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031篇
  免费   6636篇
  国内免费   2020篇
耳鼻咽喉   317篇
儿科学   2231篇
妇产科学   967篇
基础医学   5429篇
口腔科学   1001篇
临床医学   8166篇
内科学   22191篇
皮肤病学   384篇
神经病学   5449篇
特种医学   11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4179篇
综合类   11111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4490篇
眼科学   2200篇
药学   6827篇
  45篇
中国医学   3490篇
肿瘤学   1095篇
  2024年   198篇
  2023年   1440篇
  2022年   1608篇
  2021年   3602篇
  2020年   3215篇
  2019年   2898篇
  2018年   2869篇
  2017年   2846篇
  2016年   3002篇
  2015年   2880篇
  2014年   4858篇
  2013年   5728篇
  2012年   4291篇
  2011年   4597篇
  2010年   3617篇
  2009年   3558篇
  2008年   3340篇
  2007年   3271篇
  2006年   2851篇
  2005年   2501篇
  2004年   2092篇
  2003年   1681篇
  2002年   1500篇
  2001年   1375篇
  2000年   1095篇
  1999年   941篇
  1998年   864篇
  1997年   778篇
  1996年   706篇
  1995年   611篇
  1994年   583篇
  1993年   576篇
  1992年   533篇
  1991年   437篇
  1990年   387篇
  1989年   380篇
  1988年   329篇
  1987年   269篇
  1986年   273篇
  1985年   368篇
  1984年   335篇
  1983年   168篇
  1982年   261篇
  1981年   188篇
  1980年   192篇
  1979年   107篇
  1978年   98篇
  1977年   77篇
  1976年   60篇
  1970年   5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
背景:原发性线粒体病具有高度的临床和遗传异质性,其中周围神经是线粒体病的常见受累器官之一。 目的:总结COX20基因变异相关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特征。 设计:病例系列报告。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诊治的COX20基因变异相关周围神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基因检测结果及治疗效果,并以“COX20”、“线粒体复合物Ⅳ缺乏症(Complex Ⅳ deficiency)”为关键词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从建库至2021年12月。总结已报道COX20基因变异与临床表型的关系。 主要结局指标:临床表型和COX20基因变异位点。 结果:4例患儿纳入分析,男、女各2例,其中3例自幼运动发育落后。4例均在儿童期起病,均以行走不稳为首发症状。肌电图均提示多发性周围神经损害改变,感觉神经轴索受累为主。4例患儿均携带COX20基因复合杂合变异,包括错义变异2个,无义变异和移码变异各1个,其中移码变异c.262delG(p.E88Kfs*35)尚未见报道。文献复习目前共报道COX基因变异18个家系22例患儿(包括本文病例),起病中位年龄为5(1.0~17)岁,22例均以行走困难或步态不稳起病,11例(50.0%)有精神运动发育迟滞,病程中14例(63.6%)出现构音障碍,14例(63.6%)出现肌力下降和/或足部畸形,8例(36.4%)出现共济失调,6例(27.3%)出现肌张力障碍,5例(22.7%)存在认知倒退等。21例患儿行神经传导及肌电图检查,19例(90.5%)提示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头颅(18例)及脊髓(10例)MR检查提示,脊髓萎缩4例(40%),小脑萎缩4例(22.2%)。9例患儿已无法独立行走,丧失独立行走能力中位年龄为10(7~21)岁。目前共报道9个变异位点,4种变异类型,其中错义变异5个,剪切变异2个,无义变异和移码变异各1个。 结论:COX20基因变异患者多早期起病,以周围神经系统病变为主要表现,可合并构音障碍、共济失调、肌张力障碍、认知倒退等,病情逐渐进展,致残率高。COX20基因变异类型以错义变异最常见。  相似文献   
3.
4.
5.
Transient stress hyperglycemia in the setting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s a frequent phenomenon. Its transient nature should not dissuade the clinician from management of elevated blood glucose in a patient after an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is case presents an adult patient after an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transient stress hyperglycemia and the evidence used to identify optimal pharmacologic management and secondary prevention.  相似文献   
6.
7.
8.
9.
观察并评估角膜电刺激对糖尿病大鼠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模型的影响。方法:实验 研究。健康雄性Sparague-Dawley大鼠40只,随机分组后抽出8只作为正常大鼠组。余下32只先予 以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抽出8只作为糖尿病组,余下 24只糖尿病大鼠采用孟加拉玫瑰红联合532 nm激光方法建立AION大鼠模型。将24只造模成功的 AION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分别为AION模型组,不予任何处理;电刺激组,予以角膜电刺 激(刺激参数为:电流1 mA,频率20 Hz,波宽1 ms/phase,刺激时间1 h,隔日1次,刺激2周);假电 刺激组,电极安放位置与电刺激组相同,仅不接通电源。2周后5组大鼠进行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 层扫描和视觉诱发电位,然后处死,行视网膜及视神经冰冻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数据采用 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正常大鼠组视盘上半部视网膜厚度为(211±13)μm, 糖尿病大鼠组为(206±16)μm,AION模型组为(240±54)μm,假电刺激组为(216±11)μm,电刺 激组为(198±4)μm,5组视盘上半部视网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54,P=0.038)。其中AION 模型组视盘上半部视网膜厚度高于正常组、糖尿病组、电刺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正常组与糖尿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ION模型组与假电刺激组未见明显差异。视觉诱发电位示 AION模型组N1潜伏期较电刺激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P<0.001);AION模型组P1潜伏 期较正常组、糖尿病组、假电刺激组、电刺激组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2.5、2.6、3.2, P<0.05);电刺激组N1-P1波幅大于假电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P<0.001)。结论:角膜电 刺激能促进糖尿病大鼠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模型肿胀的视盘变薄,加速视盘水肿的消退,同时在 一定程度上改善视功能。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