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5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83篇
内科学   204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7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5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69篇
中国医学   15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UHPLC-Q-TOF-MS代谢组学探讨艾灸关元穴对老年大鼠肾代谢物的影响,进而为艾灸关元穴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方法 将8月龄SD雄性大鼠设为成年对照组(8只),21月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8只)、老年金匮肾气丸组(7只)、老年艾灸组(8只)。老年金匮肾气丸组每日按体重给药,老年艾灸组每日艾灸关元穴15 min,均每周5天。实验持续13周后检测大鼠肾组织线粒体呼吸耗氧速率、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以及血清肾功能指标,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结合UHPLC-Q-TOF-MS技术对大鼠的肾组织进行代谢轮廓分析,筛选代谢差异物并进行鉴定。结果 与老年对照组比较,老年艾灸组大鼠肾线粒体的呼吸耗氧速率和SDH酶的活力显著提高(P<0.01)。代谢组学结果显示,肾组织中筛选出13个共同差异化合物,分别是丁酸十二烷基酯、亚油酰胺、5-甲基四氢叶酸、PC(16∶0/22∶5(7Z,10Z,13Z,16Z,19Z))、6,8-二羟基嘌呤、1,2,3-丙烷三羧酸、3-(4-甲氧基苯基)-2-氧代丙酸、吲哚-3-乙酰甘氨酸、亚麻油酸、9,10-环氧十八烷酸、二十二碳五烯酸(22n-6)、牛磺胆酸、LysoPS (18∶0/0∶0)。结论 艾灸关元穴可通过调控老年大鼠的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亚油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来调节肾的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索《针灸大成》中与气海穴治疗作用相关的文献条文,总结气海穴在治疗各系统疾病中运用频次较高的疾病及其配穴规律,为临床针灸对气海穴的使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中华医典》(第五版)中《针灸大成》作为文献检索来源,将气海穴及气海穴的别称“脖胦”“下肓”“丹田”“肓之原”“肓原”“下言”和“气泽”为检索词,用计算机检索工具及人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检索符合要求的文献条文,通过建立本研究的数据库,频次分析、条形统计图比较分析等方法,总结出气海穴在治疗各系统疾病中的运用频次及其配穴规律。结果:在《针灸大成》所涉及的条文中,气海穴尤善治疗内科疾病,在治疗内科疾病中排名前3位的是脾胃系病症、气血津液疾病、肾系病症和妇科疾病,气海穴配穴习惯为上下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以及前后配穴法,其中主要为前后配穴法和同名经配穴法。结论:气海穴《针灸大成》中单穴应用占比最高,而在气海穴众多配穴中,运用了本经配穴法、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配穴归经主要来自任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同名经配穴法,同气相求,可增加疗效;与气海穴配伍较多的足太阳膀胱经以背腧穴为主,此为前后配穴法,亦称腹背阴阳配穴法,腹部为阴,腰背为阳,前后配穴法可起到“从阳引阴”亦可“从阴引阳”的作用,以达到调节阴阳,调和脏法,调畅经络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重灸中脘穴对脾胃虚寒型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肠激素、胃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88例脾胃虚寒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重灸中脘穴治疗。疗程结束后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胃动力学(胃收缩频率、胃排空时间、胃排空率)、主要临床症状评分等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GAS、MTL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胃收缩频率、胃排空时间、胃排空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重灸中脘穴治疗脾胃虚寒型2型糖尿病胃轻瘫,可调节胃肠激素,改善胃肠动力,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5.
本文报道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批内CV小于2.0%,批间CV小于3.5%,表明该法简便,快速,精密度和准确度高,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6.
神阙穴贴药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超声穿透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神阙穴贴补血益精透皮贴剂,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超声穿透速度(SOS)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30例。分4组治疗。即补血益精透皮贴剂组(A组),西药对照组(B组),补血益精药丸组(C组),空白对照组(D组)。结果:补血益精透皮贴剂组能显著提高超声穿透速度。结论:补血益精透皮贴剂组与补血益精药丸组和西药对照组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调整作用基本一致。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神阙穴敷贴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钙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神阙穴贴补血益精透皮贴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钙素 (BGP)的影响。方法 选择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30名 ,分神阙穴贴药组 (补血益精穴位透皮贴剂 )、西药组 (羟乙磷酸钠片 )、中药组 (补血益精药丸 )、空白对照组。结果和结论 穴位敷贴组能显著提高骨钙素 (7.69± 1.65 )。穴位敷贴组与中药组 (7.82± 0 .99)和西药对照组 (7.13± 0 .89)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骨钙素调整作用基本一致 (P>0 .0 5 )。  相似文献   
8.
高旸 《天津中医药》2004,21(1):31-32
[目的]观察互动式针刺法治疗夜尿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样分组 ,应用互动式针刺法治疗60例为观察组 ,应用非互动式治疗60例为对照组 ,对临床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 0%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互动式针刺法治疗夜尿频症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其应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石门穴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石门穴的局部解剖、针灸方法、主治功效及其对尿路感染、小儿遗尿、妇女避孕等验案四则。  相似文献   
10.
Until recently,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CRF) has been overlooked as a potential modifier of the inverse association between obesity and mortality (the so-called obesity paradox), observed in patients with known or suspected cardiovascular (CV) disease. Evidence from five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ies of 30,104 patients (87% male) with CV disease indicates that CRF significantly alters the obesity paradox. There is general agreement across studies that the obesity paradox persists among patients with low CRF, regardless of whether adiposity is assessed by body mass index, waist circumference, or percentage body fat. However, among patients with high CRF, risk of all-cause mortality is lowest for the overweight category in some, but not all, studies, suggesting that higher levels of fitness may mod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fatness and survival in patients manifesting an obesity paradox. Further study is needed to better characterize the joint contribution of CRF and obesity on mortality in diverse 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