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6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10篇
预防医学   87篇
药学   54篇
  1篇
中国医学   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由于精神病患者病程长,难于治愈,且易复发而致反复住院,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使家属对患者疾病的康复丧失信心,护士应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利用探视机会,认真宣传相关精神卫生知识、预防措施,让探视者了解精神病的性质、症状表现和康复因素,给患者更多的体谅、理解、关怀和爱护,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文从探视前,中,后分别探讨探视中的各种问题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
陈强  黄国光 《微创医学》2004,23(2):153-154
目的分析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新入院时的冲动行为特点,以利于采取防范措施.方法在新入院的147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冲动行为的31例为研究组,无冲动行为的116例为对照组.结果冲动行为组年龄小、文化程度低、自知力缺乏、有幻觉妄想、脑电图和脑电地形图异常(P<0.01或0.05).冲动行为多受幻觉、妄想支配,与自知力缺乏有关;冲动行为方式以伤人毁物为主;冲动对象主要是病区物品和护理人员.结论应加强精神科监护,采取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做好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对精神科门急诊中有冲动伤人行为的精神病患者进行详细分析,提出兴奋、躁动、情绪失控、幻觉、妄想状态及处置不当等可能原因与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徐锐 《大众健康》2007,(7):49-49
炎炎夏日给忙碌的现代人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不适的困扰,情绪的困扰也日渐明显。“夏季情感障碍症”越来越引来人们的关注,心理学家称之为“情绪中暑”。[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勃起功能障碍(ED)和抑郁症通常同时存在。抑郁症可导致ED,而ED亦可导致抑郁。另外,几乎所有的抗抑郁药物(如三环类、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均可干扰勃起的自主神经冲动的传导而导致ED。  相似文献   
6.
病理性购物     
对病理性购物的流行病学、病因、临床特征和诊断、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实验在164只家兔身上进行。目的在于了解腹部迷走神经(AVN)的冲动如何从外周传向延髓;在延髓内投射分布的特征;由AVN涛发的内脏—躯体肌反射(VSR)的性质以及针刺对它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冯青  朱伟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1):500-501
精神病人由于受病态思维活动的支配,随时可能出现冲动伤人行为。由于精神科所收治的这些特殊病种,加之封闭的环境条件,医护人员遭受患者的攻击是经常的,有时受伤很重,甚至造成致命的后果。因此,一些医务人员因恐惧感而不愿到精神病院工作。为了解医护人员遭受病人冲动伤害后的心理状况,对本院曾遭受病人攻击的56名医护人员进行了调查,就其心态作初步分析,掌握一些经验和资料,希望能引起广大医护人员的重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职校生常见心理问题成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光明 《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0):153-153
1对逆反心理的教育“可怜天下父母心”,然而父母、教师倾注的爱心作用于学生个体之时,未必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有时会适得其反。三年级女生杨某在开学初突然离家出走,几天后身无分文,幸遇一位大学生资助送返。班主任多次上门劝说都毫无结果。  相似文献   
10.
冲动控制障碍伤人案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资料被鉴定人:男,17岁,高一学生,2002年9月至2003年6月期间,先后20余次在中午或晚放学时在曾经就读过的初中附近,用事先准备好的锥子、刀片等工具,扎伤独自行走女学生的背部、肩部或臀部,而后逃离现场,造成当地中学生极度恐慌2003年6月其作案后在返回现场观望伤者反应时被抓获。该人平素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与别人交往、自闭。不愿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向他人倾诉。内心孤傲、好高骛远、自尊心强。幼时发育正常,父母抚养长大,家庭关系好,生活顺利,无精神病家族史。在班级任班干部,工作认真负责,关心集体,尊重师长,学习成绩很好,老师同学都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