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00篇
中国医学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研究加兰他敏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NMDA受体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6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链脲菌素(STZ)组,加兰他敏、MK-801和犬尿烯酸3个治疗组。侧脑室注射STZ制备大鼠AD模型,水迷宫试验测定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3个治疗组分别给予加兰他敏、MK-801 加兰他敏、犬尿烯酸 加兰他敏,共6周。结果术后第10天各组潜伏期明显延长,过平台次数明显减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周后加兰他敏组潜伏期缩短,过平台次数增加,与STZ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而MK-801和犬尿烯酸组潜伏期和过平台次数与STZ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加兰他敏对AD大鼠的认知功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而应用NMDA受体阻断剂后其治疗作用消失。说明NMDA受体介导了加兰他敏对AD大鼠认知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研究分离鉴别石蒜科生物碱加兰他敏和力可拉敏( 二氢加兰他敏) 及加兰他敏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采用硅胶薄层色谱分离鉴别石蒜生物碱, 以二氯甲烷- 甲醇- 氨水(90∶10∶0-5)展开, 稀碘化铋钾试剂显色; 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硅胶柱, 流动相为二氯甲烷- 甲醇(100∶8) , 检测波长为254 nm , 线性范围为80 ~320 μg , r = 0-999 6 。结果: 硅胶薄层色谱可分离鉴别石蒜生物碱加兰他敏和力可拉敏, 硅胶柱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加兰他敏和力可拉敏及测定加兰他敏的含量, 分离效果好, 定量准确。结论: 本法简便快速, 定量准确。在原料药和制剂的分析中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何宁宁 《上海医药》2003,24(7):318-320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神经退行性疾病 ,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认知、语言及行为功能障碍。随着人口老年化现象的日益严重 ,AD患病率逐渐上升。据权威部门的一项抽样调查 ,我国 65岁以上老年人患各类痴呆症的比例达 5 .2 2 % ,给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AD已成为老年人群中继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中风之后威胁人类健康的第四大“杀手”。世界卫生组织已将AD定为 2 1世纪的五大重点疾病之一 ,探索AD的治疗已成为世界医学界关注的热点。1 理论基础目前研究认为AD是一种多病因疾病 ,其发病原…  相似文献   
5.
加兰他敏片治疗阿尔采末病的多中心、随机双盲评价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验证加兰他敏治疗轻、中度阿尔采末病 (AD)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轻中度AD病人97例 ,其中 4 7例 [男性 2 1例 ,女性 2 6例 ,年龄 (72±s 6 )a],用加兰他敏 1片 ,po ,tid。另外 5 0例 [男性 2 7例 ,女性 2 3例 ,年龄 (71± 6 )a],用安慰剂 ,开始 1片 ,po ,tid。 2组治疗 1wk后 ,分别加至 2片 ,po ,tid。疗程为 8wk。以精神状态判断量表作疗效判断。结果 :加兰他敏组总有效率 5 3% ,安慰剂组为 18% ,加兰他敏组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 ,多为恶心 ,呕吐等。结论 :加兰他敏组在认知功能、总体疗效等方面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 ,对轻、中度AD病人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6.
HPLC法测定氢溴酸加兰他敏分散片的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钱南萍 《中国药师》2003,6(7):430-431
目的 :建立氢溴酸加兰他敏及其分散片的HPLC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ODS色谱柱 (15 0mm× 4 .6mm ,5 μm) ,以甲醇 水 冰醋酸 (75∶92 5∶10 )为流动相 ;流速 :1.0ml·min-1,检测波长 :2 89nm ;采用外标法测定氢溴酸加兰他敏分散片的含量。结果 :氢溴酸加兰他敏在 10~ 10 0 μg·ml-1范围内 ,线性关系良好 (r =0 .9998) ;平均回收率为 10 0 .2 % ;日内精密度(RSD =0 .6 % ,n =5 )良好。结论 :本法适用于氢溴酸加兰他敏及其分散片的含量测定 ,方法简便、准确、快速。  相似文献   
7.
加兰他敏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性痴呆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加兰他敏作为第二代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原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和小儿麻痹后遗症等疾病,近年来被应用于临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效果明显。本文就加兰他敏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情况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加兰他敏浓度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用于其人体血药浓度测定。方法:血浆样品经液-液萃取后,以甲醇-水-甲酸(65:35:1)为流动相,Zorbax SB-C_8柱(150mm×4.6mm,5μm)分离,采用大气压化学电离源,以选择反应监测方式进行正离子检测。内标为双氢吗啡酮,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分别为 m/z 288→m/z 213(加兰他敏)和 m/z 286→m/z 185(内标)。结果:血浆中加兰他敏最低定量限为0.5ng·mL~(-1),其线性范围为0.5~100ng·mL~(-1)。其高、中、低3个浓度的平均提取回收率为80.9%,方法回收率为100.5%,日内及日间 RSD 均<8%。结论:方法选择性强,灵敏度高,快速准确,可作为加兰他敏人体内药动学研究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含药树脂表面修饰法制备加兰他敏口服缓释混悬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昂  贺芬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7,38(3):227-232,244
采用离子交换吸附技术,用丙烯酸树脂RS100修饰加兰他敏(1)树脂表面,制成1的缓释混悬液。1树脂经表面修饰后,体外释药速率明显减慢。1缓释混悬液和溶液剂在大鼠体内的cmax分别为209.05和333.16ng/ml;tmax4.5和1.4h;t1/212.55和7.05h;AUC0→24h2555.67和2007.78ng·h·ml-1;绝对生物利用度(fabs)55.80%和43.84%;1缓释混悬液相对于溶液剂的生物利用度(frel)为127.29%。  相似文献   
10.
氢溴酸加兰他敏缓释片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及缓释特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氢溴酸加兰他敏缓释片和普通片单剂量和多剂量给药后在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并评价缓释片的缓释特性。方法建立以纳洛酮(naloxone)为内标的LC-MS测定方法,测定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按双交叉试验单剂量和多剂量服用氢溴酸加兰他敏缓释片与普通片后血浆中加兰他敏的浓度,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和生物利用度,并评价缓释片的缓释特性。结果单剂量给药后,缓释片与普通片的HVD12Cmax分别为(15.4±1.7)h和(5.4±2.5)h;与普通片相比缓释片的延迟商R△为3.4±1.4;缓释片与普通片的Tmax分别为(4.4±1.5)h和(1.3±1.2)h;Cmax分别为(27.5±2.9)μg·L-1和(53.7±12.7)μg·L-1;缓释片的缓释特征明显。缓释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5.9±14.2)%。多剂量给药后,缓释片与普通片的CmSSax分别为(58.8±9.4)μg·L-1和(52.0±6.9)μg·L-1,CSmSin分别为(16.2±4.0)μg·L-1和(22.5±5.0)μg·L-1,Cav分别为(39.0±3.9)μg·L-1和(37.1±5.0)μg·L-1,DF分别为1.1±0.3和0.8±0.1;双单侧t检验结果表明两制剂的AUCss、CmSSax、Cav生物等效。结论缓释片与普通片吸收程度生物等效,该缓释片显示出明显的缓释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