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7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2.
指数富集的配基系统进化技术是一种生物文库技术,它利用人工合成的、容量约为1014~1015的随机寡核苷酸文库与靶物质结合,经过多轮筛选获得靶物质的DNA或RNA适配子,具有实用范围广、筛选过程简便、适配子有高特异性和高亲和性等特点。在血管研究方面主要是针对血管内膜增生和新生血管形成开展的,在该领域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3.
指数富集的配基系统进化(SELEX)是一种从大容量寡核苷酸文库中经反复分离扩增步骤得到针对靶分子的高亲和力高特异性核酸配基—适配体的体外筛选技术。SELEX技术自1990年发展至今,已涌现出多种筛选模式和分离方法。筛选特异结合蛋白质的SELEX技术发展直接影响和指导了适配体在蛋白质功能调控方面的应用。文章综述了多种SELEX技术在筛选蛋白质方面的发展近况,适配体在蛋白质功能研究中的应用,筛选过程中关键性因素的确定及适配体的前后期修饰。  相似文献   
4.
目的设计一款运动障碍康复监测辅助装置,对没有或很难独立行走的患者进行运动损伤评估。方法设计了辅具车,配备加速度计和六维力传感器。设置正常行走(NW)组和异常行走组,其中异常行走组包括中度异常行走(MA)组、借助辅具车行走的中度异常行走(MA-V)组、重度异常行走(SA)组和借助辅具车行走的重度异常行走(SA-V)组。NW组不穿戴膝关节固定装置行走,异常行走组受试者的右腿用膝关节固定装置固定,MA-V组膝关节活动角度范围调节为0~30°,SA组膝关节完全无法弯曲,每组包含50个样本量。通过加速度计评估受试者步态周期、左右腿峰值加速度和平均加速度值,并通过六维力传感器评估受试者上肢力的变化。结果对于中度损伤组,MA组和MA-V组的步态周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V组的步态周期略大于MA组。对于严重损伤组,SA-V组的步态周期低于SA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所有异常组,左腿的平均加速度和峰值加速度均大于右腿,左腿与右腿的峰值加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异常行走模式中,左手力的平均值(绝对值)大于右手,尤其是Z轴。NW、MA-V和SA-V组左侧合力的标准差分别为2.759、8.297、13.118 N。SA-V组的力散点图离散度最高,NW组则有较好的集中度。结论设计了一款配备了加速度计和六维力传感器的辅助车,有助于医生对运动障碍康复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5.
本文建立一种基于免疫印迹的核酸适配体高敏定量分析的检测方法,并探讨其在适配体药物靶向性研究中的应用价值。首先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核酸适配体的分离,然后利用电转的方法将凝胶上的核酸适配体转移至PVDF膜上,先后孵育Rabbit Anti-Biotin和HRP-Streptavidin抗体,最后利用化学发光仪进行成像。结果显示核酸适配体可以通过该方法进行定量检测分析,且该方法检测灵敏度高,能够识别荧光染料法检测不到的浓度范围。此外,该方法只识别被生物素修饰的核酸适配体,特异性强。结果提示,核酸免疫印记法可以作为核酸适配体药物靶向性研究的一个定量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调查并分析安徽省5市残疾人的残疾类型、辅具供需及使用中存在的困难情况,为省内更科学开展残疾人辅具适配工作收集必要的参考数据。方法:抽取安徽省东西南北中5个地级市,每个市再随机抽取8个社区和∕或自然村作为最终的调查区域,对上述区域内成年残疾人(不包括精神疾病)的辅具适配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并从回收的调查表中抽取20%—30%进行入户调查或电话回访核实,以确保调查内容的真实及准确度。结果:受调查的残疾人共1382例,其中74.7%有肢体残疾,13.5%有视觉障碍,13.4%有听觉障碍,6.0%有言语障碍,有智力障碍者仅占1.6%;各市残疾类型中均以肢体残疾为主,智力障碍最少;65.2%需要辅具协助日常生活,而这些人中53.7%目前无辅具;辅具由自己制作或购买的有203例,占全部辅具的49.8%;使用辅具是否存在困难项目中46.7%选择有困难;使用辅具有困难的原因中43.5%因残疾而无法自己穿戴或使用辅具,37.5%选择了家庭环境限制辅具使用。结论:安徽省5市残疾人涵盖各类残疾,各地区残疾类型存在差异;辅具需求量大,辅具供应不足;近半数拥有辅具残疾人使用中存在困难情况,家庭环境限制辅具使用的情况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机器视觉技术通过视觉采集和分析系统对外界环境进行实时图像采集和处理,得到目标的特征信息,最终实现外部设备的控制.机器视觉技术具有精度高、实时性强、自动化与智能化程度高的优点,已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控制、工业生产、辅助医疗诊断等领域.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机器视觉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在康复领域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综述了机器视觉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其在辅助辅具、肢体康复、心理康复等5种康复领域的常见应用进展状况进行简要归纳与介绍,最后总结了机器视觉应用于康复领域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在主动健康中,生物力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运动通过肌肉和关节活动对人体组织和器官形成力学刺激,促进健康,也可能导致损伤或病变。另外,在辅具设计与评价、康复临床诊疗中都涉及生物力学。主动健康生物力学的发展需要体育和医学的融合,考虑更多动力学、疲劳和力学耦合问题。在将来的研究中,一方面需要借鉴其他生物力学方向的经验,另一方面结合科技发展前沿开拓生物力学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人体重心变化的对线技术。方法利用重力传感器测取人体重力数据;根据平衡力学体系合力为0,由专用软件计算出人体重心的实时位置;通过串口通讯将重心的实时位置传输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将实时位置的横坐标转换成电机的驱动脉冲信号,驱动与电机相连的装有激光器滑台进行重心跟随运动,从而可以根据重心的变化进行精确的对线。同时加入人体平衡功能检测,对假肢对线起辅助判断作用。结果和结论开发出通过检测人体重心位置的对线方法,可用于假肢矫形康复领域。  相似文献   
10.
病原菌是各种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之一,传统细菌培养鉴定方法耗时、操作繁琐,急需开发新的检测方法。基于纳米材料构建的适配体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等优势,有望用于病原菌检测。本文介绍了适配体传感器常用的纳米材料的特性和优势,以及不同检测方法适配体传感器检测各种病原菌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