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05篇
  免费   432篇
  国内免费   151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265篇
妇产科学   62篇
基础医学   489篇
口腔科学   1130篇
临床医学   1218篇
内科学   427篇
皮肤病学   75篇
神经病学   89篇
特种医学   161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59篇
综合类   1823篇
预防医学   915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888篇
  5篇
中国医学   294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254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267篇
  2013年   290篇
  2012年   367篇
  2011年   368篇
  2010年   388篇
  2009年   322篇
  2008年   480篇
  2007年   396篇
  2006年   406篇
  2005年   407篇
  2004年   331篇
  2003年   325篇
  2002年   271篇
  2001年   264篇
  2000年   230篇
  1999年   177篇
  1998年   200篇
  1997年   169篇
  1996年   201篇
  1995年   160篇
  1994年   123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GBS)诊断中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与细菌培养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于我院行产前检查的520例妊娠晚期孕妇临床资料,采用细菌培养与实时PCR技术进行GBS检测,以实时PCR法联合细菌培养判定结果为"金标准",比较2种检测结果及诊断效能。结果 520例妊娠晚期孕妇中,经PCR法或细菌培养判定最终确诊GBS感染者41例,阳性率为7.9%(41/520);细菌培养确诊GBS感染者12例,阳性检出率为2.3%(12/520),实时PCR法确诊GBS感染者39例,阳性检出率为7.5%(39/520),细菌培养与PCR法阳性检出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PCR法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均高于细菌培养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细菌培养相比,实时PCR法在妊娠晚期孕妇GBS感染诊断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利于为临床干预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2.
天使宝宝降临,请家长关注宝宝耳朵是否有扭曲变形。如果这种扭曲变形在出生7天仍没有缓解,建议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耳模矫正技术可以很快纠正新生宝宝的耳廓形态异常。但如果错过了2月龄内的治疗时机,大多只能5岁后通过手术才能进行矫正。  相似文献   
3.
通过历时2 a的现场监测,揭示了大面积堆场逐级增高情况下软土地基变形特性的规律,总结了固结沉降的规律,为软土地基的固结沉降分析计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A组乙型链球菌脂磷壁酸的提取及其交叉反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A组乙型链球菌(iAS)脂磷壁酸(LTA)提取方法及其在风湿热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用曲通114(TX—114)从GAS中提取LTA并用阴离子交换树脂二乙基氨基纤维素(DEAE—Sephace1)层析纯化;做LTA与人心瓣膜抗原吸附试验;分析LTA抗体的滴度与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病理结果的关系。结果 用TX—114提取并用阴离子交换树脂DEAE-Sephaccl层析纯化的LTA纯度较高,且保持了LTA的生物学活性;吸附抗体后的血清标本LTA抗体由阳性转为阴性,而末吸附抗体的血清标本LTA抗体仍为阳性,提示LTA与人心瓣膜之间存在交叉抗原性:血清LTA—IgG抗体阳性的4例患者中有3例病理切片发现心瓣膜或心肌间质有灶性炎症细胞浸润;血清LTA-IgG抗体阴性的6例病人均未见灶性炎症细胞浸润(Fiher精确概率=0.033)。结论 TX—114法是提取GAS的LTA的有效新方法;GAS的UFA与人心瓣膜之间存在交叉抗原性,LTA可能参与了风湿热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LuxS缺失突变株模型对B型链球菌中数量感应相关分子LuxS的功能及与其相关的自诱导因子-2数量感应通路进行研究,以探索其毒力调控机制。方法采用RT-PCR法、菌落印迹分析、生长曲线测定、cAMP因子测定等方法对该缺失突变菌株的表型特性进行了研究。最后应用哈氏弧菌作为报告菌株,通过生物发光测定法分析了突变株对B型链球菌诱导报告菌株中的生物发光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此缺失突变可导致B型链球菌中scpB基因表达的上调;与野生株相比,突变株的生物发光诱导活性比野生株降低了大约两倍。结论本研究结果证实了LuxS在GBS中AI-2数量感应通路中的重要性,并为GBS中毒力调控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6.
儿童呼吸道感染苛氧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特殊风湿热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福君 《医学文选》2006,25(4):701-701
风湿热是甲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因变态反应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改变累及全身结缔组织,所以临床表现呈多样化,给早期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困难。笔者将近年收治的一组表现特殊和治疗困难的风湿热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C反应蛋白检测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国利 《江西医学检验》2006,24(5):445-446,428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于1930年由Tillett和Frsncis首先发现,他们观察到一些病人的血清能和肺炎链球菌荚膜C-多糖物质c—polysaccharide substrate,CPS),在钙离子存在下形成复合物,产生沉淀反应并将其命名为C-反应素。1941年经Avery测定后确认在血清中形成沉淀反应抟是一种蛋白质.即将其定名为C-反应蛋白。  相似文献   
9.
10.
苛养菌药敏试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概述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正面临着准确地检测一些苛养菌产生新兴耐药的严峻挑战。苛养菌 (FastidiousOrganisms)的培养及药敏试验对培养基和生长环境有较高的要求。因此 ,增大了实验室药敏试验的技术难度。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不可能依靠一种药敏试验方法或商业化产品检测所有细菌的耐药。要达到此目的 ,需综合运用肉汤稀释或琼脂稀释试验、特定药物浓度筛选试验以及修正药敏试验解释标准等 [1 ]。近年来 ,苛养菌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 [2 ] ,对药敏试验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苛养菌药敏试验方法很多 ,但真正实用的较少。行之有效的药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