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6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少突胶质细胞(OL)是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形成细胞,脑白质的OL对缺氧缺血损伤高度敏感,且具有明显的成熟依赖性,是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病变中关键的靶细胞,在PVL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了解OL成熟依赖易损性的机制,有助于为PVL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垫厚度与冠脉易损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30例,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46例和稳定性心绞痛组84例。超声心动图测量心外膜脂肪垫厚度,血管内超声成像系统测量患者病变处血管及管腔面积、病变部位的血管外弹力膜面积,计算重构指数、管腔面积、斑块负荷。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脂联素、内脂素、抵抗素水平。结果血清脂联素、内脂素、抵抗素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组与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患者冠状动脉重构指数、斑块负荷、心外膜脂肪垫厚度均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外膜脂肪垫厚度与重构指数、斑块负荷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垫厚度与血管内超声评价的冠脉斑块易损性明显相关,可作为冠心病高危人群的早期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3.
4.
动脉粥样斑块易损性在斑块破裂和后继血栓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血浆妊娠相关蛋白-A可作为斑块易损性的标记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监测、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与稳定性冠心病(SCAD)患者冠状动脉斑块易损性及多支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6月于陕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SCAD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血管内超声(IVUS)测量脂质池面积、纤维帽厚度、外弹力膜(EEM)面积、斑块面积、斑块负荷、斑块长度,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将冠状动脉病变分为单支病变和多支病变。FT3水平与脂质池面积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SCAD患者发生多支病变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FT3水平对SCAD患者发生多支病变的评估价值。结果 86例SCAD患者的FT3水平为2.68~6.05 pmol/L,中位数为4.54 pmol/L,根据FT3水平中位数将患者分为低FT3组(FT3≤4.54 pmol/L,n=43)和高FT3组(FT3>4.54 pmol/L,n=43)。两组脂质池面积、多支病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CAD患者...  相似文献   
6.
吴伟 《山东医药》2010,50(31):105-106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常从脂纹开始,逐渐形成粥样硬化斑块、管壁重塑,斑块表面纤维帽出现溃疡破裂、血栓形成或发生斑块内出血和钙化等。近年来发现动脉粥样硬化并不总是呈线性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TNF-α对O-2A祖细胞、原少突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s,OL)这三个不同发育阶段少突胶质谱系细胞的易损性。方法:采用TNF-α分别刺激这三个不同发育阶段的细胞,MTT法检测存活率,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活化的caspase-3。结果:O-2A祖细胞与OL相比存活率明显降低,原少突胶质细胞与OL相比存活率也降低;50ng/mlTNF-α刺激少突胶质谱系细胞48h以内,O-2A祖细胞的存活率与原少突胶质细胞、OL的存活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原少突胶质细胞的存活率与OL存活率相比较明显降低;caspase-3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在这些细胞的胞浆和胞核有大量阳性信号。结论:TNF-α降低少突胶质谱系细胞的存活率具有细胞成熟程度的依赖性;caspase-3参与TNF-α诱导的3个不同发育阶段的OL的凋亡。  相似文献   
8.
多项前瞻性、随机、多中心临床试验证实,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可以降低心室颤动(VF)引起的心脏性猝死的死亡率,其效果明显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miRNA-19a、miRNA-19b-1与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程度及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患者(病例组)和正常者(对照组)各80例;根据动脉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根据斑块易损性将患者分为高危组、中危组和低危组。采用qPCR检测各组血清miRNA-19a、miRNA-19b-1的表达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二者预测高危斑块的价值,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血清miRNA-19a和miRNA-19b-1水平比较:病例组高于对照组;重度组高于轻度和中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高危组高于低危组和中危组,中危组高于低危组(均P<0.05)。miRNA-19a和miRNA-19b-1表达与动脉狭窄程度(r=0.826、0.795,P<0.05)、斑块易损危险性(r=0.701、0.658,P<0.05)呈正相关。miRNA-19a和miRNA-19b-1预测高危斑块的AUC分别为0.774和0.685,二者联合检测可将AUC提高至0.814。结论血清miRNA-19a、miRNA-19b-1与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程度及斑块易损性密切相关,提示血清miRNA-19a、miRNA-19b-1可能是动脉狭窄和斑块易损的影响因素,可用于预测大脑中动脉M1段高危斑块。  相似文献   
10.
何爽  江海强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12):1630-1633
目的:探讨进展期脑卒中病人颈动脉斑块积分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斑块易损性的危险因素,以提高颈动脉斑块综合干预的临床认识.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102例符合进展期脑卒中病人颈动脉斑块积分及易损性进行评估,分析颈动脉斑块积分、易损性与生化指标(包括空腹血浆葡萄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的相关性.结果:102例进展期脑卒中病人共检出301个斑块,其中易损斑块257个(85.4%);颈动脉斑块平均积分为(11.24±4.56)mm;颈动脉斑块积分和空腹血浆葡萄糖、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和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关系(P<0.05).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及C反应蛋白是斑块易损性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进展期脑卒中病人颈动脉斑块与生化指标密切相关,其中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及C反应蛋白是斑块易损性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