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3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9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34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89篇
内科学   108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284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11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31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245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6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rofilin 1 (PFN1) is a critical actin-regulatory protein; however, its functional role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progression remains to be further elucidated.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observed that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PFN1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HCC tissues and cell lines. Low PFN1 ex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aggressive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oor prognosis of HCC patients. Further in vitro experiments demonstrated that overexpression of PFN1 remarkably inhibited the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invasion and EMT of HCC cells. Moreover, we also found that PFN1 was a direct target gene of miR-19a-3p, and in HCC tissues,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ly inverse correlation between PFN1 mRNA and miR-19a-3p expression. Collectively,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PFN1 functions as a tumor suppressor in HCC, and might serve as a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target for HCC patients.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巨结肠患者人类巨细胞病毒UL144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人类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UL144基因在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临床株中的多态性,探讨HCMV UL144基因多态性与致病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53个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痉挛段结肠手术标本及经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CMV DNA为阳性的4个HD患儿的尿标本,对照组为无症状或仅有皮肤轻度黄疸的6个尿标本.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扩增HCMV UL144基因开放阅读框架(ORF),扩增阳性的临床株进行双向DNA测序,最后通过DNAclub、Bioedit、DNAstar、GeneDoc等软件进行分析.结果23份HD痉挛段肠组织(46%)及4份尿标本HCMV UL144基因扩增阳性,并且完成测序.种系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25个HD患儿的DNA序列分为3个基因型,G1A型64.0%,G2型24%,G3型12%.与对照组比较,经χ^2检验,χ^2=10.93,P为0.012;其中HD临床株G1A和G3型基因经Fisher检验,P为0.0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全结肠型、长段型及普通型HD分散分布于UL144各个基因型中.结论HD与HCMV感染有关,HCMV可能是HD的病因之一;在HD患儿中,HCMV感染以UL144基因G1A型为主;HD的临床分型与HCMV UL144基因分型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iR-499 rs3746444多态性与宫颈癌临床特征相关性及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作用与机制。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8年12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宫颈癌病人857例作为实验组,同期873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年龄均在23~62岁,采用TaqMan探针法对rs3746444位点的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构建包含pGL3-Sox63'UTR和miR-499的GG或AA的海肾荧光素酶载体(Renilla luciferase vector)于prl-sV40质粒中,并采用lipo2000转染人宫颈上皮永生化细胞H8和人宫颈癌细胞系:腺癌样SiHa、上皮样HeLa和C33A,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双荧光素报告基因检测法分析Frefly和Renilla荧光素酶活性;Western blot检测Hela和SiHa细胞Cyclin D1、CyclinE、CDK4、CDK6和Sox6蛋白表达。结果AG和GG基因型宫颈癌发生风险分别是AA基因型个体的1.09倍和2.41倍,携带G等位基因的个体患宫颈癌的风险是AA基因型个体的1.28倍,GG基因型宫颈癌患者III期及以上的比例显著高于AA基因型。GG表型肿瘤高度分化比例明显高于AA表型组,rs3746444不同基因型对正常宫颈H8细胞的增殖无显著影响。miR-499 GG+Sox6-3'UTR处理组Hela、C33A和SiHa细胞72 h时OD450显著低于miR-499 AA+Sox6-3'UTR组,且高于Sox6-3'UTR组(P<0.05)。miR-499 GG+Sox6-3'UTR处理组Hela和SiHa细胞Cyclin D1、CyclinE、CDK4和CDK6显著高于miR-499 AA+Sox6-3'UTR组,低于Sox6-3'UTR组(P<0.05)。