近100余份,将对100余份病例进行梳理与研究,总结出他对乳腺纤维瘤的认识、他的针灸治疗乳腺纤维瘤的特点,并对其诊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经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5.
郭诚杰教授为陕西省名老中医,针灸大师,通过对郭教授的临床资料整理及对其文章研读,阐述了郭诚杰教授临证中“疏、通、补、调”治疗特色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2.2.1)软件,分析并探讨国医大师郭诚杰教授治疗乳癖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郭诚杰教授临床治疗乳癖医案370例,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进行数据挖掘,对医案处方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归经进行描述性统计,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高频药物包括当归、香附、延胡索等;药性多温、平;药味以辛、苦、甘为...  相似文献   
7.
8.
《陕西中医》2014,(12):1667-1668
全国名老中医郭诚杰教授是中医针灸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之一,年已九旬,仍坚持中医针灸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针灸治疗方法和辨证特点。本文从六个方面就郭老多年的针灸临床经验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总结郭诚杰教授诊治月经不调的临症经验。方法:收集郭诚杰教授诊治的月经不调病案共202例,提取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症状、中医证型、针灸穴位的使用及配伍情况。建立数据库,采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病案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性分析,聚类分析。结果:郭教授对月经不调病辩证以肝郁气滞为主,冲任不调、气血亏虚为兼见证型;所选腧穴以三阴交、肾俞、足三里居于前列;选穴部位以下肢部和后腰部为主;优选出足太阴脾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3条经络;特定穴以交会穴使用最为广泛。关联分析得出以“三阴交、肾俞、足三里、次髎”核心的腧穴配伍处方;聚类分析得到类1为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肾俞,外关;类2为心俞,三阴交,印堂,太冲,神门;类3为三阴交,肾俞,次髎,大肠俞,太溪的3组有效腧穴聚类群。结论:郭诚杰教授针灸治疗月经不调病强调从脾胃论治,重视气血不足的病机。并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强调健脾与疏肝相兼顾,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从而增强针灸治疗月经不调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郭老从事针灸教学、临床、科研工作数十载,治学严谨、学验俱丰、医德高尚,应用针灸治疗多种疾病,解决了临床上不少疑难病症,在辨证与辨病指导下用针刺治疗乳腺疾病方面,创立了据证选穴治疗本病的先河,扩大了针灸临床治疗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