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9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46篇
耳鼻咽喉   28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8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66篇
内科学   138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07篇
特种医学   328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206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239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88篇
中国医学   198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2004年和2005年本校女教职工妇科查体结果的分析,发现女教职工中未被识别的疾病与致病因子,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通过两年查体结果的分析比较,进一步说明高校女教职工定期进行妇科查体的必要性。方法收集、整理2004年和2005年两年的妇科查体结果,并对不同年龄组的患病率进行分析、比较,查找原因。结果两年的查体结果表明,2005年各年龄段妇科疾病的发病率明显较2004年低,经卡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女教职工实施定期的妇科查体,对及旱发现妇科疾病、及时进行适当的治疗、保障女教职工的身体健康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香港九龙海底铁路建设中高气压作业与减压病发病情况。该工程有11条坑道,共计259 448个高压工作日,减压288 140人次,发生减压病1 534例。根据不同的工作压力,以暴露次数、高压工作日数及暴露4小时以上次数3种方法分别计算减压病发病率。结果表明:各种方法计算出的发病率都有随工作压力增高而上升的趋势,说明现用的减压表对不同的工作压力达不到同样的预防效果。本文还对3大主要工种和14个小工种的减压病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预适应锻炼对新兵急进高原后脑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120名新兵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面罩组、运动组和面罩复合运动组。在进入高原前,面罩复合运动组佩带低氧呼吸器小步快走10 min,休息5 min后重复进行,上、下午各进行4次,连续进行7 d;面罩组、运动组分别只佩带低氧呼吸器或单纯运动。在空运进入高原后,比较进高原前、后的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系统指标的改变,并对急性高原反应症状进行分析。结果使用低氧呼吸器复合小步快走5 min时动脉血氧饱和度可降到(80.5±5.7)%,达到预缺氧的目的。新兵进入3 658 m高原后,对照组、面罩组和运动组的数字跨度、目标追踪测试分值明显下降(P<0.05),而面罩复合运动组无明显改变(P>0.05);各组进藏前、后的简单反应时、数字译码和视觉保留均无显著性改变(P>0.05),手敏捷度则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面罩组、运动组和面罩复合运动组的急性高原反应发病率分别为13.3%、20.0%、20.0%、3.3%。结论进入高原前,应用低氧呼吸器辅以适当运动,能改善急进高原人群的即时听觉记忆能力和手部运动的速度及准确性,避免部分脑功能的损害,并使急性高原反应发病率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4.
During the years 1979–1986, a cohort of direct entrantexecutive officers in the Civil Service were followed up toexamine the prevalence and outcome of minor psychiatric morbidityin an occupational setting. All studies using epidemiologicalstandardized research methods agree, that prevalence rates arehigh in occupational settings. As in primary care settings,half of the illness episodes followed a chronic course, whichemphasizes the need for early detection and prompt managementof these conditions, and for evaluative studies of interventionstrategies.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研究及其药物疗效的回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采用国内、外文献综述方法,分析了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研究进展及治疗现状。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在诊断、治疗等方面尚存在许多问题,其更有效的治疗药物还有待于医、药学工作者的不断研究。  相似文献   
6.
ThedynamicdistributionofnitricoxidesynthaseinthesmallintestineofmicewithintestinalradiationsicknessWeiLichun(魏丽春);GuoYao(郭鹞)(...  相似文献   
7.
实验观察了“安全”减压和不适当减压条件下家兔减压病(DCS)的发病情况、Doppler超声以及血浆中TxB_2和6-keto-PGF_(1a)的变化;还观察了消炎痛对DCS的预防怍用。结果显示:减压愈不当,DCS发病愈重,Doppler超声气泡探测仪检测到的级别愈高。血浆TxB_2、6-keto-PGF_(1α)值在濒死动物中明显升高(P<0.01);存活动物中,TxB_2经历了下降、再恢复的过程(P<0.01),而6-keto-PGF_(1α)值未见明显变化。消炎痛在抑制血浆TxB_2升高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了DCS发病率。此结果表明:TxA_2、PGI_2参与了重型DCS的发病过程,消炎痛的顶防作用与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物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含量在减压病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将 16只实验兔放入加压舱中 ,于 5 min内用压缩空气加压至 0 .5 MPa,停留 6 0 min,然后于 5 m in内再减至常压。分别于进舱前、出舱后即刻和出舱后 2 4 h,应用心内穿刺方法采血 2 m l,分离血清 ,避免溶血。应用硝酸还原法和改良亚硝酸法分别及时测定血清 NO含量和 SOD活性。结果  (1)血清中 NO含量在减压出舱后即刻 [(112 .73± 15 .74 ) μm ol/ L]及出舱后 2 4 h[(117.6 0±16 .0 7) μm ol/ L],与进舱前自身对照 [(85 .33± 12 .6 8) μmol/ L]比较 ,明显增高 (P<0 .0 1)。 (2 )血清中SOD活性在出舱后即刻 [(6 5 .97± 16 .5 2 ) NU/ ml]与出舱后 2 4 h[(6 3.0 1± 16 .10 ) NU/ m l],与进舱前[(85 .84± 16 .6 8) NU/ ml]比较 ,均明显降低 (P<0 .0 5 )。结论  NO含量的增加和 SOD活性的降低可导致自由基生成增加 ,这可能在减压病的继发性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御制平安丹治疗晕动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御制平安丹(下称平安丹)治疗晕动病(运动病)343例,观察结果表明,平安丹服后有效率为92.8%,优于乘晕宁和人丹组(P<0.05~0.01)。平安丹可影响猫前庭感受器,抑制旋转后眼震,起到调节前庭—植物性神经功能的作用;它还能改善动物软脑膜微循环,有助于调整椎基底动脉、前庭通路等区域微循环障碍。以上效果与治疗剂量东莨菪碱(Scopolamine)相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伴有上肢局部水肿的颈椎病患者的发病机理和与手术颈椎减压的关系。[方法]总结分析4a来收治的10例伴有上肢局部水肿的颈椎病人,其中脊髓型颈椎病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2例,后纵韧带骨化型1例,7例行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内固定,1例行前路椎体次全切+单间隙间盘摘除植骨内固定,2例行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后观察患者水肿消退情况。[结果]10例病人上肢局部水肿不同程度消退,前路手术者较后路手术者消退快。[结论]颈椎病患者上肢水肿的发生与颈交感神经受激惹有关,通过前路或后路颈椎管减压,去除颈椎不稳、椎间盘突出、骨赘等交感神经受激惹因素,水肿可逐步消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