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59篇
  免费   1423篇
  国内免费   441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79篇
妇产科学   56篇
基础医学   375篇
口腔科学   78篇
临床医学   3008篇
内科学   2448篇
皮肤病学   133篇
神经病学   397篇
特种医学   45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459篇
综合类   9173篇
预防医学   1482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7442篇
  116篇
中国医学   1882篇
肿瘤学   476篇
  2024年   198篇
  2023年   763篇
  2022年   653篇
  2021年   1025篇
  2020年   1056篇
  2019年   1237篇
  2018年   548篇
  2017年   1240篇
  2016年   1318篇
  2015年   1345篇
  2014年   2091篇
  2013年   1790篇
  2012年   2091篇
  2011年   1772篇
  2010年   1460篇
  2009年   1154篇
  2008年   1188篇
  2007年   998篇
  2006年   876篇
  2005年   813篇
  2004年   783篇
  2003年   782篇
  2002年   691篇
  2001年   698篇
  2000年   523篇
  1999年   438篇
  1998年   317篇
  1997年   262篇
  1996年   193篇
  1995年   176篇
  1994年   149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111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综合体温保护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苏醒期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腔镜手术治疗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3组:对照组(C组)、体温保护组(T组)和体温保护联合右美托咪定组(T-D组),每组30例。C组常规体温保护,T组和T-D组综合体温保护;T-D组麻醉诱导前10 min泵注右美托咪定0.5 μg/kg。记录3组患者麻醉诱导开始时(T0)、手术开始30 min(T1)、60 min(T2)、90 min(T3)、120 min(T4)以及手术结束时(T5)的鼻咽温度;于T0、术后2 h(T6)、24 h(T7)和48 h(T8)时抽取静脉血标本,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8+)和自然杀伤细胞(NK cell)水平;记录患者术中麻醉药物用量及苏醒期质量指标。结果 与T0比较,C组T2~T5时点鼻咽温度均明显降低(P < 0.05);与C组比较,T组和T-D组T2~T5时点鼻咽温度明显升高(P < 0.05)。与T0时点比较,C组、T组和T-D组T6、T7和T8时点CD3+和NK cell活性均明显降低(P < 0.05);C组在T6、T7和T8时点,T组和T-D组在T6和T7时点,CD4+活性均明显降低(P < 0.05)。与C组比较,T组和T-D组T6和T7时点CD3+细胞活性均明显升高(P < 0.05);T组在T7时点,T-D组在T6和T7时点,CD4+细胞活性均明显升高(P < 0.05);T组在T7时点,T-D组在T6、T7和T8时点,NK cell活性均明显升高(P < 0.05)。结论 采用体温保护措施联合右美托咪定能够维持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体温稳定,减少围手术期意外低体温(IPH)的发生,并有效提高患者苏醒期质量,减轻免疫抑制程度,加速患者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4):4300-4301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新生儿机械通气中的镇静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2月在我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ARDS患儿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芬太尼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咪达唑仑治疗。比较两组镇静效果、疼痛程度、血气指标、呼吸力学指标和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儿童行为量表疼痛程度(FIACC)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氧合指数(PaO_2/FiO_2)、肺动态顺应性(Crs)水平高于对照组,气道分压(PIP)、呼吸频率(R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ARDS新生儿机械通气中使用咪达唑仑可发挥良好的镇痛、镇静作用,可有效改善患儿氧合功能,降低气道阻力,提升呼吸功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全身麻醉(全麻)手术中瑞芬太尼、丙泊酚注射液(商品名:得普利麻)复合右美托咪定(Dex)的麻醉效果。方法58例全麻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瑞芬太尼、得普利麻,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麻醉前予以Dex静脉泵注,对照组患者予以等量生理盐水滴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时间、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Ramsay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为(8.56±2.42)min,短于对照组的(11.42±2.46)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即刻(T1)时,两组患者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T2)~术后5 min(T4)时,两组患者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较本组T1时升高,但观察组患者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1.15±0.32)分低于对照组的(2.55±0.42)分,Ramsay评分(2.68±0.45)分高于对照组的(1.79±0.3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0%,低于对照组的27.