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59篇
内科学   10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504篇
预防医学   81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238篇
中国医学   110篇
肿瘤学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健康世界》2006,(8):12-13
科学饮酒有利于心脏健康;高血压可能引起女性性功能障碍;新型口香糖可清除口腔致癌物质;阿斯匹林有助对抗听力老化;长寿没有秘密 少吃多运动;叶酸提高体外受精生双胞胎的几率;车内空气污染也会引发心血管疾病;[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川崎病是以血管炎为中心的全身性脏器炎症,经数月可自然消退的自限性急性炎症。除血管炎(特别是冠状动脉)外的病变,如心包炎、心肌炎、胆囊炎、脑膜炎、神经炎等各种脏器炎症不留后遗症,且大部份自然痊愈。冠状动脉炎也大部份采取同样经过,但由于动脉瘤易形成血栓,可引起冠状动脉闭塞,而发展成为缺血性  相似文献   
3.
背景:为了长期预防心血管疾病,目前美国有5千万以上的成年人定期服用阿斯匹林,所用剂量通常为81mg/d或325mg/d。关于长期服用阿斯匹林的最佳剂量目前仍有争议。 目的:复习阿斯匹林的作用机制,对论述阿斯匹林剂量、效果和安全性相互关系的临床文献进行系统回顾。证据获取:使用MEDLINE和EMBASE(至2007年2月)对相关英文文献进行系统回顾。所用检索词为:阿斯匹林或乙酰水杨酸和剂量。检索限于临床试验,通过审查相关原始资料报告和综述文章的参考文献进一步扩展检索范围。已发表的关于心血管患者使用不同剂量阿斯匹林的前瞻性研究亦纳入分析。 证据综合:尽管药理学数据证实长期服用30mg/d阿斯匹林足以充分抑制血小板血栓烷生成,但是目前批准使用的剂量高达1300mg/d。在美国,最常采用的剂量为81mg/d(60%),其次为325mg/d(35%)。现有证据(主要来自二级预防观察研究)支持下述观点:阿斯匹林剂量大于75至80mg/d并不提高疗效,更大剂量反而增加出血事件发生率,后者主要与胃肠道毒性有关。 结论: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现有临床数据并不支持常规、长期使用大于75~81mg/d剂量阿斯匹林。较高剂量的阿斯匹林虽然常用,但是并不能更好地预防心血管事件,而且发生胃肠道出血的危险增加。  相似文献   
4.
以肠溶阿斯匹林为主治疗秋季腹泻与临床初步评价。方法 :15 0例 6月~ 2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基本条件大致相同 ,其中治疗组 76例用肠溶阿斯匹林治疗 ,其他治疗两组完全一致。结果 :15 0例全部治愈 ,3d治愈率治疗组为 38.1% ,对照组为 12 .0 % ,χ2 =13.14 ,P <0 .0 1;平均住院天数治疗组为 4 .6 7± 1.13,对照组为 5 .2 1± 2 .78,t =2 .37,P <0 .0 5。结论 :肠溶阿斯匹林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有效 ,且经济、药源广 ,笔者观察未发现任何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5.
西洛他唑治疗脑动脉硬化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组30例均符合脑动脉硬化的诊断,均为男性,年龄65~80岁。临床症状为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失眠。人院时查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异常。所有患者人院后未接受肠溶阿斯匹林,潘生丁、肝素等影响凝血的药物治疗,给予西络他唑片lOOmg2次/d口服,15d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头痛头晕消失,记忆力和睡眠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检查全血粘度切变率示。  相似文献   
6.
布洛芬可能有限制阿斯匹林的心脏保护作用。本文对已知心血管疾病病人在给予低剂量阿斯匹林和布洛芬后是否增加心血管死亡危险进行了评价。研究对象为 1989年 1月 1997年 12月期间住Tayside医院 ,诊断为心肌梗死、心绞痛、中风或短暂缺血性发作和周围血管疾病病人 ,共计 710 7例 ( 2 710 0岁 ) ,随机将其分四组 :( 1)单独服用阿斯匹林组 (n =62 85 ) ,( 2 )阿斯匹林加布洛芬组 (n =187) ( 3 )阿斯匹林加双氯酚酸组 (n =2 0 6) ,( 4 )阿斯匹林加任何非类固醇抗炎药物组 (n =42 9) ,各组心血管疾病分布情况相似。因任何原因和心血管疾病死亡…  相似文献   
7.
《看医生》2004,(9):53-53
  相似文献   
8.
目前,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主张早期开始抗血小板、抗凝治疗以减少冠脉事件的发生。我们自2003年3月~2003年6月对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阿斯匹林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消心痛、阿斯匹林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90.00%、82.50%,对照组分别为65.00%、55.00%.两组差异显著;两组血黏度、血脂、TXA2、血小板聚集率均降低,而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结论 血塞通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术后早期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腹部术后早期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14年间7例腹部术后早期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均体胖,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剧烈的腹痛和呕吐,腹部体征相比较轻;有2例甚至出现全身中毒症状。腹部X线检查均提示肠梗阻;4例腹部CT检查,其中3例提示本病;6例术前腹腔穿刺出血性液体。7例患者均予以手术探查,分别切除长度不一的坏死小肠段。2例术后出现短肠综合征,其中1例因严重营养不良,衰竭死亡。4例术后反复出现门静脉、肠系膜静脉和髂静脉血栓,需出院后长期服用肠溶阿斯匹林或华法令钠。结论 术后早期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在临床上无何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极易误诊。治疗方面应强调及时地剖腹探查并配合使用全身性的抗凝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