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28篇
  免费   750篇
  国内免费   228篇
耳鼻咽喉   1794篇
儿科学   100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902篇
口腔科学   173篇
临床医学   948篇
内科学   568篇
皮肤病学   113篇
神经病学   373篇
特种医学   353篇
外科学   656篇
综合类   1385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510篇
眼科学   123篇
药学   631篇
  1篇
中国医学   1446篇
肿瘤学   19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410篇
  2020年   354篇
  2019年   302篇
  2018年   276篇
  2017年   370篇
  2016年   381篇
  2015年   331篇
  2014年   667篇
  2013年   597篇
  2012年   697篇
  2011年   669篇
  2010年   517篇
  2009年   436篇
  2008年   391篇
  2007年   384篇
  2006年   335篇
  2005年   295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249篇
  2002年   213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56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55篇
  1984年   54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24篇
  1977年   14篇
  1976年   9篇
  197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Among the chief limitations in achieving early detection and control of animal‐origin influenza of pandemic potential in high‐risk livestock populations is the existing lag time between sample collection and diagnostic result. Advances in molecular diagnostics are permitting deployment of affordable, rapid, highly sensitive, and specific point‐of‐capture assays, providing opportunities for targeted surveillance driving containment strategies with potentially compelling returns on investment. Interrupting disease transmission at source holds promise of disrupting cycles of animal‐origin influenza incursion to endemicity and limiting impact on animal production, food security, and public health. Adoption of new point‐of‐capture diagnostics should be undertaken in the context of promoting robust veterinary services systems and parallel support for operationalizing pre‐authorized plans and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that will ensure that the full potential of these new platforms is realized.  相似文献   
2.
目的报道医源性面瘫的手术治疗经验,探讨其发生原因、处理措施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俞募配穴针刺治疗中风后便秘(虚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中风后便秘(虚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在中风常规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下,治疗组采用耳穴贴压联合俞募配穴针刺,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法。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便秘症状积分、胃肠激素水平及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胃肠激素P物质(SP)水平及便秘患者生存质量量表(PAC-QOL)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便秘症状积分、胃肠激素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俞募配穴针刺治疗中风后便秘(虚秘)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环境水样中痕量铜的浊点萃取(cloud point extraction,CPE)-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FAAS)测定法。方法样品在p H 9.5的条件下,加入0.4 ml的1 mmol/L 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5-Br-PADAP)溶液,0.1%氯化钙溶液0.1 ml,5%(W/V)Triton X-114溶液0.8 ml,40℃加热15 min后离心,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检测。结果在2~240μg/L的线性范围内,所得回归方程为A=0.002 7c+0.024 6,r=0.995 8。以3倍信噪比计算,方法的检出限为0.62μg/L,富集倍数为36.58倍,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6.28%~98.08%,RSD为1.67%~3.13%。结论该方法简单、灵敏,具有良好的重现性,适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机制。方法:将SOD1G93A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及利鲁唑治疗组,每组各8-10只。小鼠日龄30 d后,针刺组选取双侧天枢穴(ST25)及足三里穴(ST36)予以电针治疗。利鲁唑治疗组按照30 mg/(kg·d)的剂量予以90 d日龄小鼠灌胃治疗,1次/d。模型组及对照组常规饲养,不予干预。于小鼠电针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对4组进行体质量记录及行为学观察。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脑干及脊髓中IBA-1和TNF-α表达变化。结果:正常组小鼠精神状态及运动功能良好,针刺组及利鲁唑组小鼠较模型组精神状态及运动功能明显改善; 转棒实验结果显示针刺组及利鲁唑组小鼠潜伏期较模型组延长;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在模型组脑干IBA-1阳性细胞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 而利鲁唑组IBA-1阳性细胞表达虽有降低,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该结果与IBA-1阳性细胞在脊髓L4-5节段表达趋于一致(P<0.05)。针刺治疗后脊髓中促炎因子TNF-α表达明显减少(P<0.05),但利鲁唑组较模型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治疗及利鲁唑灌胃治疗均可以改善小鼠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但早期针刺干预明显减少脑干及脊髓中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抑制促炎因子TNF-α释放,表明电针治疗ALS有效,其机制可能与针刺抑制神经炎症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