与miR-499 AA+Sox6-3'UTR处理组相比,miR-499 GG+Sox6-3'UTR处理组Sox6的表达水平增加(P<0.05),且均低于Sox6-3'UTR对照组(P<0.05)。结论miR-499的rs3746444突变(A>G)与宫颈癌肿瘤生长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其通过上调Sox6介导的CyclinD1高表达具有明显的促进宫颈癌细胞生长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胰腺导管腺癌样本进行基因分析,筛选与胰腺导管腺癌相关的microRNA(miRNA),并初步分析目标miRNA与胰腺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信号通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在海南省中医院住院的胰腺导管癌患者术前外周静脉血血清标本19份,健康体检人群的外周静脉血血清标本21份作为非胰腺导管癌对照组。利用GCBI(Gene-Cloud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数据平台筛选与胰腺导管腺癌样本有关的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将筛选出的基因作为研究对象,用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印迹法验证该基因在胰腺导管腺癌中的表达。通过改变胰腺导管腺癌细胞中该基因的表达水平观察其与TGF-β1之间的关系。结果:通过聚类分析和基因功能富集分析筛选出miRNA-21为胰腺导管癌相关基因。MiRNA-21在胰腺导管腺癌患者体内高表达。在miRNA-21过表达的PANC-1细胞中,TGF-β1表达受到抑制;但当miRNA-21的表达受到抑制时,TGF-β1的表达明显上升。结论:MiRNA-21在胰腺导管腺癌患者体内高表达,可调控TGF-β1的表达,从而参与胰腺导管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microRNA-30a-5p(miR-30a-5p)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宫颈癌Hela细胞株分别转染目的mir的模拟物和阴性对照模拟物,分别以30a-5p组、NC组命名并标记细胞。同时,以未经过处理的Hela细胞作为对照(Control组)。分别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各组宫颈癌细胞的miR-30a-5p含量。Transwell实验检测3组细胞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Western-blot法检测3组细胞神经-钙粘素(N-cadherin)、α-连环蛋白(α-Catenin)和泛素水解酶22(USP22)表达水平。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30a-5p的靶基因。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USP22过表达对miR-30a-5p抑制EMT的拮抗作用。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miR-30a-5p与USP22的关系。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miR-30a-5p的体内作用。【结果】30a-5p组宫颈癌细胞miR-30a-5p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表达水平为Control组的853.82(862.26~843.11)倍(P<0.01)。30a-5p组侵袭细胞数量8.17(8.32~8.03)明显低于Control组(P<0.01)。30a-5p组细胞N-cadherin蛋白的细胞内含量明显下降,α-Catenin蛋白的细胞内含量明显上升,USP22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合并USP22过表达处理的30a-5p组宫颈癌细胞中N-cadherin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α-Catenin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双荧光素酶检验结果显示USP22为miR-30a-5p的下游靶基因(P<0.01)。30a-5p组皮下移植瘤明显小于Control组(P<0.01)。与Control组肿瘤组织相比,30a-5p组肿瘤组织miR-30a-5p的相对含量升高,USP22蛋白含量降低,N-cadherin蛋白的含量降低,α-Catenin蛋白含量升高。【结论】miR-30a-5p在宫颈癌Hela细胞中,可能通过靶向识别下游靶基因USP22,进而抑制其翻译。最终实现对宫颈癌细胞EMT过程的抑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肝细胞株L02脂肪变性时微小RNA-29a(miR-29a)的表达变化及其靶向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类1(silent mating 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2 homolog-1,Sirt1)调节脂肪肝细胞脂肪沉积的机制。方法采用油酸和棕榈酸混合物诱导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模型,验证模型成功后,PCR检测miR-29a和Sirt1的表达变化;生物学预测miR-29a的靶基因;分别转染miR-29a模拟物和抑制剂,过表达miR-29a和抑制miR-29a后再建立人脂肪肝细胞模型。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中脂质蓄积情况并测定甘油三酯含量,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Sirt1基因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脂肪肝细胞模型组miR-29a相对表达量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irt1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生物学预测Sirt1是miR-29a的靶基因,过表达miR-29a后,细胞内脂滴明显增多,脂肪沉积加重,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增加(P<0.05),细胞中miR-29a的表达显著上调(P<0.01),而Sirt1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Sirt1蛋白表达呈下降趋势;与之相反,抑制miR-29a后,细胞中脂滴相对减少,脂肪沉积减轻,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下降(P<0.05),细胞中miR-29a的表达被有效抑制(P<0.01),而Sirt1 mRNA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Sirt1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呈上升趋势。结论 miR-29a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中表达显著上调,miR-29a通过表达上调负调控Sirt1表达从而促进脂肪肝细胞中脂肪沉积。  相似文献   
7.
8.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