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4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215篇
耳鼻咽喉   37篇
儿科学   42篇
妇产科学   33篇
基础医学   451篇
口腔科学   73篇
临床医学   413篇
内科学   538篇
皮肤病学   54篇
神经病学   68篇
特种医学   8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233篇
综合类   861篇
预防医学   222篇
眼科学   54篇
药学   319篇
中国医学   155篇
肿瘤学   10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268篇
  2005年   375篇
  2004年   307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牛奶蛋白激发试验对消化道牛奶蛋白过敏症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疑诊消化道牛奶蛋白过敏症患儿62例,均行牛奶蛋白激发试验,分别于试验前1 h及试验结束后6 h采集患儿血清标本,测定血常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于试验前采集患儿血清标本,检测血清牛奶蛋白特异性IgE抗体。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牛奶蛋白激发试验阳性37例(阳性组),阴性25例(阴性组)。37例阳性患儿中速发型过敏反应3例、迟发型过敏反应32例。试验后阳性组中性粒细胞数[(3.94±2.71)×10~9/L]较试验前[(2.49±2.26)×10~9/L]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试验前后白细胞、血小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阴性组试验前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阳性组与阴性组血清牛奶蛋白特异性Ig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3.5%(5/37)、8.0%(2/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牛奶蛋白激发试验对消化道牛奶蛋白过敏症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2.
热休克蛋白60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休克蛋白60(heat shock protein 60,HSP60)是生物体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而产生的应激蛋白,进化上高度保守,具有抗原性,可被免疫系统视为外源分子,从而触发自身免疫反应。由于进化上高度保守,因而不同种属间可发生交叉免疫反应。新的研究发现HSP家族,特别是HSP60参与动脉粥样硬  相似文献   
3.
寄生虫疫苗研究中的免疫佐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T辅助细胞在疫苗研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感染性疾病疫苗之关键挑战在于利用确定的抗原以刺激产生能引起保护作用的合适的免疫反应。肽类疫苗的运用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其意义在于,已知不同的多表位构成单一结构以诱导出所希望的免疫反应所表现出的灵活性。这一般比利用减毒的活疫苗要安全并且相对而言比制造亚单位疫苗要容易。然而,多肽疫苗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这一方法在诱导遗传背景复杂的人群免疫反应方面受到限制,这与主要组织相溶性复合物(MHC)多态性有关。因同样的理由,肽类免疫应答常因缺乏适当的辅助T淋巴细胞(HIL)而引导出不充分的细胞毒素T淋巴细胞(CTL)和抗体反应。另一个运用线性肽链结构的可能缺点是:为了引导出合适抗体反应,表面免疫球蛋白受体簇对于激活静息的B细胞就成为必须因素。由WHC多肽性引起的问题可由运用不加区别的T细胞表位来解决。从麻疹病毒F蛋白(氨基酸288到302)中得到的不加区别的T细胞表位和鼠的确定结合在多种MHC分子上的辅助T细胞表位(v1EB,aa191-209)已被定性并且被用于能极大激发免疫应答的结构中,以克服单一限制型免疫应答的缺陷。合成的,非自然Pan DR表位(PADRE)具有退化的结合几种通常HLA—DR的能力,能以绝对效价和抗体反应质量两种形式来增强激发短肽链的免疫应答。另外,一些所谓的从流感病毒血凝素(HA)来的“不加区别的”T细胞表位,恶性疟疟原虫红细胞前期抗原和分枝杆菌蛋白被报道能激发广泛的免疫应答。为了不加区别地结合于几种同型和同种异型的MHCⅡ类分子,这些肽类应显示出部重叠MHC结合形式或应利用保存于配体中的固定位点和应缺失等位基因特异性固定残基,以防止结合于其它Ⅱ类分子。了解MHCⅡ类分子对肽链的不加区别及特异性识别的生物物理学基础将为在疫苗设计中突破遗传限制的策略提供分子水平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麻疹疫苗的广泛应用,麻疹发病的年龄有后移现象,成人麻疹的发病率明显增加。麻疹的发病机制除了与麻疹病毒侵入细胞直接引起细胞病变外,全身性迟发型超敏性细胞免疫反应在麻疹的发病机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成人麻疹的发病过程中,检测其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尚少见报道。为了解成人麻疹细胞免疫功能状况,探究其发病机制,我们对2006年1~5月无锡地区住院的成人麻疹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CTL细胞)进行了检测,并对它们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7.
克罗恩病(Crohn’s dsease,CD)现在认为是具有遗传因素背景的肠道内因子表达过剩所致黏膜免疫反应为主的一种疾病。细菌、病毒或食物性抗原等引起肠集合淋巴结、消化道黏膜上皮内以及黏膜固有层内免疫活性细胞激活,进而引起肠道慢性持续性炎症。  相似文献   
8.
据Medscape.com 12月15日报道(Additional reporting by Noelle Mennella and Ben Hirschler),一种针对H5N1禽流感病毒的试验性疫苗的早期试验显示它使人体产生了良好的免疫反应,并且非常安全。  相似文献   
9.
据医学空间网2007年2月7日报道,根据初期结果分析,美国GeoVax公司进行的两项艾滋病疫苗Ⅰ期试验均获得了成功。试验所用的GeoVax艾滋病疫苗,是专门为已感染了HIV—1的人所设计的,疫苗的作用在于阻止病毒在人体内发展成艾滋病。通过对志愿注射GeoVax疫苗1/10剂量的试验结果显示,疫苗不仅安全,而且引起了人体出现正常免疫反应。随后进行的全剂量疫苗注射试验结果同时表明,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如果全剂量试验成功,公司将考虑进行Ⅱ期试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云南白药对血小板活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讨云南白药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应用单克隆抗体法 ,并用流式细胞仪对 2 0 6例男性腹股沟斜疝患者血小板活化分子标志物进行检测 ,同时检测血浆凝血物质和 D-二聚体含量。结果显示 :服药组血小板明显活化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凝血物质和 D-二聚体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 ( P>0 .0 5 )。结论 :云南白药能增加血小板活化 ,促进局部止血 ,但它不影响凝血物质和 D-二聚体的含量 ,不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