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3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5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0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82篇
内科学   383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318篇
预防医学   328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03篇
  2篇
中国医学   106篇
肿瘤学   8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19年5月20日,江苏省医保局推出调整了儿童专科夜间门诊诊察费收费标准举措。文章以江苏省某三甲综合医院为样本,围绕上述政策实施后儿科诊疗工作量、病人满意度、医院收入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上述政策可满足儿科病人就诊差异化需求,合理分流病人,保障急诊优先的诊疗秩序。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50例并殖吸虫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1987-1995年就诊的50例并殖吸虫病患者进行了分析,发现近年来本病在河南省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患者主要集中在豫西山区及丘陵地带。各年龄组中儿童占62%,男性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海南省结核病防治工作现状和经验。方法 根据全省各市(县)上报的结核病报表和有关总结材料,分析结核病现状、防治对策及效果。结果 海南省应用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以来,1992~2000年共检查可疑肺结核病患者192077例,查痰48670例,查痰率25.3%。发现并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31822例,其中涂阳病人22946例,涂阳新登记率从1992年12.8/10万上升到2000年48.4/10万。至2001年12月止,共治愈了21625例涂阳病人,总治愈率达94.2%。结论 海南省结核病疫情严重,近10年来经过应用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取得显著成效,证明该策略是控制结核病流行最有效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我国重要吸血双翅目昆虫区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我国不同生态地理区域内吸血双翅目昆虫的种类分布、吸血双翅目昆虫区系和虫媒病的关系、吸血双翅目昆虫区系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河北省吸血双翅目昆虫区系的现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预防和控制虫媒传染病,特别是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虫媒传染病和生物恐怖事件的发生,提供制定防控媒介昆虫预案的基本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广东汉族人蛋氨酸合成酶基因多态性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了解广东汉族人蛋氨酸合成酶基因的分布特点.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211例正常人蛋氨酸合成酶基因进行扩增,进行图谱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了不同种族间的分析比较.结果广东汉族人群中MS基因型以AA最多见,AG次之.AA基因型频率为0.8009、AG为0.1802、GG为0.0189.A基因型频率为0.8910、G为0.1090.与其他种族相比较,MS基因型在中国正常人群中的分布与白种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显著.结论蛋氨酸合成酶基因因多态性在不同种族间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本文记述四川省峨眉山蚋属Simulium蚋亚属Simulium一新种,以中国科学院院士胡经甫命名为经甫蚋S.(S.)jinfful sp.nov.该蚋与S.(S.)himalayense Purl,1930,S.(S.)taiwanicum Takaoka,1979.S.(S.)shanxlense Cai and An,2003,S.(S.)immortalls Cai and An,2003,S.(S.)chamlongi Takaoka and Suzuki,1984相似,但是,雌虫的生殖叉突具内突和外突,肛上板椭圆形,前腿基节、转节、股节棕黄色;生殖腹板板体短,其长约为顶端宽度的0.8倍,与上述蚋种明显不同。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医学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15年四川省上消化道恶性肿瘤(胃癌和食管癌)发病、死亡和潜在减寿情况。方法收集四川省24个肿瘤登记处上报的2015年恶性肿瘤发病、死亡及人口资料。提取ICD-10编码C15-C16选择食管癌、胃癌的发病和死亡数据,用SAS 9.3软件分别计算性别、年龄别发病和死亡的粗率、标化率、构成比、累积率(0~74岁)、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潜在减寿率(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rate,PYLLR)和平均减寿年(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AYLL)。标准人口采用2000年全国普查人口年龄构成和Segi’s世界人口年龄构成。结果2015年四川省肿瘤登记地区食管癌和胃癌发病率分别为29.29/10万和28.60/10万,分别居发病第3位和第4位;胃癌和食管癌死亡率分别为23.90/10万和22.20/10万,分别居死亡第3位和第4位;根据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年龄性别分布,男女性45岁后发病率和50岁后死亡率均显著升高;无论城乡,男性食管癌和胃癌各项发病和死亡指标均高于女性。农村地区人群食管癌和胃癌疾病负担高于城市。食管癌潜在减寿年数为23399人年,平均减寿年数为15.41年,减寿率为1.92‰;胃癌潜在减寿年数为25390人年,平均减寿年数为16.74年,减寿率为2.09‰。结论四川省食管癌和胃癌发病与死亡水平相对较高,男性为食管癌和胃癌的高发人群,45岁以上的中老人群是上消化道恶性肿瘤高风险人群,农村地区人群的上消化道肿瘤疾病负担高于城市。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2021年江苏省中药材生产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该省中药产业发展宏观管理和调控提供参考。方法:重点参考江苏省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办公室、江苏省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江苏相关岗站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中药学、统计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的技术方法,对2021年江苏省全域中药材种植面积、品种,以及中药材产量、产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1年,江苏省有68个县种植中药材,种植品种46种,种植面积共115.56万亩(1亩≈666.67 m^(2)),年产量54.06万t,年产值约69.38亿元。江苏省中药材种植面积及产量较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徐州市、盐城市、扬州市、南通市、泰州市和淮安市,占全省中药材种植总面积的97.72%。种植万亩以上的中药材有15种,种植面积达109.43万亩,占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的94.69%。本次统计中,江苏省乔木类中药材种植面积最大,种植面积为52.17万亩,占比45.14%;其次为草本类、藤本类、灌木类。江苏省重点中药材银杏、菊花、芡实、瓜蒌、黄蜀葵花和薄荷种植面积为40.97万亩,占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的37.44%;产量106336420 t,占全省中药材产量的19.66%。结论:本次统计结果反映了江苏省中药材的种植现状,为制定江苏省中药材生产及中药产业规划、调整农村中药材产业结构、建设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提供科学依据,为促进中药资源信息化做出必要准备。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城乡人群恒牙龋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13  
目的:了解福建省居民口腔健康状况及流行趋势,为今后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开展口腔保健项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福州市、泉州市、南平市的5,12,15,18,35-44及65-74岁年龄组的城乡人群12792人(男女各半)进行口腔检查。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大,龋均、患龋率、充填率呈上升趋势(P<0.01)。35-44岁、65-74岁年龄组龋均、患龋率城市高于农村(P<0.01),其他年龄组城乡之间差别无显著性(P>0.05)。各年龄组充填率城市均高于农村(P<0.01)。福建省城乡居民的恒牙患龋率、龋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应从小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增强口腔健康意识,加大实施口腔预防保健措施的力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统计2021年四川省中药材栽培面积与产量。方法:利用统计学方法与相关分析方法,对2021年四川省中药材栽培情况及栽培中药材的种类、面积、产量、加工量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汇总四川省150个县区的统计数据,2021年全省栽培中药材品种208个,在地面积470.04万亩(1亩≈666.67 m^(2)),年度新增面积56.44万亩,产量为56.82万t,加工产量5410 t。结论:各地区中药材栽培与初加工产业发展不均衡,川东北地区发展较快,栽培中药材的种类多、产量大,初加工量也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