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4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80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84篇
临床医学   313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1138篇
预防医学   462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41篇
  3篇
中国医学   3312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301篇
  2011年   382篇
  2010年   329篇
  2009年   278篇
  2008年   362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259篇
  2005年   259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228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以"坐骨神经痛"为例,收集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2016—2017年病案首页中相关病例1126例,与"十二五"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中相关章节进行辨证分型比对,发现二者不符。列举《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TCD)中与"太阳经病"相关的病、证名称,说明目前病案采用的TCD诊断系统偏离针灸临床经络证治的重要特点,不能满足针灸临床实践需要。建议在TCD中加入十二经病、十二经筋病、十五络脉病、奇经八脉病病名,以利于针灸临床诊断规范化。  相似文献   
2.
痔疮,《坛韵》谓“隐疮也”。中医认为痔疮多由饮食失调,起居失慎,以及久泻久痢或长期便秘等导致风燥温热侵袭,气血不调,经络阻滞,瘀血浊气下注肛门而形成本病。目前认为成痔的原因与解剖、感染、便秘、不良的排便习惯、饮食习惯、遗传、职业、疾病、妊娠和分娩等各种因素有关。常见有以下几种原因:①习惯性便秘,腹压增加;②经常吃刺激性食物及饮酒;③慢性腹泻;④门静脉压力增高;⑤妊娠、盆腔肿瘤、排尿困难等;⑥年老体弱、肌肉无力、组织松弛。我国采用草药治疗痔疮已有悠久历史,且疗效显著,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摩腹养生     
疾病的初期往往不易被人们察觉,以致错过早期诊治的机会而酿成大祸。倘若每日能抽出点时间进行适当的自我按摩,就可以调节机体的功能,达到增强体质、疏通经络、防病抗衰、延年益寿的效果,如摩腹养生法就是其中之一。摩腹养生法是一种古老  相似文献   
4.
王冲 《家庭中医药》2006,13(8):39-39
汉朝道士魏伯阳和南北朝高僧达摩都有关于“甩手”健身的记载。自然放松、心平气和、摒除杂念、悠闲自得地摇摆双臂,可以振动脏腑,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相似文献   
5.
每当我听到“泉水叮咚”这句歌词时,就会联想到济南著名的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和重庆的旅游胜地——东泉、西泉、南泉、北泉。大自然如此,人体也有养生保健、疗疾抗衰、充满生命  相似文献   
6.
推按运经仪治疗输尿管石街1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院自2000年1月至2003年1月运用体外液电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400例,其中11例因结石大于2.5cm,碎石治疗后在输尿管形成石街,以至肾积水及肾功能损害,经中西排石药物治疗2周后,效果欠佳,后采用推按运经仪进行排石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体十二经脉脏腑表里相合关系及其态势.方法:用中医经络脏腑理论与西医生物能量检测、量化表达技术结合,以ETS检测报告单上自动给出的相应经脉能量区是否相同或相邻作为相合判定标准并计数比较.结果:在2594例受检男女中,肺与大肠、脾与胃、心与小肠、肾与膀胱、心包与三焦、肝与胆的表里关系符合率诊次为74.67%、54.05%、65.69%、57.79%、54.47%、58.17%,显示古医书所记述的脏腑表里相合关系是有客观科学依据的,但各经脉相合的程度不尽相同.结论:ETS作为一种人体身心健康状态客观、整体的全新评测手段,在揭示人体的健康-亚健康-疾病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田光林 《现代养生》2005,(11):39-39
二、玄牝与玄牝之门玄牝与玄牝之门,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六章》:“谷神不死,是为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黄元吉注释云:“何以为谷神?山穴曰谷,言其虚也;变动不拘曰神,言其灵也。不死,即惺惺不昧之调也。人能养得虚灵不昧之体以为丹头,则修炼自易。然而(它)无形无影,不可捉摸,必于有声有色者而始得其端  相似文献   
9.
辜孔进 《四川中医》2009,(8):118-119
四海理论是经络学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四海囊括了头项部、上焦、中焦、下焦、四肢的功能。它具有横向为主,上下分部,紧邻脏腑,前后相连的特点。四海理论主要从横的方面进一步阐明经络腧穴上下内外的对应关系。尤其强调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与头、胸、腹、背、胫腧穴的关系。人体的四海指的是髓海、气海、水谷之海、血海。人体四海是十二经水流注汇合之处。四海的功能调顺正常,人体生命机能就健旺;四海的功能不能正常发挥,生命机能就容易衰败。懂得调养四海,就有利于健康,不懂得调养四海,就损身害命。本文通过对四海部位所输之穴,病理表现,治疗原则,针灸处方,典型病案等方面的详尽剖析,从临床角度阐明四海理论对针灸治疗,特别是对一些疑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人从事肿瘤事业多年,创建四位一体疗法,有氧抗癌操的体疗便是其中之一,作为早期预防及癌友的康复体疗也卓有成效。现详其端倪,以资热爱健康事业的大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