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全麻手术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得普利麻复合Dex的麻醉方式可缩短麻醉苏醒时间、稳定血流动力学、镇静效果好,减轻患者疼痛,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与芬太尼联合在ICU腹部外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镇静、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6月ICU腹部外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1例)和观察组(n=31例)。两组均采用芬太尼持续静脉泵入,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镇静镇痛,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啶镇静镇痛,比较两组镇痛镇静效果、镇静剂使用剂量、苏醒及达到镇静所需时间、血流动力学水平及安全性。结果:两组T2、T3时间点VAS评分分别为(2.40±0.31 vs 2.43±0.32和2.01±0.12 vs 2.05±0.15)、Ramsay量表评分分别(3.21±0.35 vs 3.20±0.33和3.01±0.25vs 3.00±0.24)均低于T1时间点(VAS评分2.94±0.69 vs 2.96±0.71;Ramsay量表评分3.57±0.61 vs 3.58±0.62)(P0.05);观察组右美托咪啶联合芬太尼镇痛镇静达到镇静所需时间(34.29±3.56) min长于对照组(23.63±3.21)(t=5.535,P=0.043);观察组镇静剂使用剂量(220.59±15.25)μg、苏醒时间(3.29±0.69)min均少(短)于对照组镇静剂使用剂量(386.44±18.92)μg、苏醒时间(7.56±1.21)min(t=6.294、6.092,P=0.023、0.025);两组T1、T2时间点心率[观察组T1(88.47±9.76)次/min、T2(86.41±9.43)次/min;对照组T1(89.53±10.41)次/min、T2(87.46±9.58)次/min]均高于T0时间点[观察组(78.78±4.35)次/min、对照组(79.12±4.41)次/min](P0.05);观察组T1、T2时间点MVP(79.58±5.71、87.53±6.76)mmHg高于对照组(74.12±4.69、75.26±5.61)mmHg(t=9.613、7.223,P=0.011、0.016);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与对照组的12.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14, P=0.643)。结论:将右美托咪啶联合芬太尼用于ICU腹部外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中能获得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缩短苏醒及达到镇静所需时间,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独使用右旋美托咪啶经鼻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气管插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例30~50岁的ASAⅠ~Ⅱ经前路颈椎去核减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利用1%丁卡因双侧鼻黏膜进行表面麻醉,15 min分别静脉缓慢泵入右旋美托咪啶2μg/kg组(Group D)、右旋美托咪啶1μg/kgⅣ联合舒芬太尼1μg/kgⅣ组(Group S)。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下经鼻气管插管。记录2组患者的警觉/清醒评分、插管评分(声门运动、咳嗽、肢体运动)、患者的耐受性评分、.插管后患者的唤醒满意度和配合度评分。结果右旋美托咪啶组警觉/镇静评分优于右旋美托咪啶复合舒芬太尼组(P0.05),患者能够表现更佳的配合度和满意度。结论 2μg/kg右旋美托咪啶可以满足经鼻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气管插管的镇静和镇痛作用,减少插管相关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究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盐酸贝那普利进行治疗,实验组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进行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降压效果。结果患者在经过1个月治疗以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高压与低压进行比较,数据不存在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以后,两组患者血压情况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有着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麻醉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认知功能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7月在辽宁省鞍山市双山医院接受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45例。低剂量组给予低剂量右美托咪定(0.3μg/kg)麻醉维持,高剂量组给予高剂量右美托咪定(0.9μg/kg)麻醉维持,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 d的简明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hs-CRP水平。结果术后3 d,低剂量组的MMSE评分(21.62±2.64)分高于高剂量组(18.37±2.52)分,hs-CRP水平(11.68±2.28)mg/L低于高剂量组(15.87±2.36)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麻醉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均可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但予以低剂量右美托咪定(0.3μg/kg)麻醉可更好地改善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预防认知功能障碍,并降低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