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9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36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01篇
内科学   13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753篇
预防医学   4592篇
药学   180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3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55篇
  2013年   313篇
  2012年   400篇
  2011年   348篇
  2010年   323篇
  2009年   283篇
  2008年   382篇
  2007年   294篇
  2006年   271篇
  2005年   286篇
  2004年   287篇
  2003年   230篇
  2002年   250篇
  2001年   231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了解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消毒现状,提高农村饮用水卫生质量。方法采用现场水样检测方法,对河南省农村部分集中式供水工程饮用水卫生质量及管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河南省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源类型以地下水深井为主,占87.3%。配备二氧化氯消毒设施的供水工程的占31%,消毒设施能正常运行的占14.9%。无消毒设施的供水工程水质细菌超标率达到36.6%,有消毒设施但不能正常运行的供水工程水质细菌超标率为35.0%,消毒设施能正常运行的供水工程水质细菌超标率为23.6%。结论河南省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消毒设施配置率较低,饮用水卫生质量堪忧,加大消毒设施的投入和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陕西省2016—2018年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毒理学指标达标情况和变化趋势。方法 2016—2018年在陕西省全部102个涉农县(区)辖区设置农村饮用水监测点。每个乡镇选择1~2处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出厂水和末梢水及分散式供水的末梢水作为监测点,共设置18 284个监测点。于每年4—6月枯水期和7—9月丰水期分别采集水样,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 5—2006、GB/T 5750. 6—2006、GB/T 5750. 8—2006)进行实验分析,通过"全国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整理水质监测信息。参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按照不同年份、水期、水源类型、水处理方式和地域对常规指标中的11项毒理学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2016—2018年陕西省农村生活饮用水毒理学指标整体达标率为81. 02%,超标较严重的前4位指标依次为氟化物(9. 74%)、硝酸盐氮(6. 09%)、六价铬(4. 50%)和砷(1. 44%),其余超标指标的超标范围为0. 01%~0. 32%;镉、硒、氰化物、氟化物和硝酸盐氮在不同年份的水质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其中硒、氰化物、氟化物、硝酸盐氮达标率随着年份的递增呈上升趋势(P<0. 05);镉、硒在丰水期达标率高于枯水期,硝酸盐氮在枯水期达标率高于丰水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砷、镉、六价铬、铅、硒、氟化物和硝酸盐氮在地表水中的达标率高于地下水(P<0. 05);集中式供水工程不同供水方式水质毒理学整体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1),常规处理水质达标率最高,其次为沉淀、过滤方式;关中、陕北和陕南地区超标指标种类数分别为10种、10种和4种,砷、镉、六价铬、铅、硒、氟化物和硝酸盐氮等7项指标的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陕西省农村生活饮用水毒理学指标整体达标率较低,氟化物、硝酸盐氮、六价铬和砷超标严重且存在明显的地域特征。今后应重点关注超标毒理学指标,从水源供给和处理技术等方面保障饮水安全卫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青海省农村饮用水中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的分布特征,对农村饮用水水质进行评价,确保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对全省8个市(州)水样进行采集、运输、保存及检测,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各市(州)的氯化物、硫酸盐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1. 052、115. 861,P <0. 05),饮用水中氯化物、硫酸盐达标率分别为98. 0%、96. 7%;各市(州)的硝酸盐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 070,P <0. 05),符合国家标准。结论各市(州)部分水样氯化物、硫酸盐浓度超标。有关部门应加强监测,提高饮用水质量,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4.
5.
德庆县自然村生活饮用水质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德庆县自然村生活饮用水的质量,为创建生态文明村寻找合适的水源。方法:采集还未有自来水的自然村的生活饮用水共139份,根据2001年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进行检测。结果:139份饮用水中不合格者52份,经整改后仍不合格者37份。结论:德庆县要创建生态文明村普及自来水应加强检验,寻找水质良好的水源。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兵团农牧团场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保证供水安全,为今后兵团农牧团场开展改水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2年10月-2003年9月对全兵团农牧团场生活饮用水进行了监测,按照<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2001)进行水样的采集、检测和评价.共采水样1 639件,枯水期804件,丰水期835件.  相似文献   
7.
石家庄市自建集中式供水设施卫生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建集中式供水是指除城建部门建设的各级自来水厂外,由各单位自建的集中式供水方式.加强自建集中式供水设施的卫生监督管理,保障饮水卫生安全,一直是各级政府及卫生监督机构关注的问题.为掌握我市城中村居民生活饮用水质量现状,对市内自建集中式供水设施开展了饮用水卫生调查.  相似文献   
8.
<正>按照局卫生处、技术监督处、生活管理中心、局工会四部门联合下发的胜利卫发[2003]8号文件“关于开展纯净水、矿泉水、净化水卫生质量统一检查的通知”精神,以上四部门与局卫生防疫站分别抽调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电化学杀菌过程中副产物三氯甲烷的生成因素。方法 取滤后水 (三层滤料快滤池后、投放液氯前 )分别以石墨、Ti(基 ) - Ti为电极 ,配制不同 SO42 - 和 Cl- 浓度的实验水样 ,调节不同槽电流密度 ,电解不同时间后 ,取样分析 ,考察在不同条件下 CHCl3 的产生情况。结果 采用 Ti(基 ) - Ti电极的间歇电解过程中产生的 CHCl3 比采用石墨电极时多 ,且电流密度越大 ,产生的 CHCl3 越多。加入微量电解质 Na2 SO4对 CHCl3 的产生量无显著影响 ;加入微量电解质 Na Cl,〔CHCl3 〕随〔Cl- 〕的增大而增大。结论 在饮用水电解杀菌时应采用石墨电极 ,电解时间不宜超过 10分钟 ,电流密度宜 1m A/ cm2 ,以使 CHCl3 的生成量最小  相似文献   
10.
2004年广西部分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抽样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炜  钟格梅  陈莉  李裕利 《广西医学》2005,27(6):938-940
近年来,由饮用水污染引起的中毒事件及传染病暴发性流行在广大农村地区屡有发生,严重危害农村地区居民尤其是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为了进一步了解广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为政府制定与实施农村安全饮水规划提供科学数据,我们于2004年对广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进行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