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19(CK19)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54例TCC中CK19的表达,并进行分组比较.结果:CK19的异常表达复发组为(0.6459±0.05164),未复发组为(0.6020±0.04902),对照组为(0.5688±0.02475),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CK19的表达与TCC 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为CK19在临床预测TCC复发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K19、CK20、bFGF的表达及其与膀胱移行细胞癌(TCC)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54例TCC标本中CK19、CK20、bFGF的表达进行检测,并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CK19的表达在有否复发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不同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CK20的表达在不同的病理分级,临床发期及有否复发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P<0.0001)。bFGF的表达在不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有否复发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CK19、CK20、bFGF的表达与TCC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为临床更好地诊断膀胱肿瘤、观察疗效、预测复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化疗药物对肺癌患者血浆ET、CYFFRA21-1、CEA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检测肺癌患者血浆内皮素(Endothlin,ET)、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on Fragment Antigen21-1,CHFRA21-1)、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n,CEA)水平及化疗对它们的影响,以探讨血浆ET、CYFRA21-1、CEA在肺癌发病及预后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29例正常人及68例肺癌患者化疗前、化疗1个周期后、化疗2个周期后血浆ET、CYFRA21-1、CEA测值,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化疗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ET、CYFRA21-1测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化疗后ET1CYFRA21-1、CEA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而小细胞肺癌患者ET、CYFRA21-1、CEA测值则无明显变化(P>0.05)。化疗前Ⅱ-Ⅳ期肺癌患者ET、CYFRA21-1测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Ⅱ、Ⅲ、Ⅳ各期间ET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CYFRA21-1、CEA测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血浆ET的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期相平行,病期越晚者血浆ET测值越高。血浆ET、CYFRA21-1、CEA的水平与疗效呈正相关(P<0.05)。血浆ET测值受心脏病、吸烟、性别因素的影响,血浆CEA测值受吸烟因素的影响。结论:ET、CYFRA21-1、CEA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有关联,化疗可使ET、CYFRA21-1、CEA水平降低,而对小细胞肺癌则无明显影响。肺癌患者ET、CYFRA21-1、CEA的升高有可能成为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标志物,ET、CYFRA21-1、CEA可对判断肿瘤疗效有一定作用。但应考虑心脏病、吸烟、性别因素对ET、CEA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细胞角蛋白片段抗原(CYFRA21-1)及β2微球蛋白(β2-MG)联合检测在鉴别诊断肺癌性胸腔积液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固相夹心免疫放射量度法(RIA)和免疫透射比浊法(ITA)分别对40例良性胸腔积液和40例恶性胸腔积液进行CYFRA21-1、β2-MG含量检测.结果 CYFRA21-1在恶性胸腔积液组中含量(78.80±24.90)μg/L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组(26.20±15.60)μg/L (P<0.05),而β2-MG在良性胸腔积液组中含量(6.11±0.87)mg/L明显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3.12±0.91)mg/L (P<0.05),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特异性至96.3%,灵敏度降为77.0%.结论 联合检测CYFRA21-1、β2-MG可显著提高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具有重大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组织中间层上皮细胞构成比例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前列腺癌标本分别进行CK5、CK8免疫组化染色将前列腺癌分为两类:即以中间层上皮细胞为主的前列腺癌(CaP-INT)共计32例和以腔面层上皮细胞为主的前列腺癌(CaP-LUM)共计28例。比较两类前列腺癌雄激素受体(AR)阳性率、患者年龄、血清t-PSA、前列腺体积、G leason评分、临床分期、雄激素抵抗率的差异。结果:两类前列腺癌相比较,CaP-LUM的AR阳性率为(77.21±10.22)%,而CaP-INT其阳性率为(24.42±11.41)%,CaP-INT的AR阳性率明显低于CaP-LUM(P<0.05)。远处转移的病例数,CaP-INT为14例,CaP-LUM为4例,CaP-INT转移率明显高于CaP-LUM(P<0.05)。在行内分泌治疗的患者中,CaP-INT组共26例,有6例进展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IPC);CaP-LUM共23例,有1例进展为AIPC,两者亦有显著差异(P<0.05)。CaP-INT在局部临床分期上也显著高于CaP-LUM(P<0.05)。而两类前列腺癌在年龄、血清t-PSA、前列腺体积及G leason评分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间层上皮细胞增多和前列腺癌侵袭性增加、肿瘤转移性增强及产生雄激素抵抗相关。  相似文献   
6.
细胞角蛋白20在51例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兆亮  朱建善  刘强  许雁萍 《上海医学》2005,28(6):487-489,F005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20(CK20)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1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和22例非肿瘤性膀胱黏膜中CK20的表达,并分析肿瘤细胞中CK20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CK20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2.55%,在非肿瘤性膀胱黏膜中无表达(P<0.001)。CK20阳性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和肿瘤分期成正相关(P值均<0.05),而与患者性别、肿瘤的大小和数目不相关(P>0.05)。结论CK20可作为膀胱尿路上皮癌诊断的一个重要的免疫标记抗体,其检测为膀胱尿路上皮癌恶性程度的判定、预后分析及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