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31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7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文章回顾中医体质研究40年来在6大理论创新、3大技术创新、4大转化应用、2大学术平台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展望未来,中医体质研究将积极策应国家需求,进一步发挥其原创优势、深化理论研究、完善技术方法、加快平台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作贡献。  相似文献   
2.
慢性疼痛涉及临床各科的多种疾病,包括一些重大疾病和疑难疾病。中医体质学是中医学的新兴学科,其体质分类、体病相关思想以及“辨体论治”的诊疗方法已广泛应用到临床各科疾病的诊疗中。文章探讨了以中医体质学思想指导疼痛性疾病诊疗的若干理论问题,认为疼痛性疾病的发生与患者体质类型存在密切的关系。因此,在临床辨治疼痛性疾病时要考虑患者体质因素。所施方药不仅要符合病证特点,也要针对患者体质类型。并列举国医大师王琦教授辨体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盆腔疼痛综合征、偏头痛、过敏性头痛等疼痛性疾病的案例加以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同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琦运用四逆散加味治疗男科病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欣 《江西中医药》1998,29(2):11-12
王琦运用四逆散加味治疗男科病经验杨欣(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北京100091)关键词男科病中医药疗法四逆散王琦王琦教授认为治肝之法为男科疾病主要法则之一,常以四逆散取效。四逆散源自《伤寒论》,由柴胡、枳实、芍药、炙甘草组成。方中柴胡舒肝伸阳,枳实行气...  相似文献   
4.
慢性前列腺炎分期论治临床研究(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庆琪  王琦 《中医药学刊》2005,23(12):2216-2218
4讨论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 CP)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由于前列腺解剖位置特殊,前列腺导管呈直角或斜行进入尿道,不利于腺体引流,而利于尿道病原微生物进入腺体;前列腺上皮有脂膜存在,抗菌药物不易从血浆弥散入前列腺腺泡;前列腺病灶周围易纤维化,影响抗菌药物向病灶扩散,故至今临床使用抗生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未能取得满意疗效,正因如此,中医药之探讨研究意义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曾庆琪  王琦 《中医药学刊》2005,23(11):2008-2010
笔者从1999年7月-2002年9月对慢性前列腺炎进行分期论治临床研究,获得满意效果,今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王琦教授是全国第二、三批师带徒名老中医,学养深厚,学验俱丰,熟读经典,临证通晓内妇杂病,精于中医男科.笔者有幸成为王老师学术思想继承人,侍诊之际,常听老师讲经说法,趣味横生.有时虽系细微及不经意处,然足见王老师涉猎之广,用功之深.兹列医话3则,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声明     
2005年11月18日,中国中医药报第三版视点刊登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的文章“把握中医理论向度的3个核心命题”。文中的一些内容,值得这次“传统医药立法”工作者的思考。现将相关内容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8.
王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医体质与生殖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体质)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第二、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其主要成就是构建与完善了中医男科学、中医体质学、中医腹诊学、中医藏象学4大学术体系,并对中医学的整体发展提出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7辨阴虚质病证并治7.1体质特征阴虚质者多真阴不足。其成因与先天本弱,后天久病、失血、积劳伤阴有关。体质特征表现为形体瘦长,面色潮红,咽干口燥,手足心热,不耐热,性情多急躁易怒,常失眠多梦,舌红少苔,或见地图舌,脉细或细数。易患咳嗽、消渴、闭经、内伤发热等病证。7.2辨体论治治宜滋补肾阴,壮水制火。代表方为六味地黄汤、大补阴丸等。常用药物有熟地、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桑椹、女贞子等。阴虚质者有精、血、津、液亏损之不同。精亏者,益肾填精为主,如六味地黄汤或左归丸之类;阴血亏损者,宜养血为主,如当归补血汤或四物…  相似文献   
10.
王琦教授对中医学的理论建树颇多 ,先后创立了中医体质学、中医男科学等 ,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提出了“阳痿从肝论治”、“前列腺炎分期论治”等论说 ,被学术界广泛认可。脾胃外感学说则是王琦教授在治疗脾胃病过程中提出的新的论点。1 脾胃外感说的提出及其内涵脾胃内伤说是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